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标准化、均等化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第一,坚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强服务主体建设,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使公益性文化单位切实履行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职能;提高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鼓励国家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倡导各类公共场所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现资源整合,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共建共享;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管理,积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充分发挥各种公共文化设施的效益;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在确保财政投入一定增加幅度的同时,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通过改进投入方式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第二,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以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公益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向它们配置更多的文
化资源,安排更多的文化项目;认真总结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的经验,推动活动开展的经常化;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企业、社区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城乡文化帮扶,鼓励城市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支持媒体办好面向农村的栏目节目,完善农村文化建设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
第三,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是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要求。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明确适合、适应、适当的服务标准,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做到扩大覆盖、消除盲点、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行“菜单式”服务,变“我给你接”为“你需我送”,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真正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和评价权交给群众。按照反弹琵琶的思路,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支持和帮扶力度,形成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格局。
第四,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加强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加强同香港、澳门、台湾的文化交流合作,共
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按照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要求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大力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等舆论主阵地,应进一步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运用先进技术推进技术升级,特别是应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强权威性和公信度。抓住三网融合的机遇,整合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创新业务形态,发挥各类信息网络设施的文化传播作用,实现互联互通、有序运行。积极应对多媒体、多渠道传播的新要求,大力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全面提升图书馆的文献保障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把握新形势下国际舆论传播的新特点新要求,熟悉国外受众心理与接受习惯,围绕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吸引力和亲和力,打造一批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从而增强国际传播能力。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以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
第六,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要按照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要求,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完善绩效考核机制,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探索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创新运行机制。
第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引入公共文化服务竞争机制是提高服务效能的内在要求。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进行项目外包和设施委托管理。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建立完善公共文化设施长期免费开放的保障机制,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多样化平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