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

第三十八章 出乎预料的开战

朱祁镇不咸不淡的扯了两句,甚至连正眼看安南使臣。

朱祁镇倒也不是太傲慢。

不过,下面该谈的都已经谈好了。朱祁镇见他不过是一个是走了过场而已。

朱祁镇正准备将安南使臣打发出去的时候,怀恩面色匆匆的从外面过来,将一封奏疏放在朱祁镇案几边上。

朱祁镇一看就知道是军情。

不是军情不会如此不顾朱祁镇还在召见外臣。

朱祁镇拿过来一看,手猛地一紧,手指死死在奏疏上面捏出一个手指印,忽然一笑,说道:“贵国君主果然是英明神武啊。”

阮升一时间不知道朱祁镇是什么意思,说道:“陛下缪赞。外臣定然为转达给鄙国国君,让鄙国国君知道大皇帝对鄙国国君的欣赏。”

朱祁镇冷笑之意越发明晰了,目光之中讥笑之意,近乎转成了杀意。

多少年,朱祁镇没有被人如此戏耍了。而今还在他面前惺惺作态。

但是他纵然怒火中烧,也保持了最基本的风度,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只是他再也没有心情多看一眼这个安南使臣了。

朱祁镇一挥手,立即让太监将阮升请下去了。

在阮升出去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很多消息根本隐瞒不了,朱祁镇也没有隐瞒的意思。

大明与安南的战争,正式爆发了。

时间向前拨大半个月。

在太平府为中心聚集的十几万大军,已经接到了朱祁镇罢兵的旨意,开始陆陆续续的撤出了。

毕竟太平府固然距离中越边境比较近,但附近大多是土司,大军驻扎,大部分粮草都要从后方转运来,对当地百姓与土司有很大的负担。

各地土司兵马,也纷纷遣散了。

毕竟大明征召土司兵,也不是无偿的。

而是每一个士卒都是要付钱的,或者从其他方面补偿土司,不管算起来,比起北方招募战兵,每月一两的饷银,而广西狼兵一次打仗不过几匹布匹与粮食,死了也不抚恤,也是非常经济的。

至于京营虽然战力很强,但是越往南方,他们就感到不舒服。

既然下令撤军,他们第一波撤到了桂林。

而太平府剩下的大军,只有毛胜为首的剿灭大藤峡的得胜之军,说起来不少,但不过五六万人马上下。

这些人马这个时候不会怎么撤了。

毕竟安南方面将也派了重兵,二十万大军分别防守广西与云南两个方面,在广西这个方面与大明对峙的也不过十万上下。

毛胜并不认为,在朝廷大军没有撤走的情况之下,他们还敢冒犯大明,但是该有的戒备还是有的。

估计等安南使臣从北京回来,安南方面也会开始缓缓的撤军。

如此一来,这一次双方剑拔弩张的情况,也就缓和下来了。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知道安南方面有没有想到,但是毛胜是绝对没有想到的。

毛胜在边境巡视了一遍,心中就有了目标,诚然,大战事打不起来了,但是修剪一下大明与安南之间的边界还是可以的。

总不能大军出动一番,徒劳无功,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吧。

毛胜就将目标放在钦州七峒上面。

准确的来说,钦州七峒应该是隶属于广东的。毕竟这个时代钦州还是广东的地盘。

钦州七峒的问题,说起来话长,而且在前文关于麓川事件前后,已经说过了。总体上,当时为了麓川之战,对钦州七峒的归属,用了比较模糊化的处理。

毕竟大明当时在征麓川,不愿意将麓川之战,扩大成为对麓川与安南双方的战事。

如此一来钦州七峒就成为事实上的两属之地。

但是而今毛胜就要求钦州七峒的黄氏,驱除安南官员,从此为大明守边,甚至如果黄氏答应下来,他可以从军中拔出一些武器粮食给黄氏资助。

并给黄氏其他好处,比如说升黄氏为土知县,土知府等等的。

当然了,如果黄氏不识好歹,毛胜打不了安南,还打不了黄氏吗?

至于安南有什么反应?

毛胜并不在乎。

如果安南主动北犯,毛胜还有几分求之不得的。

不过,安南毕竟是国主新立,外部矛盾既然缓解了,新主岂能不处理一下内部问题的,在毛胜看来,安南国主不可能主动惹事的。

至于毛胜为什么如此看重钦州七峒,就是因为这钦州七峒在边境分水岭北边,也就是说,安南占据了钦州七峒,对钦州湾一带,就有了自有出入的权力。

甚至安南还在钦州七峒东边大海边,有一处飞地,也就是永安州。

这也是朱祁镇要求安南退让的一快土地。

一旦钦州七峒为大明所控制,安南的永安州就不大好办了,只能通过海路联系。

因为大明这一侧,大多都是土司控制的。

所以安南其实一直有缓慢蚕食大明土地的意图,毕竟单个土司在没有朝廷的支持之下,是不可能与安南这样的大国对抗的。

而朝廷文官其实对领土并不是很看重的。

特别是对很多地方的边边角角。如果舍弃一点土地,能换的太平无事,很多大臣也是愿意做的。

就好像钦州七峒,其实很多大臣都有意模糊了这一件事情,就是想要维持现状。

毛胜如此的举动,也引起了安南方面的反应。

安南方面针锋相对,要求黄氏服从自己,否则就让钦州黄氏鸡犬不留。一时间两国的压力,就落到了钦州黄氏身上了。

钦州黄氏进退不能,前后两难。

他们最后选择了大明了,毛胜大喜过望,带千余骑兵,进入黄氏的领地,宣慰黄氏,并奏请朝廷封赏,还带了不少火器,赐给了黄氏。

毛胜倒不是不想带太多的人了。

一来毛胜带的都是精锐骑兵,即便有事情也能走得了。

二来,毛胜也不觉得安南有贼胆,敢出手袭击毛胜。

三来,也就是钦州七峒的地势限制,钦州七峒所处的地方,就是而今广西东兴一带,山势起伏,地形有很大限制。

而且所谓的黄氏所辖,也不过是二十多个村落而已,说起来,比起大藤峡侯氏的实力都差了不知道多少。

毛胜担心自己带得人太多了,黄氏反而承受不起。

只是这一去,引起了一场大战。黄氏也因此承受大难。

因为安南方面有了行动。

如果说说安南方面有意挑起对大明的战事,却也是未必的,但是黎思诚对前线的命令,也不希望挑起与大明的战事,但是同样要前线寸土不让。

刚刚开始的时候,双方对峙的气氛很严肃。

但是明军开始撤军以来,安南方面就放松了许多。

明军大军从太平府撤出,前线的军队也撤到了太平府。

面对明军这一方面的举动,安南方面认为,决计不能退让。在钦州黄氏拒绝安南之后,他们也决定派出人马。改变黄氏的态度。

只是因为信息传递上的问题,当双方军队都到达了钦州七峒的附近的时候,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举动

如此一来,双方一场战事就不可避免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 杀一是为罪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杨洪第十二章 内阁与司礼监第一百零二章 皇帝的位置地一百五十四章 传檄可定藏地第二十六章 跳蚤的滋味第六十四章 田制第一百七十四章 满壁荒唐纸第一章 太子在西北第七十章 悬危之计第一百六十章 思机发之死第三十六章 士子之间的争执第一百一十二章 东胜卫之战第六十章 北方战略构想二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三十章 宿卫宫中第六十七章 风雨将至第七十一章 朱见治第一百零八章 时间差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七十四章 瓦刺可灭乎?第五十章 英国公余威第二百零三章 杨洪挂帅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一章 圣诞将至第二十八章 天理报第九章 刘定之与李贤第一百三十九章 杨溥的政治理念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九十二章 坚持不懈埋子第二百三十三章 紫荆关下第七十四章 江南清丈的开始第三十九章 大破麓川第七十一章 男儿自是重危行第七十章 杨士奇治水意见第一百五十八章 金牌止战第一百一十三章 困兽之斗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一百三十五章 凯旋之后第八十四章 工业化的种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雨季的来临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四十七章 开海方案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五章 肇州血战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业体系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师第二十六章 谁对谁错?第一百三十二章 纷纷南洋策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本堂第三十二章 王越的机会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十四章 李满住第四十二章 孔家南北宗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七十五章 郭登的应手第一百四十八章 临危受命的于谦第四十七章 大明巡抚第二百五十一章 善后第四十五章 大捷传来第十七章 水深火热第五十八章 朱祁镇的执念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四十章 思任发之死第二章 财政危机的延续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零一章 思明府之变第三章 都掌蛮第六十五章 欲平安南,先定广西第八十章 沿途所见第七十二章 大朝会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襄王监军第四十一章 石亨的追击第八章 断事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宫侍卫换血第七十九章 回师第一百三十二章 狼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二十七章 扩大化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实力第一百一十章 阮炽的谅山撤退第九十六章 广西土司第二十七章 朱见濬的决断第七十八章 皇帝与杨溥第二百二十二章 来者犹可追第十一章 微山湖计划第五十五章 奴儿干都司第三十四章 交趾战况始末第二百零五章 希望的烟尘第七十三章 黎思诚征占城第八十二章 武进县第五十四章 金英第五十章 瓦刺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石亨的犹豫第一百零六章 足利义政第三十四章 仓禀足而识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