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抑之,必先扬之。顾名思义,就是说想要去否定或指责对方,必须先对对方的观点、思想、行为进行肯定与赞扬,这样就会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留下好的印象,从而为后面你提出的观点做好铺垫,使对方容易接受认同你的观点。相反,直接否定或指责对方,会引来对方的反感,你在随后提出的观点也可能遭到对方的反对。因此说,欲抑先扬的方法更能够让对方认可你的观点。
心理学上的“欲抑先扬”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欲抑先扬定律是讲当别人想要争取你的同意或者你想要别人认同你的观点,要先肯定或赞扬对方,然后再否定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会给人突兀与尴尬的感觉,从而减弱说服对方的阻力,这种方法也被称作“迂回策略”。
明朝时期,有一个人叫鲁麟,本是甘肃的镇守副将,他想当大将向朝廷要求未被批准。于是,他就倚仗自己部落的势力,不履行职责,擅自回到自己的部落。
朝廷有的大臣认为应把他召到京城,给他封地,封他为大将。但是,尚书刘大夏反对说:“鲁麟比较残暴,不懂得管理部下,封他为大将不会有大的作为,如果封他为大将对朝廷作用不大,要是召他回京,他不来,会损害朝廷的威严。因此,现在朝廷不能起用他,但必须先表彰他,使他不能对朝廷有怨言。”于是,朝廷对鲁麟先辈的忠贞与功绩进行表彰和嘉奖,对他的要求置之不理。
最后,鲁麟因为心情抑郁而死。
明朝朝廷对鲁麟采取的就是欲抑先扬的方法,先表彰其先辈们对朝廷的贡献,使其内心感到惭愧,使得他不致对朝廷不加封他的事情有怨恨,他只好接受朝廷对他的安排,从而避免了民族内的争端。
第25任美国总统麦肯利就非常善于运用
“欲抑先扬”这一定律。在1896年期间,他当时正要参加总统竞选,有一位很有名的共和党员给他写了一篇竞选的演讲词,随后就非常高兴地跑来念给麦肯利听。他写的演讲词很有自己的特点,但有点不符合麦肯利的要求。他觉得这篇演讲词的部分观点会给自己招来一定的非议。可麦肯利又不想使这位共和党员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又想赢得他对自己的支持。但是,他又不能够用这篇演讲稿进行演讲。他应该怎样做呢?麦肯利想了一下就对这位共和党员说:“你写的演讲词很精彩,很有特点。不会有人写得比你更好的啦,在很多场合,采用你的演讲稿一定是一场动人的演讲。只是,它的一些地方不太适合如今的状况。也许从你的角度来说,稳定平和的内容固然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但是我必须从党的立场出发。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一些要点,然后,你再围绕着这些要点重新写一篇。”
看到麦肯利是如何运用欲抑先扬的方法处理问题了吗。他告诉共和党员演讲的要点,然后让他重写演讲词。最后,他成了竞选期间最受欢迎的演讲者。
作为领导者,做到受人爱戴是很难的,没有非凡的待人技巧是做不到的。很多的领导人待人都很和蔼,喜欢采用让人容易接受的方式和方法。他们在拒绝和批评别人的时候也会让人觉得很好受。
忠言不必逆耳,良药不必苦口。什么样的方法要针对什么样的人,有的人喜欢听到别人的意见,但这部分人是少数,大部分人都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当然你不可能知道谁喜欢什么,但是赞扬、赞美是不会有人拒绝的。不好的说话方式只会让人生气、上火,有可能还会招来敌意,多个朋友要比多个敌人好。有时候说话要讲究方法,这样才不会伤害到别人的内心。只有运用欲抑先扬这种最睿智
的方法,才不会得罪人,才不致给我们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欲抑先扬的方法很好,但是,也要正确运用。在运用这个方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以不得罪对方为准则。
明朝朝廷在处理鲁麟问题上尚且如此,你在处理人际问题时也要遵循这一准则,欲抑先扬的准则就是不得罪对方。得罪对方,对方就不会认真地考虑你的观点,他会始终与你保持敌对的状态,无论你以后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来缓和你们之间的关系,效果都不会明显,因为他在心里已经拒绝了你的任何观点。
其次,态度要真诚。
麦肯利就很懂得这其中的道理,他对那位共和党员写的演讲稿不是很满意,但是并没有对他进行指责,而是说他写的一些内容不太适合场合环境,随后告诉他如何去做,并让他重新来完成这篇演讲稿。可见,如果没真诚的态度,即使欲抑先扬的方法用的再好,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最后,要充分说明原因。
欲抑先扬的目的就是要赢得别人的认同,没有充分的理由,是很难让人认同的。无论我们是否定、拒绝还是提意见建议,都要充分地说明原因,这样才更具说服力。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否定自己,我们讲明自己的理由,才会给他们接受认同我们的借口。如果麦肯利不跟那位共和党员说明自己不能采用他的演讲稿的理由,那对方会是什么样的反应?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无论我们如何不认同对方,又希望对方能够认同我们,我们就应该很好地运用欲抑先扬的方法。如果我们不顾一切地指责对方,那迎来的只有对方的敌意。欲抑先扬,关键在于你要围绕对方的心理感受来实施。只有把握住对方的内心感受,赢得对方的认同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