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无障碍医疗政策引争议 医界「窒碍难行」曝最大原因
卫福部2021年预告《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修正草案,新设诊所走道、挂号结帐柜台、服务台及厕所等需设置无障碍空间,遭医界反对,目前无障碍医疗院所采奖励性质。图为民众到诊所就医。(本报资料照)
卫福部长邱泰源今年5月上任前,曾被身障团体指责曾带头反对《医疗机构设置标准》的无障碍空间相关规定。医界团体今天发布声明表示,虽认同友善无障碍就医环境,但修正设置标准有窒碍难行之处,例如基层诊所场所大多来自租赁,改变格局非可自行决定,甚至有医师因此遭房东提告,
卫福部2021年预告《医疗机构设置标准》修正草案,新设诊所走道、挂号结帐柜台、服务台及厕所等需设置无障碍空间,遭医界反对,目前无障碍医疗院所采奖励性质。24日被问到是否考虑将相关标准入法,邱泰源语带保留表示,会往大家都能接受、满意的方向一起努力,并以云林乡下为例,全乡只有2家老医师执业的诊所,若要求改硬体,他们可能就不做了!
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发表声明指出,虽然立意良善,但强制规定新设诊所的通路、厕所、柜台及服务台等规范,实有窒碍难行之处,恐对未来基层诊所生存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忧心年轻医师因硬体受限不易克服而无法投入基层服务。
医师公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周庆明指出,每个诊所状况都不同,大部分的情形是和人租赁,也有些是老旧建筑,很难做大幅度修正,甚至有医师因此被房东告。他以自己的诊所为例,空间不到20坪,只能用现有的空间规划,友善无障碍的规划对于很多诊所来说是无法达成的,因此希望有更多沟通。
中华民国基层医疗协会今天也发表声明,肯定邱泰源部长长期推动友善无障碍诊所的努力,并表示认同友善无障碍就医环境,但反对不切实际的诊所设置标准修正,由于条文内容与现况非常窒碍难行,即便采不溯及既往原则,却大大限缩未来诊所变更规模、科别及迁址店面的选择,老旧社区诊所凋零后囿于硬体规定,将难以再设立新诊所,更何况基层诊所执业场所大多来自租赁,改变格局非可自行决定。
基层医疗协会强调,即便目前有些院所没有符合设置标准,相信院所也都尽洪荒之力,让身障人士看得了病,甚至出诊进行居家医疗,并无置身障人士于不顾,并呼吁全国诊所响应邱泰源部长的号召,积极参与友善无障碍诊所认证,并可参考台北市医师公会的认证标准,尽量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