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漫画为童年创伤消毒!心理师也佩服⋯「毒亲系」真实作品震撼日本
▲日本漫画家菊池真理子将真实经历画成作品《我的家住着赶不走的怪物》,心理师表示很不容易。(图/尖端出版提供)
记者林育绫/综合报导
日本漫画家菊池真理子将自己童年的真实经历,创作成漫画作品《我的家住着赶不走的怪物》震撼日本!故事描述父亲长年酗酒到无法自理、母亲自杀等创伤,让许多有相似情况的读者含泪表示共感。而台湾心理师苏益贤也在导读文中提到,作者用「长大后的自己」陪伴「小时后的自己」,重新面对这些经历,像是将陈年伤口翻出来消毒、敷药,甚至缝合,是件不容易的事。
《我的家住着赶不走的怪物》是菊池真理子与家中「怪物毒亲」奋斗30年的心路写照,而「毒亲」一词源自日本,意指对家庭带来不好影响的家人,包括沉迷烟酒、寄情宗教与政治狂热,及挟带「我是为你好」光环的情绪勒索,各种以「家人」之姿行撕裂家庭行为的人。
菊池真理子用温馨可爱的画风,叙述沉重的家庭故事。故事中真理子的爸爸总是喝醉,妈妈则是沉迷于宗教,年幼的她及小3岁的妹妹,必须自行找到在家中生存的方法。于是妹妹选择了强颜欢笑,把自己当作问题的润滑与缓冲,用力把缺角的家过得像常人一样;而真理子身为长女,肩负着向上与向下的双重责任,必须时而低头时而冲撞,为剩下的家人琢磨出一条血路,作品就是这条血路上的点滴记录。
而这部作品,也是身为过来人的真理子与往事的「和解之作」。对以前的她来说,画漫画是逃避家庭问题的防空洞,但时至今日,她创作这本书已经变成一把跨越时空的钥匙,往前拯救了从前的真理子,也为现正深受家庭痛苦的人们,开启一扇改变的门。
当中文试阅版公布后,被大量转贴,许多读者含泪表示「比鬼故事还恐怖的真实故事」、「跟我家的状况一样」、「看完难过到睡不着」,强烈共感的剧情引发讨论,被称为是2020年非看不可的话题作品。
而尖端出版社也邀请2位台湾的心理师洪仲清、苏益贤撰写导读文,其中临床心理师苏益贤提到,作者试着以「长大后的视角」,重新去理解「童年经验是如何影响着现在的自己」,为了创作,她面对童年往事,不否认也不逃避,而选择勇敢正视过去。
苏益贤说,作者用「长大后的自己」陪伴「小时后的自己」重新面对这些经历。以心理师观点来看,这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点像是将一个陈年的伤口翻出来,帮它消毒,然后敷药,甚至缝合。我深信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作者所承受的情绪和压力必定不小。」
他表示「透过创作的历程,作者慢慢地疗愈了自己。但这样的途径,却未必适合每一个曾有过类似遭遇的人。那如果自己或亲友曾有类似的遭遇,我们可以怎么去面对呢?一个有效的作法,就是寻找一位合适的专业伙伴,陪你一起面对。」
《我的家住着赶不走的怪物》内文试阅(尖端出版提供):
(故事未完,完整内容请参阅《我的家住着赶不走的怪物》)
临床心理师苏益贤撰写《我的家住着赶不走的怪物》导读全文:
勇敢地陪自己再长大一次
文/苏益贤(初色心理治疗所临床心理师,脸书粉专「心理师想跟你说」共同创办人,专长为青少年与成人心理治疗、临床心理学)
(写在前面:虽然这是一篇无雷导读,但读者也可考虑看完这部作品后,再回过头来阅读。)
对你而言,家是什么?
家是个奇妙的地方。它可以是让人慢慢茁壮,找到力量的所在;也可以同时是撼摇一个人自我概念,让人坠落的地狱。《我的家住着赶不走的怪物》这部作品,正以这样的矛盾作为主轴,描绘作者的成长故事。
童年时期,还没有独立能力的小孩,极度仰赖父母照顾。因此,顺从父母,将父母视为「准则」,其实是人类内建的「生存本能」。对小朋友来说父母都是对的,听父母就对了。
身心状况好的父母,能提供孩子足够的爱,促使孩子长出自信,而能勇敢去闯荡、探索这个世界。但很多时候,父母自顾不暇而没有能力或心力提供足够的爱时,身为准则的父母,就会让孩童陷入焦虑之中。
孩子们担心着:爸妈不爱我、爸妈生气了,是不是我不够好?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我该怎么做,爸妈才会爱我⋯⋯这些小时候出现的想法,从童年时期开始累积,即便在我们长大后,这些想法还是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当你的父母也还没长大⋯⋯
虽然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许多个案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天下或许真的有「不是的父母」。这几年在日本流行起「毒亲」这个词,这等同于「不是的父母」,也就是「对孩子成长有害的父母」。
尽管我深信,没有任何人想成为不是的父母。但说真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学会成为好的父母。因为,还有一个更根本的任务他们尚未达到,就是学习成为一位大人,在心智上成熟而独立,能自我照顾、有自我觉察,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大人。
成年其实是沈重的考验,经济压力、养家糊口、教养议题⋯⋯面对这庞大压力的挑战,有人挑战成功,摸索出因应的方法。当然,也有人挑战失败,欲振乏力。这些爸妈困在自己的压力与情绪里,无法脱身,也难有心力去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大人喝酒是有原因的」?
作者父亲的酗酒行为,贯穿了整部作品。到底,他为什么要一直喝酒?相信是许多读者心中的纳闷。作者小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真相:大人喝酒是有原因的。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句话是对的。不管是作者父亲的酗酒,还是母亲过度投入宗教的现象,其实都是他们一种「自我治疗」的努力。面对压力,大人用这样的方式,治疗自己内心的不舒服。他们其实不是「不努力」,只是选择了「不适当」的方法努力着。这些方法或许短时间有效,长期而言却造成了更多问题。
你可以想像,这就好像是一位还没长大的小孩,要去照顾比自己还要小的孩子一样。许多大人在长大的过程,还没找到照顾自己与处理压力的「有效」方法。在孩子出生之后,压力变得更大了,他们困在压力里面,没有多余心力能关注与满足孩子的需求。
这边的需求指的不光只是物质上的,还包括心理层面的。好比,在孩子哭泣、遇到挫折、需要安慰时,父母无力回应,甚至觉得无助、无奈而对孩子生气。
需求不被看见,长久被忽视,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也很可能变成一位「忽视自己需求」的大人,他们可能对自己「无感」,或者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这些真实的感觉不见之后,他们反而常将自己推向某些不好的决定里。
把感觉找回来:「只有画漫画的时候,才能诚实面对自己」
在阅读这部作品时,我想起电影《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里头一句让人印象深刻的话。
童年曾被继父毒打的男主角威尔,在某次心理治疗时,和治疗师尚恩提到了这段往事。威尔在描述受虐的往事时,一开始显得一派轻松、无所谓的样子。但到后来,却开始崩溃大哭。因为,治疗师一次又一次,真诚而认真地和他说:「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为了生存,婴幼儿把父母视为真理。父母处罚我们、不爱我们时,一定是自己哪里有问题。小朋友如此深信不疑。长大之后,继续带着这些深信不疑的「真理」继续生活。
在心理咨商时,我们常提醒个案,小朋友的学习力很惊人,但判断力却未必。在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可以重新去「看见」这些小时候学到的真理,真的都是对的吗?值得我们继续相信吗?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可以如何「砍掉重练」,让大脑「升级」,重新建立一套自己对自我、他人、世界的新看法。
在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走一趟这样的历程。她试着以长大后的视角,重新去理解童年经验是如何影响着现在的自己。为了创作,她一下子进入童年回忆、一下又跳出来回忆,用长大的自己客观地检视这些童年过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为了创作,面对童年往事,她不否认也不逃避,而选择勇敢正视过去。用「长大后的自己」陪伴「小时后的自己」重新面对这些经历。以心理师观点来看,这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点像是将一个陈年的伤口翻出来,帮它消毒,然后敷药,甚至缝合。我深信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作者所承受的情绪和压力必定不小。
透过创作的历程,作者慢慢地疗愈了自己。但这样的途径,却未必适合每一个曾有过类似遭遇的人。那如果自己或亲友曾有类似的遭遇,我们可以怎么去面对呢?一个有效的作法,就是寻找一位合适的专业伙伴,陪你一起面对。
不管对方是否改变,我们还是要先照顾自己
「可是,有问题的人是作者爸爸啊,为什么要来求助、找人讨论的却是作者?更需要来的人不是他爸吗?」
写到这边,我想或许会有读者这么问。其实,不只你这样想,很多个案都曾说过类似的话。在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起因」时常不是最有动力(或能力)去面对问题的人。他不改变的话,我们又能怎么办呢?我想借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你的房子位于山脚边,仰赖山顶的泉水生活。但某天,山顶开了一间工厂后,工厂废水污染到山头的泉水。不只是你家,连山腰住家的用水都一起受到污染了。
你们很生气,决定找这间工厂讨个公道,叫它尽速处理污水问题,好让你们的用水可以恢复。不料,这间工厂始终不理不睬,不论你们多用力抗争,它就是没有回应。面对这个情境,该怎么做比较好?
没错,这间工厂太可恶了。但同时,我们的日子也还是要过。所以,就算工厂不动作,我们也要想办法改善自己家的用水问题。如果我们过度执着在「工厂太可恶了」、「工厂快点改变啦」的想法里,自己却毫无作为,每天持续喝着被污染的水,那其实是对自己的二度伤害。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期待对方有天会改变,但我们不能只光等待、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就算对方没有改变,我们也可以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做点什么。
你不孤单,让专业伙伴陪你面对
在台湾,可以陪伴你面对童年逆境、家庭议题的专家,有医院或诊所里的「精神/身心科」医师;或者,各县市的「社区心理卫生中心」、「心理治疗所」、「心理咨商所」里,也有擅长心理咨商的临床心理师、咨商心理师或社工师,这些都是每个人可以使用的专业资源。
你可以用刚刚引号里面的词作为关键字,从距离住家比较近的机构开始找起。在寻找合适机构时,不妨拨个电话过去,简单说明你的状况,询问机构是否有相关专长的医师或心理师可以提供服务。和作者用创作疗愈自我的过程类似,一开始都会有点辛苦,但走过那段辛苦之后,我们都会变得更勇敢。
***
本书不是一个纯粹温暖或励志的故事,但作为心理师的我,其实更乐见这样写实、真实,甚至让人不舍的真实故事,能被更多人看见。
阅读时,跟著作者勇敢的自我揭露,看见许多我们一样的地方,知道自己并不孤单。也看著作者一路从逃避到面对,试着理解自己过往童年经验,从被动防守到主动跨出第一步,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愈方法。
愿本书的出版,能鼓励到每位曾经受过童年创伤的读者。
若你愿意,我们可以和作者一样,勇敢地陪自己再长大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