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补充益生菌无用! 医建议摄取「7食物」
▲益生菌要长久生存,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示意图/翻摄自pexels)
图文/CTWANT
「肠道好,人不老」是1句家喻户晓的广告台词, 因此许多民众平时都会补充益生菌。不过,基因医师张家铭解释,大部分益生菌吃进去后,最多只能存活几天到2周,接着就会被原本的肠道菌群排挤出去,所以光靠吃益生菌,还并不能真正改变肠道菌群,「益生菌要长久生存,最重要的是打造一个适合它们生长的环境!」
张家铭医师今(24日)在脸书粉专上分享了一篇关于肠道健康的卫教文章。他将肠道比喻为一座花园,益生菌是种子,而肠道环境则是土壤。如果土壤中杂草丛生(坏菌过多)或贫瘠干枯(缺乏益生元),即使撒下再多种子(补充益生菌),也无法让它们生根发芽,最终只会被排挤或浪费。
因此,张医师建议,与其盲目补充益生菌,不如先改善肠道环境,为好菌提供适宜的生存条件,再补充益生菌,这样才能让它们长期定殖并发挥健康效益。
他进一步解释,肠道内有上百兆的细菌,这些菌群会随着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而动态调整。要让益生菌在肠道中长期存活,首先需要削弱坏菌的优势,为好菌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其中,最关键的是「益生元」,即益生菌的食物。如果只补充益生菌而不提供足够的营养,它们就像住进一间没有水电的房子,难以生存。
张医师指出,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洋葱、大蒜、香蕉、燕麦、亚麻籽、苹果和菊苣根等,含有果寡糖(FOS)或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为肠道内的好菌提供能量,促进其生长。此外,减少坏菌的养分来源也至关重要。高糖、高脂肪和加工食品会助长坏菌繁殖,导致肠道发炎、肠漏等问题,甚至影响免疫系统。长期摄取这些食物,即使补充再多益生菌也无济于事,因为坏菌仍占主导地位。
当肠道环境改善后,补充益生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张医师比喻,这就像整修好的房子,水电设备齐全,才能吸引住户长期居住。此外,不同的益生菌菌种具有不同的功能,例如双歧杆菌有助消化、乳酸杆菌增强免疫力、酪酸菌保护肠道屏障。选择益生菌时,应根据个人需求挑选合适的菌种,而非盲目跟风。
他还提醒,单纯补充益生菌效果有限,最好搭配益生元一起摄取,以提高好菌的存活率。此外,益生菌应作为辅助手段,而非依赖。当肠道菌群稳定后,即使不天天补充益生菌,体内的好菌也能自行繁殖,维持肠道健康。
除了饮食,压力和作息也是影响肠道菌群稳定的重要因素。长期压力会导致肠道蠕动异常,影响消化功能,甚至促使坏菌增生。熬夜和不规律的作息也会破坏肠道菌相,降低好菌的存活率。研究表明,压力过大会减少肠道内的好菌数量,增加肠道敏感和肠躁症的风险。因此,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和减少压力同样重要。
张医师总结,许多人误以为补充益生菌就能改善肠道健康,但若未先打造适宜的环境,这些外来益生菌难以长期定殖,最终只是短暂经过肠道。要真正改善肠道健康,应从调整饮食习惯开始,减少坏菌的养分来源,增加益生元摄取,让肠道环境恢复平衡,再适量补充益生菌,才能达到长期效果。
延伸阅读▸ 断开陈妍希…陈晓爆婚内出轨「对象是她」 10年合作4部戏互动超甜▸ 结婚仅2个月…人妻拒给丈夫游戏储值 惨被打到失明「无自理能力」▸ 原始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