新研究陆续发表 专科医:中药可望助防失智降风险
多项研究指出,针对罹患高血压与忧郁症等慢性疾病的病患,的确有中药可能减少他们罹患失智症的风险。(示意图/Shutterstock)
许多人会问:除了调整生活作息、减少危险因子、常常锻炼脑力以外,应该要吃甚么中药才能预防失智症?或是更简单的「吃甚么最顾脑?」近年来陆续有新的研究发表,针对罹患高血压与忧郁症等慢性疾病的病患,的确有中药可能减少他们罹患失智症的风险。
●高血压与失智症
高血压绝对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压力、高时数的工作环境,或是高油脂高糖份的美食,以及失控的体重,都会让身体不得不提高血压,将宝贵的血液输送到身体的重要器官。
但是,长时间高涨的血压也会直接伤害血管,让血管变得既僵硬又脆弱,供应的器官也随之受损。
若损害发生在大脑,就容易出现出血、梗塞等问题;即使没有大面积的中风坏死,也会逐步在大脑各处累积小的损伤。长久下来,大脑细胞逐渐死亡、功能也渐渐丧失,当剩余的大脑细胞再也无法支撑繁重的工作时,就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精神情绪异常等症状,走向失智也就变成必然的结局。
由大林慈济医院陈昆豪医师主导的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接受长期中医治疗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相对较低,校正年龄性别等诸多因子后其风险比值(hazard ratio) 为0.65;95% CI = 0.62–0.69。
陈医师也发现,中医复方如天麻钩藤饮、加味逍遥散;以及单位药如丹参、川牛膝、葛根,与其他中药相比,和降低失智风险的关联性最大。陈医师在研究中也发现,当中药的治疗的天数超过180天,预防失智的效果能更好的显现出来。
●忧郁症与失智症
忧郁症与失智症的关系更加紧密,而且在临床上难以区分。重度忧郁患者常常会出现表情呆滞、反应减弱、表情淡漠、甚至对他人的话语毫无反应等等症状,而被误认为是失智症大脑认知退化的表现;失智患者也常常会有情绪低落、对周遭一切事情提不起兴趣等忧郁症状,且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甚至有时候不输真正的忧郁症。
更有甚者,许多失智症早期是以情绪忧郁和反应低落作为主要症状。也有研究指出,长期的忧郁患者有更高的风险,出现不可逆的认知退化情形。因此,治疗忧郁症与预防认知退化,几乎是所有已开发国家共同的课题。
由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在2021年与中国医药大学赖荣年教授、中山医学大学魏正宗教授共同发表的研究指出,忧郁症患者经中医治疗后,失智症的风险相对较少。胜算比(Odds ratio)为0.83;95% CI =0.74-0.91。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效果都类似,而是以理气开郁(Odds ratio=0.63;95% CI =0.42-0.83)和活血化瘀(Odds ratio=0.66;95% CI =0.49-0.81)两种治疗策略的中药复方预防效果最佳。
理气开郁治法的复方包含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一贯煎、抑肝散等等;而活血化瘀的药物则包含血府逐瘀汤、小活络丹、身痛逐瘀汤、四物汤等等。当然在临床治疗时,中医师不会将所有的药方一股脑的通通开给病人,而是要依据诊疗当下的望闻问切四诊状态,从中选择合适的处方,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本文作者为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林舜谷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