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魏策三(2)

支期对长信侯说:“大王派我来邀请相国。”长信侯说:“大王为什么邀请我?”支期说:“我不知道,大王让您尽快前去拜见。”长信侯说:“我送大王到秦国去,难道是为了秦国吗?我是为了魏国啊。”支期说:“您不要为魏国打算了,您还是为自己打算一下吧。您是想死?还是想活?您是想贫贱?还是想富裕?您还是先为自己谋划吧,然后再为魏国谋划。”长信侯说:“楼缓要来了,让我随他同去。”支期说:“大王紧急召见您,您不去,血就要溅到您的衣襟上了。”长信侯只好走,支期跟在他的后面,一起前去拜见魏王,支期先走进去对魏王说:“您伪装得了重病再去接见他,我已经恐吓他一番了。”长信侯进来拜见魏王,魏王说:“我如今病得这么厉害,该怎么办呢?我之前已经答应应侯了,心想即使死在道上,看来也得走了!”长信侯说:“大王不要去了!我能让应侯答应不让您到秦国去,希望大王不要忧虑。”

华阳之战

[原文]

华阳①之战,魏不胜秦。明年,将使段干崇②割地而讲。孙臣谓魏王曰:“魏不以败之上割,可谓善用不胜矣;而秦不以胜之上割,可谓不能用胜矣。今处期年乃欲割,是群臣之私而王不知也。且夫欲玺者段干子也,王因使之割地;欲地者秦也,而王因使之受玺。夫欲玺者制地,而欲地者制玺,其势必无魏矣。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则火不止。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魏王曰:“善。虽然③,吾已许秦矣,不可以革④也。”对曰:“王独不见夫博者之用枭邪!欲食则食,欲握则握。今君劫于群臣而许秦,因曰不可革,何用智之不若枭也?”魏王曰:“善。”乃按其行。

[注释]

①华军:韩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东南。②段干崇:魏国的臣子。③虽然:即使这样。④革:变革,改变。

[译文]

在华阳战役中,魏国败给了秦国。第二年,魏王派段干崇割地与秦国讲和。大臣孙臣对魏王说:“魏国没有在战败的时候把土地割给秦国,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应对这种战败的劣势的了;而秦国未能在战胜的时候使魏国割让土地,可以称得上是不擅长利用这种战胜的优势的了。现在战争已经满一年了,这会才想到向秦国割让土地,这是大臣们有私心而大王您并不知晓啊。再说,段干崇想要得到印玺,大王您派他去给秦国割地;秦国想要获得土地,大王您让秦国来授予印玺。想要获得印玺的人掌握着割地的权力,而想要获取土地的掌控着授予印玺的大权。这样魏国必定会消亡了。再说,奸佞之臣原本就想要用割地来讨好秦国。用割地来讨好秦国就如同是抱着柴薪救火一样,只要干柴没有烧完,火就灭不了如今大王您的土地有限,但秦国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这就如同抱着柴薪救火。”

魏王说:“好吧。即使如此,我已经答应秦国了,不能再改变了。”孙臣回答说:“难道大王您没有看到过赌博的人如何使用枭子吗?掷枭子的人,想吃子就吃子,想握在手里就握在手里。现在您被大臣们所胁迫而答应向秦国割让土地,还说不能改变,为什么您智谋的能力还比不上投掷枭子的人呢?”魏王说:“好。”于是就制止了让段干崇向秦国割地议和的做法。

齐欲伐魏

[原文]

齐欲伐魏,魏使人谓淳于髡曰:“齐欲伐魏,能解魏患唯先生也。敝邑有宝壁二双、文①马二驷,请致之先生。”淳于髡曰:“诺。”入说齐王曰:“楚,齐之仇敌也;魏,齐之与国也。夫伐与国,使仇敌制其余敝,名丑而实危,为王弗取也。”齐王曰:“善。”乃不伐魏。

客谓齐王曰:“淳于髡言不伐魏者,受魏之璧、马也。”王以谓淳于髡曰:“闻先生受魏之璧、马,有诸?”曰:“有之。”“然则先生之为寡人计之何如?”淳于髡曰:“伐魏之事不便②,魏虽刺髡,于王何益?若诚不便,魏虽封髡,于王何损?且夫王无伐与国之诽③,魏无见亡之危,百姓无被兵之患,髡有璧、马之宝,于王何伤乎?”

[注释]

①文:通“纹”,指彩绘。②伐魏之事不便:疑为“伐魏之事便”。③诽:非议。

[译文]

齐国打算攻打魏国,魏王就派人对淳于髡说:“齐国打算攻打魏国,现在能够为魏国解除祸患的就只有先生您了。我们国家有两对珍贵的璧玉,两辆由四匹马拉着的彩绘了的马车,我把这些送给先生您。”淳于髡说:“好吧。”于是就入宫拜见齐王说:“楚国,是齐国的仇敌;魏国,是齐的兄弟之邦。如今大王您讨伐兄弟之邦,而让自己的敌国趁自己疲惫的时来偷袭,这样做不但名声不好而且处境危险,我替大王您考虑,觉得这样不可取。”齐王说:“好吧。”因此齐国没有攻打魏国。

有位客人对齐王说:“淳于髡之所以说不讨伐魏国,是因为他得到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齐王于是就问淳于髡:“我听说先生得到了魏国的璧玉和宝马,真有这事?”淳于髡说:“确实是有此事。”“那么先生假如替我谋划一下,我该如何呢?”淳于髡回答:“如果讨伐魏国是有好处的,那么即使魏国把我杀了,这对于齐王您能有什么好处呢?如果讨伐魏国的确对齐国没有好处,魏国即使对我进行封赏,这对齐王您又有什么坏处呢?再说,大王您没有讨伐同盟之国而被非议,魏国没有被灭亡的危机,百姓没有遭受兵祸,我获取璧玉、马匹这样珍宝,对于大王您又有什么损害呢?”

秦将伐魏

[原文]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①,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

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②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③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

[注释]

①孟尝君:即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此时担任魏国的相国。②岁:每年。③歃盟:歃血为盟。

[译文]

秦国打算讨伐魏国,魏王听说此事之后,夜晚前去会见孟尝君,对他说:“秦国打算讨伐魏国,您替我谋划一下,该怎么办才好?”孟尝君说:“如果能够得到诸侯的协助,国家就能够得以保存。”魏王说:“我希望相国您能替我前去办这件事。”而且很郑重地替孟尝君准备了百辆马车。

孟尝君到了赵国,就对赵王说:“我打算向您借兵解救魏国。”赵王回答说:“我不能借兵给你。”孟尝君说:“我向您借兵,是要效忠于大王您啊。”赵王说:“为何这么说?”孟尝君说:“赵国的兵力并非就比魏国强大,魏国的兵力并非比赵军弱小。只是赵国国内年年没有祸患,百姓年年也没有大的死亡;但是魏国境内却年年遭受祸患,每年都有大量百姓死亡,原因是什么呢?这是因为魏国在西边为赵国做了屏障。如果现在赵国不援助魏国,魏国就会与秦国歃血为盟,如此一来,赵国就和强大的秦国做邻居了。再说,赵国境内将年年有祸患,百姓每年也将大量死亡。这就是我所说的效忠于大王您啊。”于是赵王答应借兵给魏国,调遣军队十万人,战车三百辆。

[原文]

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①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闯乎?”曰:“秦攻魏,未能克也,而台已燔,游已夺矣。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冈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

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②,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注释]

①常:通“尝”,曾经。②秦王:指秦昭王。

[译文]

孟尝君又到北边去拜见燕王说:“过去,魏、燕两国的公子曾经为魏王和燕王建立了友好邦交。现在秦国打算攻打魏国,希望大王您前去协助魏国。”燕王说:“我们燕国两年来收成都不好,如果现在又走几千里的路前去协助魏国,该会如何呢?”孟尝君说:“走几千里的路去救助别人,这对燕国是好事啊。现在魏王只要一出国门就能够看到秦军,即使是想要走几千里路去救人,能够做到吗?”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又说:“我把有利于大王的计策献给您,但是大王并不相信,我请求离开燕国,我害怕天下诸侯之间将会有重大变故。”燕王说:“我能听听有什么大变故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还未攻克,但是高台已经被烧掉了,郊游宴飨的地方也已经被侵吞了。如果燕国前去援助魏国,魏王就会卑躬屈膝的向秦国割地求和,把魏国一半的土地都割给秦国,这样秦军肯定会撤兵。秦国从魏国撤兵以后,魏王将集结韩、魏两国所有的兵力,在向西边的秦国借兵,并与赵国联手,用四国的兵力来讨伐燕国,大王您将还会有什么利益啊?是行军数千里救助魏国好呢?还是您一出燕国都城的南门就能看到敌军好呢?四国与燕国的距离已经很近了,运输也很便利,大王您又能有什么利益呢?”燕王说:“您回去吧,我听您的。”于是就调遣士兵8万人,战车200辆,跟随着田文回魏国。

魏王大喜,说:“您借燕、赵两国的兵马如此的多,而且回来的如此快。”秦王很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赵两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

魏将与秦攻韩

[原文]

魏将与秦攻韩,朱已谓魏王曰①:“秦与戍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而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同知也,非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②,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两弟无罪,而再夺之国。此于其亲戚兄弟若此,而又况于仇雠之敌国也!今大王与秦伐韩而益近秦,臣甚或之③。而王弗识也,则不明矣。群臣知之,而莫以此谏,则不忠矣。今韩氏以一女子承一弱主④,内有大乱,外安能支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破乎?韩亡,秦尽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而今负强秦之祸也,王以为利乎?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且更事,更事必就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⑤,绝⑥韩之上党而攻强赵,则是复阏与⑦之事也,秦必不为也。若道河内,倍⑧邺、朝歌,绝漳、滏之水,而以与赵兵决胜于邯郸之郊,是受智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而⑨谷行三千里,而攻黾隘之塞,所行者甚远而所攻者甚难,秦又弗为也。若道河外,背大梁,而右上蔡、召陵,以与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也。故日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燕与齐矣。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矣。

[注释]

①朱已:《史记》误作无忌,即信陵君。②太后:秦宣太后。周赧王四十九年,秦王用范雎之说,废太后,放逐其舅穰侯及其弟高陵君、泾阳君。③或:通“惑”。④以一女子承一弱主:当时是韩桓惠王八年,韩太后执政。⑤河:专指黄河。⑥绝:横穿。⑦阏与:地名,秦国曾发兵讨伐赵国,在阏与这个地方被赵、魏所击退。⑧倍:通“背”,背对着。⑨而:应为衍字。

[译文]

魏国打算与秦国一同去攻打韩国,无忌对魏王说:“秦国与戎狄习俗一样,有虎狼一样的心肠,贪暴好利不守信用,不懂得礼义德行,一旦有利可图,就不管亲戚兄弟,像禽兽一般残暴。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情,根本不是施恩惠、积德性的国家。所以秦太后虽然是秦昭王的母亲,却因为忧愁而死;穰侯是秦昭王的舅舅,没有谁的功劳能和他相比,如今竟然被放遂了;高陵君、泾阳君这两个王弟并没有罪过,却两次被剥夺了封地。这样看来他自己的亲戚兄弟都如此,更何况对于结仇的敌国呢!如今大王同秦国讨伐韩国,这就意味着与秦国亲近,我很不理解。可是大王还是不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不明智了。群臣对此事也很明白,却没有一个前来劝谏,那就是没尽忠心。现在韩国靠一个女子辅佐一个幼主,国内混乱不堪,对外又怎能抵抗强大的秦、魏两国的军队,大王还认为攻破韩国很难吗?韩国灭亡了,秦国占有了原属于郑国的全部土地,这就将与大梁为邻了,大王认为能安全吗?大王想要收回原来失去的土地,而今却遭受了强秦的祸患,大王认为这样有利吗?

第16章 秦策二(5)第47章 赵策一(1)第56章 赵策三(2)第26章 齐策三(1)第81章 韩策三(1)第92章 燕策三(2)第54章 赵策二(4)第80章 韩策二(3)第25章 齐策二第57章 赵策三(3)第23章 齐策一(2)第82章 韩策三(2)第65章 魏策一(3)第56章 赵策三(2)第13章 秦策二(2)第50章 赵策一(4)第9章 秦策(4)第13章 秦策二(2)第51章 赵策二(1)第53章 赵策二(3)第13章 秦策二(2)第56章 赵策三(2)第2章 东周策(2)第32章 齐策五(2)第27章 齐策三(2)第73章 魏策四(2)第26章 齐策三(1)第36章 楚策一(1)第95章 宋、卫策(2)第18章 秦策三(2)第39章 楚策一(4)第75章 韩策一(1)第78章 韩策二(1)第35章 齐策六(3)第52章 赵策二(2)第33章 齐策六(1)第36章 楚策一(1)第23章 齐策一(2)第15章 秦策二(4)第88章 燕策二(1)第78章 韩策二(1)第85章 燕策一(2)第10章 秦策(5)第35章 齐策六(3)第85章 燕策一(2)第83章 韩策三(3)第29章 齐策四(2)第26章 齐策三(1)第83章 韩策三(3)第57章 赵策三(3)第77章 韩策一(3)第91章 燕策三(1)第19章 秦策四(1)第2章 东周策(2)第35章 齐策六(3)第3章 东周策(3)第42章 楚策三(1)第32章 齐策五(2)第14章 秦策二(3)第59章 赵策三(5)第19章 秦策四(1)第63章 魏策一(1)第24章 齐策一(3)第58章 赵策三(4)第19章 秦策四(1)第77章 韩策一(3)第44章 楚策四(1)第74章 魏策四(3)第8章 秦策(3)第78章 韩策二(1)第49章 赵策一(3)第67章 魏策二(2)第23章 齐策一(2)第76章 韩策一(2)第13章 秦策二(2)第33章 齐策六(1)第12章 秦策二(1)第88章 燕策二(1)第95章 宋、卫策(2)第39章 楚策一(4)第1章 东周策(1)第85章 燕策一(2)第20章 秦策四(2)第63章 魏策一(1)第35章 齐策六(3)第91章 燕策三(1)第30章 齐策四(3)第10章 秦策(5)第82章 韩策三(2)第95章 宋、卫策(2)第2章 东周策(2)第16章 秦策二(5)第90章 燕策二(3)第92章 燕策三(2)第79章 韩策二(2)第16章 秦策二(5)第59章 赵策三(5)第63章 魏策一(1)第36章 楚策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