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荣/猪肉饭涨十元 行政院别紧张

钟文荣/科普经济作家资深产业分析师

莱猪今年开放进口后,从食药署公布的「猪肉仪表板」可以得知,目前尚未有国外猪肉进口,也就是说供需暂时不动,为何就有便当业者首发对猪肉饭涨价扰动了一池春水呢?

店家公告猪肉类便当涨价10元,挑动「猪肉价格」敏感神经。(图/翻摄自Facebook/爆怨公社

单一店家猪肉便当涨价 挑动敏感神迹

从涨价的因果关系来看,涨价是果,原因不外乎是成本推动与需求推动这两者

持平而论,板桥一家便当店的猪肉饭涨价本就是价格机能,怎会引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双方的「重大关照」?究其原因,还不是「捋」动了那一根敏感「猪肉价格」的神经,然后大家紧张兮兮的用放大镜检视,为何这家便当店的老板选择在这敏感的时间点,把一份日常民生消费的猪肉便当,硬生生的涨价十元呢?

套句大陆的常用说法,这猪肉便当涨价,其中一定有「猫腻」,也就是有「不可告人之事」,然店家也澄清过去用进口猪肉,未来会采用国产猪肉,涨价只不过是回应成本罢了。

业者认为,涨价只不过是日常经营的小事,然行政院可是举着市场管理的大纛,急忙的跳出来澄清,猪肉大盘价没有上涨,所以业者不能以国产猪涨价的说法提高便当价格,同时政府也会持续了解业者涨价状况;同时,消保官也查出店家无联合涨价行为。

所以,这当中根本没有「猫腻」。但行政院的大纛也举了,说法也反应过度,如果店家的成本增加了,又为何不能涨价呢?

▲ 财经专家指出,猪肉便当价格上涨,非因国产猪价格提升。(图/记者林育绫摄)

猪肉便当涨价 反映相对成本

我猜想,吹皱一池春水的十元,不止「捋」动了那一根敏感「猪肉价格」的神经而已,也将过去的「资讯不对称」现象一下子打出了原形,咱们吃的猪肉,可真有一部份是来自国外,干脆趁此时昭告市场,咱们以后用国产猪,但是很抱歉,便当价格必须调涨。

而行政院也不必紧张,店家的成本提高是相对成本提高,根本上不是国产猪肉价格提高所致。大大的抬出「猪肉仪表板」,想必也是用来安定人心镇定剂罢了。

▲ 财经专家指出,消费者对一成的猪肉来源有疑虑。(图/记者陈丰德摄)

莱猪进口扩大「资讯不对称」?

回归到消费市场,消费者终于知道猪肉的来源根本上存在「资讯不对称」,虽然国产猪肉占比达九成,仍有一成的猪肉来源对于消费者是有疑虑的。

于是乎,当资讯不对称的现象被公开后,我相信短时间内的效果会被扩散,会让含猪肉的外食需求降低。照理,便当业是个完全竞争市场,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之下,按理论而言,猪肉便当的价格应该下降才对,当然,也难有业者敢趁机涨价。

我不太认为猪肉便当会涨价的理由,在于需求根本没有增加,正因为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根本没有大幅度的改变,例如原本不吃猪肉便当的人,怎会突然之间改变习惯,且人数还够多足以推动市场需求?从猪肉的大盘价没有大幅度变动就得知,事实上供给根本没有变动,印证唯一变动的就是需求。

按推论,如果莱猪进口不仅推动,且还扩大了资讯不对称,白话说就是消费者不信任猪肉消费市场,猪肉的需求下降,就会出现价格与消费数量双双下降的现象,按理,就是经济学上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万一真的按这剧本走,这部分,会不会是政府完全没想到的问题呢?

热门点阅》

陈唯泰六金控「大到不能倒」 后年银行利差益将扩大

李沃墙/比特币破三万美元 巴菲特口中的「老鼠药」能成为主流支付工具

► 2020回顾》殷乃平疫情加速全球经济「重组」 台湾未来定位何在?

► 2021展望》赵春山/可期待台美经贸深化 美促台参与区域经济整合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文被更多人看见,请点此投稿,或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

► 听Podcast掌握社会案现场Apple:https://apple.co/3ibJl8F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