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共享法庭”缓解群众诉讼“痛点”

为有效解决区域面积大、人口分散给群众带来诉讼不便的“痛点”,今年以来,浙江省丽水市两级法院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问题导向,以“全域数字法院”改革为牵引,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设立83个“共享法庭”,供当事人就近线上参加异地庭审活动,提供全领域、全场景的数字诉讼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上下级联动,实现全域覆盖

为畅通诉讼服务“最后一公里”,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针对区域特点,在深入基层充分调研后,决定按照成熟一批、落地一批、公布一批的原则,通过以点带面、分层推进的方式,推进“共享法庭”建设工作

各基层法院则根据实际情况建设“共享法庭”服务点,横向延伸至矛调中心等“解纷前线”,纵向延伸至乡镇街道、村委会等“基层一线”,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共享法庭”服务点,当事人可借助移动微法院、ODR等网上诉讼、网上解纷平台,在“家门口”参加线上庭审。同时,在线调解、网上立案、诉讼咨询、证人远程作证、法治宣传等多元化、集成化服务也都可以在此享受。

青田是著名侨乡海外华侨受国外疫情影响,出现贷款逾期无法偿还情况。青田县人民法院积极推广线上解纷模式,依托“共享法庭”为当事人提供稳定的信息化环境、贴心的信息化指导、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如在调解华侨张某金融纠纷案件中,银行委托代理人、担保人前往矛调中心的“共享法庭”服务点,通过海外司法联络平台,促使双方在线签署调解协议

“‘共享法庭’是不断丰富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活动载体和项目,要以更强自觉、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创新实践,着力打造便民舒心、科技省心、服务贴心、解纷安心、群众放心的‘五心级’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丽水中院院长蒋卫宇表示。

数字化集成,推动一站解纷

“本来我以为要坐车去县城,来回路上得花费4个多小时。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开庭了,这真是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的好事情啊!”日前,缙云县林某,通过在自己所处的大源镇上的“共享法庭”参与线上庭审,仅半小时就与被告达成了调解协议,解决了自己的工资纠纷。同时通过生成调解协议、上传调解笔录、手机签字确认等流程调解书马上就可以在线发放。

“‘共享法庭’是一处专业的庭审场所,相较于原有的线上庭审,‘共享法庭’有专门人员帮助当事人完成线上操作,技术保障更到位;有专门的场所,庭审秩序规范;还可就近选择服务点,证人作证更便捷。”丽水中院诉讼服务中心主任杨婷介绍说。

按照标配,丽水各地的“共享法庭”服务点均配有电脑、会议平板、高拍仪等设备,用于传输案件材料、连线沟通。有需求的当事人,可以通过拨打承办法官电话、12368司法服务热线或登录移动微法院小程序,在开庭或谈话前3个工作日提出申请并告知意向法庭,如无意向,由承办法官按就近原则确定。

“共享法庭”可以有效打通数据壁垒,低成本组建远程庭审场景,实现远程证据交换、电子笔录确认等直接回传至办案办公平台,相应庭审视频数据直接对接数字法庭系统,有效提高庭审效率。

今年4月30日第一批83个“共享法庭”设置以来,丽水全市法院已应用53个案件,其中开展跨域庭审35次、线上调解20次,为当事人节约诉讼用时192个小时以上。

多部门协同,探索共治共享

日前,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利用在邮政网点建立的“共享法庭”,经过3个多小时的线上协商,促使九龙乡两位老人在债务纠纷上达成一致。

九龙乡距景宁县城需要1个多小时车程,考虑到当事人刘老伯行动不便,且两位老人均不会操作线上庭审调解流程,“共享法庭”联络员帮助刘老伯将相关协议扫描上传,法官通过“共享法庭”线上分析协议,为双方释法明理,顺利解决债务纠纷。

丽水法院积极争取各地党委、政府支持,以“共享法庭”为“落脚点”,整合仲裁、调解、行政机关等法律服务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服务同在,合力构建以法院为终端的“漏斗型”纠纷化解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线庭审往往因为当事人和法官不处在同一个物理空间,庭审秩序无法保障。联络员可以协助法官维持秩序,保证庭审顺利进行。”庆元县人民法院院长黄明说。

“共享法庭”各服务点的联络员,来自乡镇街道、矛调中心、金融和邮政服务网点等原有的人员,在“共享法庭”推广使用前参与统一培训,学习相关操作方式和庭审规范。庭审时,联络员会配合做好庭审设备调试工作和庭审当日的联络、对接等服务工作,负责核查到庭人员身份情况,协助完成线上诉讼活动。

丽水中院常务副院长柳启东介绍,下一步,在场地、设施条件允许的服务点,还将增加智能服务设备,通过人机对话形式完成网上立案、法律咨询、诉讼指南、模拟判决等诉讼服务事项,以满足群众多元诉讼需求。(余建华 林珊 庄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