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方位深化对外开放格局的战略举措,提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间开展平等合作,共享发展成果。该战略构想一提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既富有历史色彩,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战略倡议,同时也因为它对国际体系、区域整合以及沿线国家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牛津大学中国中心研究员乔治·马格努斯便指出:“‘一带一路’计划将对该地区和全球企业产生重大商业影响,同时将给这片美国、日本、印度和俄罗斯几国都存在重大而彼此冲突的利益的地区,带来不可预知的地缘政治影响。”实际上,“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事业,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将会深刻影响到该战略构想的顺利实施与有效推进。
从整体上看,根据沿线国家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相关主要国家的利益取向差异,对待“一带一路”建设的态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即支持、反对、怀疑。2015年3月24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作的题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演讲中指出,那些属于当前国际体系中的既得利益者,如美国、日本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牵制力量。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新的利益获取者,对既得利益国家造成了威胁。中国改革开放基本上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的“请进来”阶段,中国开放国门,和外面的世界基本上不存在冲突,中国把自己的市场开放给国际资本,实现的是双赢。第二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接轨”阶段,中国努力加入世贸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并且在法律与制度体系方面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变革,这个阶段也不会发生冲突。但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走出去”阶段就要与既得利益国家群体发生冲突,无论是在非洲或是拉丁美洲,中国利益的渗透与拓展必将与这些国家发生碰撞,从而令这些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反对力量,或阻碍力量。
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很低的国家,对于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充满期待,也成为重要的支持力量。据世界银行统计, 2012年,沿线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尚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数属于低收入国家,还有9个最不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滞后、对外开放程度不高、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愿望十分迫切。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这需要大量的资本。“一带一路”建设符合他们的利益需求与发展愿望。
对“一带一路”建设持怀疑态度的国家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受到美国的压力,如韩国、澳大利亚等,他们本身的经济发展要求与我国“一带
一路”建设的吻合度很高,但囿于美国因素不好公开表态,因为美国是他们的战略同盟与安全保障。另一种是部分国家对我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到底要做什么和战略意图如何都不清楚,因而抱有怀疑与谨慎的态度。
本部分将主要就“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国家、地区以及与“一带一路”建设关系密切的国家、地区的认知与反应作出梳理与分析。
一、中亚国家
中亚地区是现阶段中国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100多年前,英国地缘政治学者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就曾预言,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的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的决胜点。作为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枢纽,中亚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大国地缘政治利益在这里高度交汇,地缘战略重要性突出。欧亚大陆桥开通后,中亚还发挥着连通东亚和西欧、沟通外高加索和南亚、衔接西亚和非洲大陆的“交通走廊”的作用。中亚五国总人口不到7000万,但其面积却相当于欧盟28国的82%,该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其成为大国力量和各种政治势力争夺的地区。无论从地缘和安全,还是资源和文化角度考察,中亚地区对中国的“丝路”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期间明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主张,这也凸显出中亚在这一建设中的关键作用。
目前,中亚各国都处于经济转型重要时期,也都先后出台了本国经济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它们实施经济规划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参与多边经济合作进程。从地理角度考虑,中亚国家都是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长期以来,中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是因为交通不便利而受到极大限制。由于远离世界主要交通要道和主要干线,严重缺乏现代化公路和铁路系统的支撑,中亚的交通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交通的困境也制约了各国经济发展,因此,在各国经济发展规划中,都是把优先发展交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也为各国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新的途径,因而他们对于这一战略倡议基本表达了支持。
例如,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2014年亚洲开发银行召开的年会上表示,支持“一带一路”建设,哈国希望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力争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过境中心,促进哈对外贸易、现代运输与物流业的发展。哈萨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叶弗哥尼·霍认为,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版图最大的国家,在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倡议中必然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在2014年11月28日由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主办、西北大学承办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上,哈萨克斯坦塔拉斯州立大学欧亚大陆国际经济研究院院士塔吉巴耶夫·谢里克表示:“这个构想很伟大,对哈萨克斯坦而言意味着重要的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对提高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对哈萨克斯坦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他也表示,双方除了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以及货币流通之外,民心相通也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除了在经济领域开展合作之外,中哈两国也应该在社会、人文等领域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我们应对古老丝绸之路有所继承,增进沿线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从而对彼此达到更好的理解”。2015年5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与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会谈中强调,中哈两国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已经取得早期收获,中方对此高度评价。我们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哈方“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的对接,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双方要继续抓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型合作项目,推动能源和金融合作,深化人文合作,继续加强安全合作。纳扎尔巴耶夫表示,哈方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主张,认为符合时代潮流,符合本地区国家利益。哈萨克斯坦支持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愿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伙伴,做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加强同中方在经贸、产能、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哈萨克斯坦愿加强同中方在亚信、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框架内的合作。
此外,其他一些中亚国家也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愿。塔吉克斯坦经贸部经济学研究所宏观经济系主任乌马罗夫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应该是一种经济互补的关系,应该聚在一起,更多地互通有无。他表示,经济带的发展首先应该涵盖到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发展互通,以及南亚之间的互通。他对这个项目更多看重经济方面的一些效应,同时还希望塔吉克斯坦可以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来获得一些更先进的科技技术,获得一个通向世界市场的通道。土库曼斯坦定量经济分析部宏观经济学分析师马拉尔·梅列多娃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于土库曼斯坦来说相当具有吸引力,建设通过土库曼斯坦的一些经济走廊、交通走廊,可以把土库曼斯坦的一些产品运送到其他市场。同时,这种交通互连的合作可以创造大量的工作岗位,对土库曼斯坦非常有利。尽管土库曼斯坦的经济总量也许并不算非常大,但却拥有非常巨大的能源资源,相信这一合作必定可以取得双赢的好结果。
当然,中亚国家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有着担忧。例如,2013年12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阿坦巴耶夫宣布,拒绝中国在吉境内修建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的计划,认为中吉乌铁路无法解决吉尔吉斯斯坦的任何问题,吉需要的是一条连接吉南北地区的路线。这一决定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吉国内反对派担心通过投资建设中吉乌铁路,我国会因此获得通向吉金矿、白银、铝、铜和煤炭资源的路径。可见,充分考虑到中亚国家内部政治的影响,做好政策沟通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