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季跟族人厨师学做菜 在家端出原民特色风味餐

原住民电视台料理美食节目《妈Mami呀!》第3季全新内容将于11月起播出,更深入介绍族人的饮食文化价值。(图/原住民族文化事业基金会提供,以下同)

生活中心台北报导

看烹饪节目学做菜,这次要跳脱常见的中西餐点台菜,改呈上具有原民特色的料理食谱,原住民族电视台料理美食节目《妈Mami呀!》全新一季内容,将于11月6日起每周一、二晚间10时播映,本季带来山胡椒马告)、木鳖果黄藤心等族人特有食材,介绍不同族群的饮食文化特色之外,节目中厨师还会亲自示范传授料理好吃的诀窍,教你如何在家做出部落风味餐。

《妈Mami呀!》开播至今已制作超过100集,节目中找来专业营养师、族人厨师探讨「真食物」的实用观念,另外还分享族人传承已久的饮食文化,介绍各族不同的饮食习惯与特色食材,像是赛德克族天然提味食材「刺葱」、鲁凯族传统食材「糯米团」、达悟族夏日消暑食材「林投果」、噶玛兰族黄金稻穗 「海稻米」以及泰雅族飘香食材「段木香菇」等,透过舌尖上的美味,对原民有更多认识。

▲节目中,族人厨师将大展身手,利用常见或特有食材教学如何制作一道可口美味的原民餐点。

在全新的第3季内容中,将介绍更多族人特有食材,包含太鲁阁族的山胡椒(马告)、阿美族的木鳖果和黄藤心,另外还有族人种植的特殊农产品,像是西拉雅阿立母祝福泽兰米、阿美族的蝶豆花邹族来自遥远南美洲印加果油布农族栗子南瓜等,进而推广族人餐桌美食与各地农特产品,创造原住民族的经济发展、提升「食」的文化价值。

除此之外,第3季内容将以「人本为思考」出发,发掘返乡务农、蹲点部落的青年以及小农纪录他们返乡致力于农业的辛苦过程,深耕各族群间的饮食文化交流,并延伸到食材与土地、文化的关联性

▲制作团队实际深入部落,挖掘更多部落小农的故事

原视16频道《妈Mami呀!》11月播出的时间:首播:11/6(周一)&11/7(周二)22:00~23:00重播:11/7(周二)&11/8(周三)14:00~15:00重播:11/10(周五)&11/11(周六)13:0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