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三、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三、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社会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十分迅速。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共拥有各类社会团体27.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3万个,基金会3713个。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积极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首先,社会组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配合政府宏观调控,在规范市场秩序、开展行业自律、制定行业标准、调解贸易纠纷等方面,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次,社会组织成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益补充。社会组织通过自我管理和约束,成为社会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社会组织还协助政府参与不少领域的社会管理工作,兴办公益慈善事业,提供公共服务。再者,社会组织成为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社会组织提供了超过1000万个的专兼职工作岗位。民办职业培训机构2万多家,每年培训近1000万的新生劳动力,为提高就业者的就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会组织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发育不足、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公信力和服务社会能力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加快现代社会组织体系建设,需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一,坚持政社分开,权责分明。坚持政社分开,政府与社会组织要依法定位、职能分开,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职能交给各类社会组织来承担,进而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新型合作关系。按照市场

化原则,改变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坚持“政会分开、自主办会、有效监管”,切实推进政会分开,支持行业协会自主办会,履行服务、自律、代表、协调职能。做到领导人自选、经费自筹、决策自主、运行自由、责任自担,提升社会组织自主运作能力。形成布局日趋合理、作用逐渐显现的政社互动新局面。

第二,积极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改进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重点培育、优先发展经济类、公益慈善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社会组织。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强化行业自律,发挥沟通企业与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资源和领域,扩大税收优惠种类和范围。

第三,创新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机制。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一是加快政府职能转移。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制定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的指导意见和转移事项目录,建立相应动态调整机制和公示制度。二是完善财税支持政策。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制定指导目录和管理办法。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将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政府产业扶持和社会事业发展扶持政策范围,促进民办社会事业和公办社会事业共同发展。三是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群众健身、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多样化和非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鼓励金融机构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提供信贷服务。

第四,提升社会组织服务功能。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扮演着全能型政府的角色,承揽了许多不应该承担也承担不好的职能。面对大量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需求,政府必须转变职能,把社会微观治理和服务的一些职能交给社会组织。一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改革,发挥服务企业、规范行业、发展产业、助推经济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按照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要求,推动学会

、研究会等科技类社会组织改革,发挥联系广大知识分子、推进理论创新、繁荣科学文化事业、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作用。三是积极培育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发挥其扶助弱势群体、建设生态文明、维护公平正义、传播公益理念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优先发展民办非企业单位、城乡基层社会组织等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公共服务需求。五是按照统一登记、分级负责,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现在,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比较完善,许多原来由政府管理的事情转由它们自律管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将逐步从大量具体、琐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由此出现一个“缺位”的问题,而建立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就是解决政府缺位问题的有效形式。

第五,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在沟通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弥补政府和市场的缺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第三只手”的作用。相较经济社会迅速发展而言,我国社会服务领域的改革进展则相对缓慢。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政府和市场都不可能全部解决或解决不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志愿组织。

第六,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依法监管。建立社会组织监管机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制定社会组织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提高政府监管效力。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引导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自律性。

总之,社会组织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社会服务。

(本章完)

三、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现状与改革对策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三、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三、加强法治,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一、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一、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一、当前“城乡差距”依然巨大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四、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宝贵经验第九章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_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一、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第十四章 全面促进就业与创业_一、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三、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现状与改革对策二、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二、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二、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历程、意义与问题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三、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改革主体作用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成果”第九章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_一、我国的协商民主发展历程与特点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四、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丰富中国梦的内涵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第五章 在转变职能中建设服务型政府_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五、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第九章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_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五、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三、加强法治,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势在必行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二、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一、当前“城乡差距”依然巨大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历程、意义与问题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成果”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一、建立和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势在必行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二、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二、建设科学、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三、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影响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二、使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基础性作用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三、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国企治理改革二、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三、积极培育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第十四章 全面促进就业与创业_一、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影响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三、积极培育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新优势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第十章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_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三、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二、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四、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宝贵经验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一、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九章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_一、我国的协商民主发展历程与特点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四、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丰富中国梦的内涵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一、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二、制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与改革难点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二、制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五、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三、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现状与改革对策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