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悟空出世华流崛起 台湾莫逆行

中国时报社论

大陆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席卷全球网路,上线3天销量超过1000万,总收入达到4亿美金,《西游记》透过网路科技的包装与诠释走向世界,却在台湾游戏平台卡关。《悟空》爆红绝非偶然,而是近年来「华流」崛起群像之一,台湾本是中华文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旗舰,如今却深陷「去中」逆流,不胜唏嘘。

中华文化内核 惊艳全球

《悟空》之所以具有标志性,并非只是游戏技术品质高超,而是一款真正以中华文化为内核的现代文化产品。过去,大陆游戏不乏佼佼者,即便部分运用了中华文化元素,但大多以模仿日韩游戏风格为基础。而《悟空》的独特性在于两点:一是游戏中的角色、场景皆有所本,不是源于典籍名著、就是复刻真实古迹;二是游戏主创者尝试建构「黑神话宇宙」,姜子牙、钟馗有望「接棒」悟空成为游戏续集主角。

可见,《悟空》不只是将流传百年的《西游记》故事透过现代科技加以活化,而是「中国制造」发展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里程碑。《悟空》的创作团队、创意理念、设计研发均来自大陆本土,连辉达执行长黄仁勋都表示为这款游戏量身订做显卡,反映出大陆现代文创产业的实力,已经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质变。但从另一个面向看,《悟空》做得再出色,也需要辉达、STEAM做为支撑,说明全球化依然是中华文化创新与传播的不可或缺要素。

早在《悟空》横空出世前,「中华文化+网路全球化」已经多次惊艳全球。例如疫情期间,台湾歌曲《一剪梅》朗朗上口的副歌「雪花飘飘、北风萧萧」透过TikTok网红的二次创作,在欧美网路突然翻红,再如去年港星郑秀文《眉飞色舞》的前奏,被大陆网红改编为「恐龙扛狼」成为国际抖音神曲,并火到台湾。但相对于这些KUSO风格的「快文化」短影音,《悟空》则更具体系性,制作团队更加雄厚,传统文化积淀也更加深厚。

值得注意的是,《悟空》突破了近年来大陆官方严控游戏产业的逆境,在民间资本力量支持下成长起来,最终取得惊人业绩,而这恰恰是对大陆「国进民退论」的有力反驳。据报导,《悟空》团队由腾讯离职的创业者组成,自2018年开发、2020年首次对外宣传,直到今年8月才正式面世,中间经历了美中科技战、大陆整顿网游以及资本寒冬,说明大陆民营经济与文化产业具有韧性,亦从中华经典文化传承中找到复苏活力。

绿营执意去中 自伤根本

「中华文化在台湾」本是台湾软实力的金字招牌。由于大陆经历战乱、五四、文革、无神论等破坏,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一度濒危,直到最近20年才重新开始重视传统。国府迁台后,两蒋以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中华文化在台湾得以完整传续,并与自由、民主、多元的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形成融汇东西的台湾文化。台湾流行文化曾风靡日韩、东南亚和海外华人社会,也成为改革开放后大陆竞相模仿的对象。

民进党执政超过16年,用本土文化否定中华文化,用多元文化来矮化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主体地位,台湾对大陆文化吸引力日渐萎缩。台湾本土文化当然需要弘扬与发展,但本土文化终究是在中华文化脉络下衍生,没必要基于政治考量,做「断根」的无谓之举。其实在5年前,民间宗教信仰题材游戏《还愿》推出之初曾广受好评,让外界看到台湾游戏竞争力。遗憾的是,该游戏因触犯政治禁忌而被雪藏,但《还愿》以传统神鬼文化为内核,说明只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寻求灵感,仍有机会创作出比肩《悟空》的游戏。

曾几何时,当日韩流行文化响誉全球时,两岸舆论讨论并期盼何时出现「华流」。事实证明,软实力竞争背后是经济、科技的硬实力竞争,本质是制度竞赛。如今以《悟空》为代表的「华流」终于崛起,台湾应深知自己握有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透过两岸与国际合作,让具有台湾特色的「华流」推陈出新、发扬光大。否则若被政治力裹挟「去中」,台湾无异于沦为与时代逆行的孤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