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力度,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覆盖问题,既包括扩大面的问题,也包括提高辐射力、影响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把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特点,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组织设置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真正实现有效覆盖。切实加大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全覆盖,就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主体作用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关键是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党员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一方面,要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转变原有组织本位的传统理念,充分尊重企业党员的选举权、知情权、监督权和发言权等民主权利,结合企业发展开展“党员民主恳谈会”“党员建议会”“党员沙龙”等活动。另一方面,要把党员作为党组织的主体,注重发挥每位党员的特长,注重创设有效平台,如企业党员“创业承诺制”“服务承诺制”“党员设岗定责”“党员示范岗”等制度,发挥每位党员的作用。要把党员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日常活动,不断深化开展“三培养两推荐”活动。积极探索党员帮学带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数量众多的优秀党员人才队伍。借鉴干部考察任用制度,向非公企业推荐,输送党员职工。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管理人才推荐考察“党员三优先”机制,在同等条件下实现党员“录用、培训、提拔”三优先,提高党员在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比例。
立足岗位服务争先,发挥党员实质作用。要切实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开展“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大讨论,让党员真正知党、爱党、信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员意识,引导党员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比学习、比工作、比贡献,使“争做一流业绩、争当时代先锋”成为企业党员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企业党组织要带领企业党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在同职工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职工群众的思想感情、增强服务本领,真正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公认、企业出资人认同的服务型党组织。要引导党组织党员在促进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中发挥实质作用,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更紧密地结合企业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切实解决影响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本着“简便易行、通俗易懂”的原则,设计符合企业特点的活动主题和载体,尽量简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党员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的程序,更多贴近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和工作岗位特点,不断提高承诺、点评和评议工作的实效。
(二)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拓展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组织覆盖
非公企业面广量大、类型多样、企业变化快、人员流动快,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按照党章和《公司法》的规定,重视抓好在有3名以上党员、党员构成合理、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生产经营稳定的企业,单独组建党的基层组织。同时,对大量仅有个别党员、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要考虑政治基础、党员力量、内外部因素等方面情况,按照“因企制宜、灵活设置、注重实效”的原则,突破以企业为单元的党组织设置模式,注重发挥区域性、行业性党组织的作用,依托开发区(园区)、商务楼宇、乡镇(街道)、村(社区)和行业协会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的多种方式。
1.企业联建。对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生产经营联系比较紧密,但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企业,以一家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企业党组织为核心,联合若干家规模较小的非公有制企业,建
立联合党组织。企业联建模式主要适用于同一区域内、行业相近的企业,并在几家企业中有合适的龙头企业。
2.村企合建。根据“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要求,突破行业界限,与企业所在地村通过村企共建党组织的形式,实现党建工作共建互动。村企合建模式可以发挥村党建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市场、信息、人才优势,有利于形成“以村带企、以企促村”的工作格局,推进企业和农村共同发展。
3.商会共建。对行业特征较为明显的企业,积极探索“支部建在行业上”,依托行业协会等行业性商会,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把会员企业联合起来,建立联合党组织;对地域特征较为明显的企业,依托地域性商会,突破行业限制,把来自同一地域、不同行业的会员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组建商会党组织。没有党员的会员企业,由商会党组织帮助其发展党员;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会员企业中的党员,可以把组织关系落实到商会党组织,统一管理;条件成熟的会员企业,商会党组织指导帮助其单独组建党组织。
4.区域统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突破企业、行业限制,改变传统的以纵向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单位制建党模式,把区域内所有非公有制企业纳入建党范畴,按区域、网格、片组等,统一建立区域性综合党组织,统一开展党组织活动。在企业集聚的工业园区,可以将整个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工作单元或划分为若干区域,设立园区党组织,聘用专职党务工作者,统一管理区域内企业的党员,并负责园区内未建党组织企业的党建工作。在商贸企业分布集中的商务楼宇、集贸市场、商贸区可以以一幢楼宇、一个市场、一个街区为单元,统一建立党组织。
5.坚持党群共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要通过党建带工建、带团建,以党群共建为载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组织共建、阵地共建、队伍共建,通过党的组织与群团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党员队伍与职工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党务工作者队伍与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构建党建群建双向促进、良性互动的崭新局面。尚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把工会和共青团组织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范畴,积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实现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
同时,要注意进一步规范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多种组建方式,以企业内部单独建立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党组织作用为基本依托,继续探索依托商会、市场、产业链、楼宇、园区、科研创新团队等扩大“两个覆盖”的组建类型,解决市场、楼宇、园区等联合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党群共建的形式和内容,通过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积极推进组织共建、阵地共建、队伍共建;还要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条件组建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的有效方式,扩大党的影响力。
(三)整合党建工作资源,扩大党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工作覆盖
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人数少甚至没有党员、党的工作力量薄弱的现实状况,有效整合各级党建工作资源,推动党的工作覆盖到每个企业。
1.加大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力度。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是充实党的工作力量、抓好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对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和党组织发挥作用比较弱的企业,加大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力度,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促进党组织作用发挥。在选派条件上,要坚持高标准,选派那些党性强、素质好、作风正、熟悉党务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在选派渠道上,既可以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中挑选,也可以由企业所在地或所属行业主管部门的党员干部兼任。在选派方式上,既可以一个企业选派一名固定的党建工作指导员,也可以由一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负责联系若干家企业。在工作内容上,坚持指导和服务相结合,把在优秀职工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帮助企业创造条件建立党组织作为重点。
2.大力推行区域化党建工作。按照区域统筹的理念,科学划定区域范围,把所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除已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企业外)统一
纳入进来,积极整合区域内党的组织、工作、人员、阵地等各种资源,统筹开展党的活动,确保党和国家政策法规在非公有制企业贯彻落实。大力推进区域性党员服务中心建设,坚持开放式管理,免费向区域内所有企业、社会组织和党员群众开放。实行党员教育管理由各企业分头教育管理向“区域一体、动态管理”转变,形成“关系在企业、活动在区域、奉献双岗位”的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同时将区域内所有企业的优秀员工纳入教育培训范围,积极培养发展优秀员工入党。根据区域内党员岗位特点和爱好特长,把所有有一技之长的党员组织起来,以党员志愿者队伍等形式,组织开展面向区域内企业、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服务活动。
3.健全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同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更为困难、更需推动。健全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合理划分区域和确定企业数量,建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党建联系点。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及时指导和督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建立党组织;对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协调有关方面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已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指导党组织巩固组建成果、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4.依托群团组织开展党的工作。工会、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了解员工群众需求和意愿,熟悉群众工作特点和规律,是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和基础。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可以先建立工会组织,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的政治优势,及时向广大员工传递党的声音,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让员工感受到党的温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青年员工多的特点,建立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团的活动,增强青年员工对党的了解和认识,从优秀青年员工中发现、吸收、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充实党的后备力量,为企业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
(四)健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的合力
1.强化领导责任抓覆盖。党委切实履行领导责任,组织部门义不容辞牵好头、负好责,工商联、经贸、工商、税务、工会和共青团等相关部门主动承担任务,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要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总体部署,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上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加强指导,经常深入下级和企业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充实工作力量,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比较发达的市县,探索建立社会工作委员会或企业党工委,负责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2.落实保障机制抓覆盖。建立党建工作经费财政补助机制,采取税前列支、党费留存、以奖代补、财政专项补助等多种途径,有效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充分整合区域党建资源,统筹解决和规范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实行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组建任务落实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建立每季通报制度,及时把有关情况报送党委主要领导参阅。经常组织汇报分析会、工作通报会,开展专项检查、明察暗访,有效推动工作任务的落实。
3.组织专项行动抓覆盖。各地可以结合当前开展的专项活动,组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覆盖推进活动。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企业的规模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员工和党员数量、业主思想状况等,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逐家建立台账。按照难易程度,制订时间倒排推进计划,提出一企一策的工作措施,实行挂牌销号管理。
4.完善政策导向抓覆盖。制定出台有利于鼓励和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政策,引导各方主动积极抓好这项工作。对党建工作成效明显的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积极给予表彰奖励。对企业党务工作者,建立辞退解聘报备制,表现优秀的,在招录聘用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把企业党建工作情况作为企业评奖评优、信誉评审、企业信贷的重要评价内容,作为企业出资人担任社会职务、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的重要依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