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紧急取栓 奇美医疗体系跨院区整合机制与时间赛跑!

杨胜翔医师强调,对于有颈部颅内动脉阻塞、超过血栓溶解剂适合执行时间,或有其他血栓溶解剂禁忌症病人,可考虑进行经「动脉取栓」以打通血管。(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奇美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师杨胜翔指出,对于有颈部或颅内大动脉阻塞、超过血栓溶解剂适合执行时间,或有其他血栓溶解剂禁忌症的病人,可考虑进行经「动脉取栓」以打通血管,治疗方式是经由鼠蹊部股动脉穿刺,将支架导管送至血管阻塞处进行取栓,由于是针对阻塞处治疗,因此绝对禁忌症较少。

杨胜翔医师举例例指出,1名72岁何先生,本身有高血压病史且有酗酒的习惯,平时身体上也无任何的状况,一天上午7时半还骑机车孙子上学,8时就被发现倒在防火巷中,无外伤肢体变形、无打斗痕迹衣着完整,但右侧肢体无力无法说话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眼睛一直往左边看。热心路人赶紧打119叫救护车,将他送到柳营奇美医院急诊。

头部电脑断层扫描显示无明显出血,临床评估中风症状严重度超过血栓溶解剂可以施打的范围,但可能适合进行动脉取栓,故进行电脑断层血管摄影,发现左侧中大脑动脉有急性血栓造成阻塞。柳营奇美医院急诊医学部医师与奇美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师联系讨论病情,判断是经动脉取栓的合适个案,建议转至奇美医学中心进行经动脉取栓。

经过充分的解释和沟通,家属同意进行治疗,转院后在同日下午3时顺利取出血栓。病人术后功能恢复极快,经过几天的观察和复健,出院时只剩下非常轻微的症状,生活及工作功能都大致良好。

杨胜翔医师指出,脑中风在台湾是10大死因的第4名,平均每47分钟就有1人死于中风,中风后幸运存活下来的人,有相当大的比率陷入卧床、行动不便、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困境。如何有效治疗中风以减少相关的失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其中梗塞型脑中风的发生,是因为通往脑组织的血管狭窄或阻塞,血流无法顺畅通过,造成脑组织缺乏氧气养分;缺血一旦超过脑组织能够承受的范围,脑细胞就会开始死亡。要及时抢救濒死的脑组织,最快的方法就是尽快打通血管。目前有2种可行的方案,分别是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及经动脉取栓术

美国心脏协会(简称AHA)2018年和台湾脑中风学会2019年最新的治疗指引显示,在4.5小时内施打血栓溶解剂,可增加中风康复的机会及降低失能等级。但使用血栓溶解剂后,约6%的病人可能会脑部出血,部分出血的病人,可能因此死亡。因此需要慎选合适病人施打。另外,经静脉血栓溶解剂施打对于颅内大动脉阻塞的治疗效果较不理想;也因为是由静脉注射,药物可能作用在全身,所以禁忌症也相对较多,也因此动脉取栓提供了另一种治疗的可能性。

根据之前的研究显示,对于颅内大动脉阻塞的打通率为59至88%,术后90天后追踪,有良好预后的比率占33至71%。有症状颅内出血比率为0至7.7%。颅内出血及死亡率约与静脉注射血栓溶解剂相当,适当选择病人能尽可能减少其发生机率

杨胜翔卧师表示,奇美医疗体系均可就地施打静脉血栓溶解剂,奇美医学中心则兼具经动脉取栓能力,为了妥善运用奇美医疗体系腹地效应以提供病人最及时的治疗,奇美医疗体系设有完整的跨院区整合机制,不同院区的医师可借由即时病历共享了解病人情况、判读检验结果、影像并进行讨论,以选择适合进行经动脉取栓的对象;家属同意执行后更可立即跨院区挂号签床,让执行的团队提早准备。当病人到达奇美医学中心,团队早已就位,即刻可以开始取栓治疗。

杨胜翔医师强调,随着奇美医疗体系跨院区经验的成功,奇美医学中心也将开始规划区域联防,建立完整的远端评估机制及沟通管道,让体系外医院的病人亦能得到最完整的评估及最迅速妥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