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四、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宝贵经验

四、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的已有成功实践为继续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进行科学总结,分别从党的领导、思想路线、实践主体、科学方法方面概括了“四个坚持”的重要经验。这“四个坚持”,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遵循。

(一)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的发展步入不改不行的窗口期,中国的改革迈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挑战,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制度新红利、寻找发展新动力。因此,必须以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党负责的政治勇气,不失时机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同时,我们的改革开放也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不管改什么、怎么改,我们都要始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通过改革开放自觉地实现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目的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30多年来,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受住国际国内各种风险和挑战的考验,成为充满发展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践证明,坚持改革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方向就完全偏了。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使党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民众。有的人把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普世价值”、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则就说你“不改革”。这是对改革的曲解。我们的改革已进行了30多年,总体上不存在哪些方面该改的而没有改。问题的实质是改什么、不改什么。那些不能改的,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等,不但现在不能改,今后仍然不能改。新形势下,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进行到底,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最容易得到的共识;同时,一个市场化改革的最终完成的因,有可能得到一个社会体制改革甚至政治体制改革的果,一个完全市场化了的价格体系,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者紧抓不放的权力。对资源和能源全面垄断,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完成市场化的阻力。此外,价格体系、财税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等,这些改革的总体目标都需要进一步完成市场化进程。

总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排除各种干扰,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思想路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遵循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世界、指导实践,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和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总结经验、汲取营养,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始终保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目的和实质都是为了做到实事求是,从各种陈旧落后的和错误的思想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认识以及制定的方针、政策、措施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我们党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都是始终同实事求是相统一的。正是在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

引下,我们党带领人民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战胜各种“致命病毒”的生命基因,是我们续写精彩“中国故事”的思想财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这一中国智慧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发出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时代召唤,指明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也绘制了实现宏伟目标的路线图,这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所在,是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所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其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干部要做解放思想的表率,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坚决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的掣肘。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大胆试、大胆闯,就坚决破、坚决改。

因此,我们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实践主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主体,是决定我国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群众的实践和智慧。

经过30多年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艰巨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初。实践证明,越是面对分散于各个领域和各个社会层面错综复杂的具体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越要善于按照人民群众的切身要求和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来完善政策主张,越要善于集纳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为深化改革夯实坚实的群众基础。深化改革关系人民利益,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不能没有人民参与,更不能少了群众创造。缺少群众基础,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保证改革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民众动力。我们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都要紧紧依靠人民来推进,做到谋划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进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检验改革依靠人民评判,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成为人民广泛参与、普遍受益的过程。唯有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形成广泛共识,人民才会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唯有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才会竞相迸发,人民的发展机会才会丰富多彩,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深化改革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反之,无论把改革提到多高,如果没有普通民众对改革的认同,改革是不成功的。而能获得这种认同的最基本条件就是公平正义。如果不能用公平正义打破日益定型的利益格局,改革新共识很难建立。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指出,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你放权,有些人的权就少了。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市场竞争力,现有的一些企业就会感到压力。但是为了释放改革红利,尤其是让广大人民受惠,我们义无反顾。

因此,改革为了人民,也必须依靠人民。越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利益格局,越是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越要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集纳民智、凝聚民心、激发民力,为深化改革开放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最大程度促进共建共享,才能保证深水区的改革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四)科学方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30多年来,我国社会之所以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却又保持了社会稳定,很重要的是我们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顺利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更坚实的基础。我们要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是深化改革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胆子要大,说的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有开拓前进的胆量和勇气。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看准了的事情就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同时,又要稳妥审慎,三思而后行。胆子大不是不看客观条件、脱离实际的蛮干,蛮干必然导致瞎折腾。对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总体思路和方案,稳扎稳打地推进,通过不断努力逐步达到目的,积小胜为大胜。

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加强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摸市场经济的规律,摸改革发展的规律,强调的是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是对脚踏实地、尊重实践、从实践中摸经验摸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的一种形象说法,也是推进改革健康有序发展的一种重要改革方法。这个方法,不仅在改革之初行之有效,而且在整个改革进程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事情,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逐步取得规律性认识。实践中,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先行试点,鼓励创造,鼓励探索,取得经验后再推开。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就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我们党是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领导改革开放,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失误,一旦出现就无可挽回、无法弥补。顶层设计,看的是全局,发挥的是制度力量。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从全局出发,以科学的顶层设计来克服摸着石头过河中见木不见林的局限,发挥牵引机和路线图的作用。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互动性明显增强,要求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把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改革有机衔接起来,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两者不可偏颇。改革要改得准、走得好,必须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改革攻关,特别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不行,因为许多原有制度性架构的刚性极强,没有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革,改革几乎无法进行。顶层设计不完备,正是近年来改革步履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底层的力量。为了深化改革,有必要努力恢复鼓励基层勇敢创新的精神,重新强化自下而上的“倒逼”力量,上下联动,共克难关。

既要整体推进,又要重点突破。深化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今天任何一项改革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因此,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当然,全面改革并不意味着平均用力,而是要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只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成功。

凝聚共识,对于深化改革至关重要。没有广泛共识,改革就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改革虽然是利党利国利民的好事,是消除矛盾推进事业前进之必须,但改革一定会改变现有状态,要伤及部分人的利益,尤其要伤及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必然会发生矛盾与冲突。改革是个系统工程,不同人站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看问题的方法和视角,即使既得利益者能够放弃既得利益,也因思维方式、思想方法和视角的差异而影响着判断和行为,不能求得更多人认同,改革注定冲撞多多,步履维艰。没有共识,便无法找到足以改变现有布局的新生力量,因而也就不能有效推进改革。现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这就需要我们下工夫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做好进一步统一思想的工作,需要加强对改革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认识问题,为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既要加快改革发展,又要维护社会稳定。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的可承受度,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必须坚持的三个维度。改革的力度不能小,不能只是修修补补,而必须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否则不进则退,前功尽弃;发展的速度不能慢,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追赶型的,加快发展仍旧是必然要求;社会的可承受度不能忽视,必须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使改革从易到难、从小到大、从外围到核心、从增量到存量不断推进。只有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顺利推进。

(本章完)

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一、当前“城乡差距”依然巨大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改革主体作用第十章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_一、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二、使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基础性作用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二、制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一、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刻认识深化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第十四章 全面促进就业与创业_三、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历程、意义与问题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十章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_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一、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四、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宝贵经验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历程、意义与问题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一、充分发挥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使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基础性作用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四、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宝贵经验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三、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与改革难点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五、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五、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第十章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_一、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五章 在转变职能中建设服务型政府_一、行政管理体制滞后的影响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成果”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与改革难点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进一步明确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三、加强法治,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势在必行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第五章 在转变职能中建设服务型政府_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进一步明确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二、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二、努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二、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一、充分发挥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二、使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基础性作用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第五章 在转变职能中建设服务型政府_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四、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一、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四、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丰富中国梦的内涵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三、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与改革难点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二、制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第十八章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_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刻认识深化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