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回 会君臣隋主点进士,入东都倭国送使函

虞世基一篇《讲武赋》,文采飞扬,技惊四座,恰巧与隋宫存放的一部南朝书籍如出一辙,这本书的作者恰巧也是虞世基。

崇文阁内一番对照,隋炀帝与众人做梦也想不到有如此巧合,有说像抄袭,有说像一个人,还是后开口说道:“依臣妾之见,陛下不如诏这虞世基殿试,当堂问答,一观究竟。”

隋炀帝脸上露出一丝浅笑,对着几个太监言道:“把这些南朝搜罗来的书籍都给朕摆上,朕要在崇文阁,亲自殿试虞世基。”

朝廷传下圣旨,命考生虞世基到崇文阁殿试,众多的生员只有虞世基一人被征召入宫,参加殿试。隋朝时期,科举制度尚不完善,大兴城内,京师之中,只有虞世基一人被招入殿试,已经是令人惊异,羡慕不已。

虞世基在京城仅是个教书先生,太监把旨意传到虞世基的家中,虞世基惊喜不已,把家中的衣裳选了即便,最好的一件仍旧带着一个补丁。

虞世基跟随宫里的太监来到崇文阁,厅堂空无一人,小太监说道:“虞先生,你且在这里候着,陛下稍后就来殿试,可别忘了礼节。”

“草民晓得,草民晓得了。”

小太监转身离去,屋中只有虞世基一人,等了少顷不见有人过来,虞世基不由得此处张望,打量着大隋的宫室庭院。

最吸人眼球的莫过于崇文阁摆放的卷卷书籍,虞世基毕竟是个读书之人,一见皇家万卷书,心动不已。趁着四下无人,虞世基贪婪的触摸着崇文阁的摆放的典籍。偏偏这些日子隋炀帝追忆宣华夫人,摆放的都是南朝陈国带来的书,这让虞世基更是惊讶万分。

说来话长,虞世基原本是陈国的官员,曾任过尚书左丞,在陈国虽不是什么大官,也算身逢仕途。自从大隋讨伐陈国统一天下,虞世基便跟随建康府的官员一同被俘,作为囚徒押解到京城。虽然后来都逐一释放,但虞世基此事已是家道中落,流落在京城,只能靠着做教书先生勉强糊口。

遥算起来,虞世基已经远离故土有十几年,在崇文阁再次看到南朝的书籍,心中酸楚难平,感慨良久。回想过去,曾经的江南往事,依旧历历在目。一时忍不住亡国哀思,虞世基掩面哭了起来。

正在哭泣之时,只听门外有太监喊道:“皇上驾到!”

虞世基大惊,赶忙用衣袖擦拭脸上泪水,伏地跪倒,迎接圣驾。隋炀帝走了进来,直接言道:“你就是虞世基?”

“正是草民。”

“平身吧。”

“谢皇上。”

虞世基站起身来,唯唯诺诺,低头不语,隋炀帝抽了一眼,问道:“你是不是哭了,怎么眼皮都肿了。”

虞世基躬身作揖答道:“回禀皇上,草民确实哭了。”

隋炀帝点了点头,又问:“你喜极而泣,还是胆小而泣?”

“草民看了宫里摆放的典籍,想起了一些陈年往事,触景生情,才忍不住落泪。”

“嗯,给朕细细说来。”

“遵旨,草民虞世基本是陈国官员,亡国之后,流落京城,以教书糊口,今在崇文阁看见众多南朝书籍,如同他乡遇故知,心生感慨,思绪万千。”

隋炀帝翻阅着那些古籍,随手抽出一本,放在虞世基面前,问道:“这本《讲武赋》是你的亲笔著作吧。”

虞世基万没想到当年自己所写的著作,竟在隋炀帝手中保存下来,一想今年进士科考题也是“讲武赋”,这让虞世基大感意外,赶忙跪倒:“原来皇上早已读过《讲武赋》,草民不知,竟用拙作答复考题,罪该万死。”

隋炀帝哈哈大笑,说道:“朕恕你无罪,不仅是朕喜欢你这篇文章,连几位考官也倍加推崇。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吾辈所及也。”

虞世基一听这话,如同一块巨石落地,连忙叩首:“谢主隆恩,谢主隆恩。”

“平身吧。”隋炀帝道:“自从看了你的考卷,朕就在朝中打听你的旧事,博学多才,书法精湛,受到当世名家的交口称赞,朕已经传旨,钦点你虞世基为进士科头名。”

“草民半百之年,能沐浴洪恩,愿尽心竭虑,肝脑涂地,效忠吾皇。”虞世基一时又是热泪盈眶,感激不已,领旨谢恩。

五十岁的虞世基成为了大业二年进士科的头名进士,此时科举尚不完善,当时并无“状元”这一称号。虞世基得益于此次科考,也由此再次入朝为官,重开自己的仕途之路。后有唐代诗人孟郊做《登科后》道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隋朝的进士科头名,几乎等同后来的状元,虞世基咸鱼翻身,一朝辅佐在君王身侧,一个年过半百,落魄的教书先生顿时声名鹊起。其他考中进士科的生员也纷纷录入吏部,取士为官。

正是大隋朝庭的开科取士,使得科举之风迅速盛行,好学之辈层出不穷,学风大盛。隋炀帝看着科考制度,如此备受欢迎,心中十分喜悦。

这日早朝过后,隋炀帝满怀兴致,回到宁安殿,萧皇后一看皇上龙颜舒展,便问道:“陛下今日眉彩飞扬,莫非用什么喜庆之事?”

隋炀帝道:“朕自开科以来,学风盛行,礼化众生,朕决定召集天下高士名家,举办一场才子会,一比高下。”

“论才论贤那可是好事,不知陛下考虑何时举行?”

“今日早朝,太子从东都传来一道奏章,东都行宫已经全部建好,朕决定秋后率百官前往东都,举办才子会以庆贺东都落成。”

萧皇后喜道:“陛下圣明,此盛会一举多得,正是时候。”

隋炀帝的想法,得到萧皇后全力支持,随即颁布诏书,诏令文武百官、明贤高士、佛道两家,以及两京的名门望族,一起齐聚新建成的东都洛阳,举办才子会。

瑟瑟秋风,吹打着高大的城墙,大兴城东门外旌旗招展,戒备森严,沿途的百姓已经被疏散回避。

城门两侧号角长鸣,以壮声势,远远只见城门洞内,有一队铁骑兵由东门列队而出,齐刷刷趟开一条大路,后面明黄色的黄罗伞盖,伴着御马车驾缓缓驶出,龙凤二辇,精美华丽,高贵醒目,这正是隋炀帝杨广、皇后萧珺的车驾。

左右的宫廷禁军,铁甲罩身,挎剑策马,趾高气昂,令人生畏。后面的文武百官、文官乘驾,武将骑马相继出城,还有今年秋试中榜的众进士也坐车稍次一等的马车跟随者队伍前行。

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秋,隋炀帝起驾出京,离开西京大兴,赶赴东都洛阳。一路之上,风尘仆仆,引人瞩目,真可谓:

百里长蛇一字排,十万禁军护驾开。

龙游凤随潼关路,大隋雄风卷地来。

书说简短,大队人马行至洛阳西门外,十五里长亭,远远可见有红毡铺地,官军戒严。统率禁军的先锋官正是殿前少监李渊,李渊看见去马向前,长亭之下,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地方官员。

迎候圣驾的队伍中,为首一人,身材肥胖,大肚腰圆,体型似瓮罐一般,身穿明黄色的滚龙跑,头戴太子冠,站在人群之中像半堵围墙一般,此人正是太子杨昭已带领东都的地方官员等候多时。

李渊翻身下马,拜见太子,说道:“太子殿下,洛阳城内,可曾布置妥当?”

杨昭道:“已全部备好,请将军入城。”

“有劳太子殿下。”李渊二次上马率领三千禁军,先进东都洛阳,布置城中戒严。

又过了少时,隋炀帝的御驾缓缓而来,太子杨昭率领众官员一起跪倒,拜见天子,山呼万岁。

御辇缓缓而停,隋炀帝下了车撵,“诸位爱卿平身。”

众人这才起身,隋炀帝拉住太子杨昭的手,问道:“皇儿在洛阳,营建东都着实辛苦,朕命你伴驾随行,一同入城。”

“遵旨。”

太子杨昭也上了一乘车辇,众官员一起随行,浩浩荡荡进了东都洛阳。

东都行宫攻城浩大,皇城之内坐北朝南的正门,名叫“乾阳门”。进了乾阳门东西各有轩廊,门内四周纵横约一百二十步。隋炀帝、萧皇后以及文武百官,进了乾阳门,迎面一座大殿,正殿名曰“乾阳殿”,大殿基座高九尺,从地面至屋脊高达二百七十尺,雄魂壮丽,蔚为壮观。

隋炀帝登入乾阳殿,东都的宫殿丝毫不逊大兴的宫室,萧皇后叹道:“宫殿有盖世之气,恢弘之风。只不过如此庞大,有些太过奢侈。”

隋炀帝道:“先帝在时,初定国基,素以勤俭治国;如今国力殷富,修建这般宫殿不足为过,皇后随朕多年,也该有此享受。”

游览了乾阳殿,隋炀帝对太子说道:“皇儿啊,朕决定三日之后,就在乾阳殿举办盛宴,朕要宴请当朝百官和中榜的进士。”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筹备。”

游览了东都新建的宫舍,晚上隋炀帝与萧皇后回到寝宫,隋炀帝脱去龙袍,舒展了一下身子,说道:“朕一连几日行程,也没批阅这些天的奏折。”

萧皇后道:“皇上心系天下,臣妾命敬嫣把奏章取来便是。”

“如此最好。”

萧皇后安排女官萧敬嫣取来了这几日各地奏报的奏折,萧皇后秉烛掌灯陪着隋炀帝揽阅奏章。

一摞奏折之中,最扎眼的莫过于一封函书,隋炀帝一看这函书的做工显然不是官府糊制的,函书封面有两列文字,一列字形怪异看不明白,另一列文字,显然是后写上去的,写道:

“东邪倭国致大隋皇帝使函。”

隋炀帝拆开封函,里面的书信,虽说写的不甚规整,词句使用也不算规范,但是看得明白,这是东邪倭国(今日本)致信隋炀帝,请求通商交流的使者函书。

隋炀帝道:“这些倭人素来不向大隋称臣纳贡,竟然来信想派使者商议通商互市,岂有此理?”

萧皇后道:“这信来的突然,还是尽早商议。”

“嗯,传莒国公萧琮、许国公宇文述觐见。”

自从越国公杨素死后,隋炀帝并未再设左右仆射,则是命莒国公萧琮掌管政务,命许国公宇文述署理军务,并列文武百官之首。萧琮和宇文述来到寝殿,隋炀帝赐坐一旁。

隋炀帝拿书倭国使函说道:“这封东邪倭国送来的函书你们二位瞧瞧,帮朕把把关。”

萧琮、宇文述分别看了使函,萧琮道:“倭人尚未臣服,竟敢要挟大隋通商交往,未免太过狂妄。”

宇文述也道:“四夷番邦,一旦给他们脸,就会变本加厉,要这要那。常言道‘不打不成交’,打出来的朋友才牢靠。”

“嗯。”隋炀帝深以为然说道:“看来这个东邪倭国还真是个麻烦。你们怎么看?”

宇文述道:“若想臣服倭国,必先收复夷州。倭国与夷州同在东海,倘若陛下收复夷州,必然震慑倭国,倭国自然而然不敢小觑,必将纳贡称臣。”

萧琮也道:“夷州自古是华夏领土,收复夷州名正言顺,臣服倭国理所当然,臣请附议。”

“二位卿家所言,正和朕意。”隋炀帝满怀自信言道:“立刻传旨扬州府,命河间王杨弘致信东邪倭国,告知明年开春可遣派使者来朝,朕要在江都行宫亲自会见。”

“遵旨。”

莒国公萧琮、许国公宇文述领旨退下,只见萧皇后从里屋出来,走了过来,问道隋炀帝:“臣妾方才听说陛下要明年赶往江都行宫,此话当真?”

隋炀帝道:“君无戏言,朕准备今冬在东都过年,开春之后,朕要亲自察看运河航道,因为朕想念扬州故地了。”

萧皇后脸上淡出轻轻浅笑,说道:“陛下为晋王时,镇守江东十年,若能故地重游,臣妾定当相伴。”夫妻二人,伴着栩栩烛光,步入卧房,不做细说。

第97回 横渡南海讨伐林邑,盘斗蛇寨两战隋师第83回 隋炀帝即位登至尊,云定兴灭亲求仕途第23回 众皇亲赴宴宁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园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祸,赋俏诗薛道衡获罪第162回 刺行营三将中伏兵,离间计女主擒元凶第56回 河间王姑苏擒樊猛,东海兵吴县斩萧瓛第144回 王伏宝误闯高鸡泊,窦建德刺驾马到崮第76回 访城南段达诱故交,别京师杨广哭皇后第31回 攀林涧太子邀神算,宁安殿萧妃二进宫第110回 出塞北扬威会部盟,巡长城密议修驰道第180回 宋金刚作乱刺太妃,康苏密平叛保后隋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134回 劫凤辇张须陀平乱,献密计李玄邃策反第86回 屈突通递送假遗诏,慕容遐急传真檄文第106回 探东海何蛮返洛阳,游扬州一下江都宫第135回 二征高丽隋主催粮,叛军起兵谋反黎阳第101回 宁陵县生擒陶榔儿,豫东营正法金德明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89回 对艳词求爱病美人,改河道复议夷州岛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61回 乱宫闱萧皇后失节,谋逆转麦孟才请命第65回 返建康萧妃招侍女,巡江东僧侣遇劫难第18回 遇败绩退守双羊山,集残兵空守并州城第66回 宋嬷嬷探访建康府,宇文述一请光宅寺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晋王妃牛车救公主第87回 皇甫诞孤身谏汉王,越国公点将御叛军第109回 宇文恺进献观风殿,突厥部拓路开草原第129回 党争重起张衡入狱,百万征兵举国从役第108回 演百戏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7回 会五王塞北起雄兵,袭少帅突厥换将旗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万国称臣祭祀秦皇第152回 萧皇后谏言援两京,薛万均救父斗反贼第173回 枕边风挑唆窦建德,鸩毒酒冤杀王伏宝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142回 涂血鼓出兵长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69回 晋王求贤四请智顗,萧妃追佛五请高僧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复僻,萧嗣业出使奔前敌第43回 御书房皇子争帅印,茗竹阁储君逢佳人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85回 御书房君臣论削藩,宁安殿夫妻话亲缘第22回 送行宴色贼戏王妃,竹舍茶术士说富贵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祸,赋俏诗薛道衡获罪第31回 攀林涧太子邀神算,宁安殿萧妃二进宫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68回 萧美娘二番封皇后,孙安祖诈败唬许王第184回 长安城伪装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马盟第63回 送犀杖两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访冼夫人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献美人,绿丘岭救驾退刺客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71回 离扬州萧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贤才第12回 宇文述探访宝光阁,萧王妃祭扫皇后祠第64回 哭南朝女豪杰归顺,诉东宫太子妃告状第177回 李仲文献城投唐军,刘武周异志谋汗王第7回 崔弘度过江说联姻,韦超盛占卜测生辰第167回 讨叛军王薄走聊城,哄贼子家仆探萧后第119回 隋炀帝湟水结金兰,吐谷浑突骑夜袭营第72回 修宫宇暴政掠民夫,送绸缎泄密说要案第5回 孝明帝拒收亲骨肉,郭老太粥济苦命女第59回 封帅位杨广再复职,赴家宴陈主重团圆第4回 十里界章大宝纵祸,黄歇口戴僧朔除恶第158回 传伪谕调离给使营,诛异党处决江东派第43回 御书房皇子争帅印,茗竹阁储君逢佳人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华,斩妖僧隋军收交趾第140回 元务本命丧章丘县,荣国公大破长枪阵第70回 来护儿奇袭钱塘江,晋王妃祭扫同泰寺第13回 晋王爷求贤邀诸葛,萧王妃无才惹独孤第157回 御书房老臣言密计,骁果营奸党统禁军第28回 假书信青州催兵粮,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29回 党争重起张衡入狱,百万征兵举国从役第130回 长城赋诗一征高丽,勇渡辽河血战强敌第38回 话统一孝明帝归天,动刀兵梁后主登基第142回 涂血鼓出兵长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190回 绝情诗婉拒突厥主,骂史官怒斥孔颖达第75回 云定兴谗言害元氏,太子妃遗言传姬威第106回 探东海何蛮返洛阳,游扬州一下江都宫第131回 诸葛颖再谏怒龙颜,来护儿中计折水军第19回 河间王双戟破顽敌,重瞳子单骑闯连营第137回 卫文升诱敌三连败第157回 御书房老臣言密计,骁果营奸党统禁军第184回 长安城伪装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马盟第124回 斩小王踏平台窝寨,收旧部重回陀螺洞第136回 鱼俱罗杀宫起异志,樊子盖斩将立威名第36回 传旨山斋杨素赠诗,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52回 萧皇后谏言援两京,薛万均救父斗反贼第102回 萧皇后赠笛逼馋臣,越国公求死做遗诗第78回 探禁地杨广演情亲,改年号文帝换储君第94回 改元大业旧臣复任,童谣逆耳一语成谶第120回 收西海河间王中箭,翻雪山国舅爷归天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东郡,诱敌船劫营狼尾滩第3回 东平王临终送孤女,西梁国降旨平凶宅第171回 万春宫使臣说密事,武强县文武闹分歧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献地图,误军机杨勇失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