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二、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

二、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

中国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经历过一个变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前,公共服务完全由政府来选择,政府有权对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作出选择,而其资金来源也完全取决于政府。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方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目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根据中国人口总量和就业人口总量巨大、人口高龄化和老龄化、城市人口激增的特有国情,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包括四个方面:

1.以加强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为重点,建立“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为主体”的公共服务支出模式

从公共支出的领域来划分,政府公共服务可分为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两种。经济性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而直接进行各种经济投资的服务,如投资经营国有企业与公共事业、投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补贴等;社会性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支持对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科技补贴、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从市场经济发展史来看,发达国家政府职能演变的规律是:政府职能从以经济性服务为主,逐步扩展到以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最后,社会性公共服务成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我国政府公共支出结构要作出重大调整,政府公共支出要优先用于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网建设等社会性公共服务,要由经济建设服务型财政转向社会服务型财政,从而实现公共服务的公共化。我国财政支出要以人为本,普遍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水平,要逐渐从不属于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退出,将财政支

出转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

2.以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公共服务为重点,建立“科教优先”的公共服务增长模式

政府社会性公共服务可以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维持效率与公平的教育公共服务、基础科学研究公共服务等科教型公共服务;一部分是以公平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保障与福利的转移支付型公共服务。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公共财政模式是以转移支付开支为主的,因而是“转移支付型”的公共财政模式。这一模式在实践中带来了许多弊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减少财政赤字,减轻政府的社会保障负担,西方国家掀起了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的热潮,纷纷取消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削减社会保障开支,推动社会保障私有化;同时,面对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结构性失业人数的上升,西方国家于20世纪90年代增加了教育、科研和培训的投资,以推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增加更多技术熟练的劳动者。这是西方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减少转移支付,增加科教开支的尝试。但是,实践证明,这一调整非常困难。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保障改革,使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私人部门的社会保险力量得到加强,但是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额未见下降,依然是西方国家的第一大财政支出项目。我国不宜照搬西方国家的“转移支付型”财政模式,应根据中国国情,建立“科教开支型”的公共财政模式,以科教开支为主导,兼顾转移支付。对基础教育、基础研究投资,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改善公平,因为教育与科技投资不仅可以提高国民素质,而且还可以提高国民的收入水平。

3.以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

,建立“广覆盖、适度水平、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

我国政府在发展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公共支出总量和公共支出结构的限制,不可能采取西方发达国家高水平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而应采取“广覆盖、适度水平、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公共服务消费模式。这一公共服务消费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初级卫生保健、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保护贫弱者为重点,扩大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使人人都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从而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达到社会公正的效果。具体地说,这一模式有如下特点:第一,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底线,平等保障每一个人的生存权利。第二,实行就业优先战略,将促进就业、保障公平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首要原则。第三,要坚持“生存先于享受”的原则,优先保障人们的生存需要。第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改变城乡二元保障机制,使农民享有平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第五,贯彻“自助先于公助”的原则,将社会保障与个人贡献挂钩。

4.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建立“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在我国,国家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已出现重大变化,截至2015年3月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1.3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1.2万个,基金会4190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9.7万个。建立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已经具备了组织与资源基础。为了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与公共供给的不足,我国政府要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和各方面力量参与提供集体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积极性,适当推进部分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形成公共服务的多元化与社会化格局,从而形成一种“多中心治理”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本章完)

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四、培育创新意识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三、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七、掌握科学的沟通协调方式与技巧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一、调查研究的内涵与要素四、树立法治思维、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法制观念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七、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九讲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信步疾风骤雨_四、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第九讲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信步疾风骤雨_四、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六、沟通协调要锤炼语言文字技能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三、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内涵六、快速分析突发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四、培育创新意识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一、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与公务员制度第三讲 依法行政能力:树立法治标杆_八、自觉接受行政法制监督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七、掌握科学的沟通协调方式与技巧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八、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四、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和系统思考的理念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一、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其分类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三、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内涵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一、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的内涵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二、公务员通用能力的内涵第三讲 依法行政能力:树立法治标杆_六、遵守行政执法的具体要求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三、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八、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方法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八、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方法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八、营造宽松、和谐的沟通协调氛围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六、不断加强网络媒体诚信建设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三、公务员学习能力的内涵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二、公务员学习需要实现的转变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一、学习的意义与本质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三、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内涵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一、创新的内涵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四、加强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第十一讲 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八、撰写调研报告与运用推广调研成果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五、沟通协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三、公务员创新能力的内涵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一、调查研究的内涵与要素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六、钻研创新方法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三、实现公务员队伍的观念转型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二、讲政治的内涵第三讲 依法行政能力:树立法治标杆_三、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基本内涵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一、我国的公务员队伍与公务员制度一、依法行政的内涵、重要原则、基本要求与指导思想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八、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方法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七、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二、中国特色的公共服务模式第十一讲 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四、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八、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方法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三、自觉接受媒体的监督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五、遵守公务员职业道德、公务员纪律与行为规范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三、公务员沟通协调能力的内涵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四、加强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六、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三、实现公务员队伍的观念转型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一、创新的内涵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五、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第十一讲 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第九讲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信步疾风骤雨_三、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内涵第三讲 依法行政能力:树立法治标杆_五、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六、不断加强网络媒体诚信建设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七、投身创新实践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二、公务员学习需要实现的转变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三、公务员沟通协调能力的内涵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八、撰写调研报告与运用推广调研成果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一、沟通协调的内涵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五、高度重视运用新媒体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一、沟通协调的内涵第九讲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信步疾风骤雨_三、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内涵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一、创新的内涵第一讲 公务员通用能力:全面提升素质_四、加强以能力建设为导向的公务员培训工作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六、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第十一讲 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一、心理压力的内涵、来源和作用第十一讲 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五、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第九讲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信步疾风骤雨_二、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一、创新的内涵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四、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三、公务员学习能力的内涵第八讲 创新能力:增强前进动力_六、钻研创新方法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四、不断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四、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和系统思考的理念第十讲 与媒体打交道能力:与媒体良性互动_一、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的内涵六、快速分析突发事件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八、撰写调研报告与运用推广调研成果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三、公务员调查研究能力的内涵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六、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第三讲 依法行政能力:树立法治标杆_三、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基本内涵七、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的策略第七讲 沟通协调能力:搭建和谐心桥_五、沟通协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第十一讲 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三、公务员心理调适能力的内涵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七、掌握好的学习技巧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六、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第二讲 政治鉴别能力:点亮指路明灯_八、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培养的原则与方法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三、公务员学习能力的内涵第十一讲 心理调适能力:塑造健康人格_六、塑造良好的个性与提升自尊自信自爱第六讲 学习能力:完善自我修为_六、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第五讲 调查研究能力:争取发言权利_五、调查研究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第四讲 公共服务能力:练就新型角色_三、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