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王何不使布衣之人以穷齐之说说秦,谓秦王曰:‘燕、赵破宋肥齐尊齐而为之下者,燕、赵非利之也。弗刹而势为之者,何也?以不信秦王也。今王何不使可以信者接收燕、赵。令泾阳君若高陵君先于燕、赵①,秦有变,因以为质,则燕、赵信秦矣。秦为西帝,赵为中帝,燕为北帝,立为三帝而以令诸侯。韩、魏不听,则秦伐之;齐不听,则燕、赵伐之,天下熟敢不听?天下服听,因驱韩、魏以攻齐,曰,必反宋地而归楚之淮北。夫反宋地,归楚之淮北,燕、赵之所同利也。并立三帝,燕、赵之所同愿也。夫实得所利,名得所愿,则燕、赵之弃齐也,犹释弊⑨。今王之不收燕、赵,则齐伯必成矣。诸侯戴齐而王独弗从也,是国伐也。诸侯戴齐而王从之,是名卑也。王不收燕、赵,名卑而国危;王收燕、赵,名尊而国宁。夫去尊宁而就卑危,知者不为也。’秦王闻若说也⑩,必如刺心,然则王何不务使知士以若此言说秦?秦伐齐必矣。夫取秦,上交也;伐齐,正利也。尊上交,务正利,圣王之事也。”
燕昭王善其书,曰:“先人曾有德苏氏,子之之乱,而苏氏去燕。燕欲报仇于齐,非苏氏莫可。”乃召苏氏,复善待之。与谋伐齐,竟破齐,闵王出走。
[注释]
①若:犹言或。②弊(xǐ徒):破草鞋。,草鞋。③若:犹言此。
[译文]
“既然这样,大王何不派一个平民百姓,前去游说秦国,目的是让齐国陷入困境,就对秦王说:‘燕、赵两国要攻下宋国拓展齐国领土并尊重齐国,甘愿屈居齐国之下,这对燕、赵两国并没有好处。假如得不到好处,而受到客观形势的硬是去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不相信秦王。如今大王为什么不派可以让燕、赵两国信赖的人去联合燕国、赵国。让泾阳君或高陵君先去燕、赵两国,秦国如有变故,就拿他们做人质,那样燕、赵两国就会信任秦国了。秦王做西帝、赵王做中帝、燕王做北帝,并立三帝来统领天下诸侯。韩、魏两国如果不听从,秦国就攻打它们;齐国不听从,燕、赵两国就攻打它,天下人谁敢不听从?天下诸侯服从了,再驱使韩、魏两国攻打齐国,对齐国说,必须归还宋国土地及楚国的淮北。归还宋国土地,归还楚国的淮北,这对燕、赵两国也有好处。并立三帝,是燕、赵两国共同的愿望。实际上获得利益,名义上满足愿望,燕、赵两国背弃齐国,就像扔掉破草鞋一样容易。现在大王如果不联合燕、赵两国,那么齐王称霸的事就一定能达成。诸侯们拥戴齐王而大王却不顺从,这就会遭受战祸。诸侯们拥戴齐王,大王也跟从他们,这就使大王名声贬低。大王如果不联合燕、赵两国,就会使名声贬低,国家也陷入困境:大王如果联合燕、赵两国,就会使名声尊贵,国家安宁。抛弃名声的尊贵和国家的安宁,去追求名声的贬低和国家的危险,聪明人可不这样做。’秦王听了这话,一定心乱如麻,那么大王何不赶快派一位有才能的人用这样的说法游说秦国呢?秦国必然会攻打齐国。一旦得到与秦国的联合,这是上等的邦交;攻打齐国,会得到真正的利益。尊重上等的邦交,追求真正的利益,这是圣王治国的方略。”
燕昭王认为苏代的信情真意切,说:“先父曾经对苏代有恩,由于子之的祸乱,苏代才离开燕国。燕国要报仇雪恨,前去对付齐国,必须有苏代辅助不可。”于是召来苏代,重新善待他。燕昭王同苏代谋划攻打齐国,终于攻破了齐国,齐闵王被破出逃。
苏代谓燕昭王
[原文]
苏代谓燕昭王曰:“今有人于此,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鲍焦、史①,兼此三行以事王,奚如?”王曰:“如是足矣。”对曰:“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臣且缝无为之事,归耕乎周之上地,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王曰:“何故也?”对曰:“孝如曾参、孝己,则不过养其亲耳。信如尾生高,则不过不欺入耳。廉如鲍焦、史,则不过不窃人之财耳。今臣为进取者也。臣以为廉不与身俱达②,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
王曰:“自忧不足乎③?”对曰:“以自忧为足,则秦不出殽塞,齐不出营丘,楚不出疏章④。三王代位,五伯改政,皆以不自忧故也。若自忧而足,则臣亦之周负笼耳⑤,何为烦大王之廷耶?昔者楚取章武,诸侯北面而朝。秦取西山⑥,诸侯西面而朝。曩者,使燕毋去周室之上⑦,则诸侯不为别驾而朝矣。臣闻之,善为事者,先量其国之大小,而揆⑧其兵之强弱,故功可成而名可立也。不能为事者,不先量其国之大小,不揆其兵之强弱,故功不可成而名不可立也。今王有东向伐齐之心,而愚臣知之。”
[注释]
①鲍焦:周代隐士。史鳅(qiū秋);春秋时卫国人,字子鱼,又称史鱼。②达:显贵。③忧,通“优”。④疏章:水名,即沮章河,流经湖北省,在江陵入长江。⑤之周负笼:犹言回到周地老家种地。笼,装土的工具。⑥西山:山名,在河南洛阳市附近。⑦周室之上:指周朝的上地。⑧揆(kuǐ跬):揣度,度量。
[译文]
苏代对燕昭王说:“现在假若有这样一个人,能像曾参、孝己那样孝顺,像尾生高那样守信,像鲍焦、史鳅那样廉洁,兼有这三种品行来事奉大王,怎么样?”燕昭王说:“如此就够了。”苏代回答说:“您认为这样就够了,那么我就不会事奉您了。我就不可能有所作为,就会归隐到周朝的土地上,亲自耕种吃饭,亲自织布穿衣。”燕昭王说:“这是什么原因昵?”苏代回答说:“像曾参、孝己那样孝顺,那也不过是奉养双亲而已。像尾生高那样守信,那也不过是不欺骗别人而已。像鲍焦、史鳅那样廉洁,那也不过是不偷别人的钱财而已。现在我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我认为廉洁不会同自身一道显贵,信义不会同生命一起存在。仁义,不过是自我完善的法则,不是追求进取的手段。”
燕昭王说:“自我完善还不够吗?”苏代回答说:“如果觉得自我完善就够了,那么秦国就不会从殽山的边塞派兵,齐国就不会从营丘出兵,楚国也不会打发军队出沮章河。三王交替,五霸轮换执政,都是因为不拘泥于自我完善的缘故。假如仅是自我完善就够了,那么我也就回到周地的家乡去种地了,何必还在这里骚扰大王呢?过去,楚国攻取章武,谤侯们到北面去朝拜。秦国攻占西山,诸侯们到西面去朝拜。当初,如果不让燕队从周朝的上地撤军,那么诸侯们就不会调转车辆去朝拜别国了。我听说,善于处理国事的人,先充分估计一下自己国家的大小,再考虑一下自己兵力的强弱,因此才能可以功成名就。不善于处理政事的人,不能够先充分估量自己国家的大小,也不去考虑自己兵力的强弱,所以不能功成名就。现在大王有向东攻打齐国的打算,我知道此事。”
[原文]
王曰:“子何以知之?”对曰:“矜戟砥①剑,登丘东向而叹,是以愚臣知之。今夫乌获②举千钧之重,行年八十而求扶持。故齐虽强国也,西劳于宋,南罢于楚,则齐军可败,而河间可取。”燕王曰:“善。吾请拜子为上卿,奉子车百乘,予以此为寡人东游于齐,何如?”对曰:“足下以爱之故与,则何不与爱子与诸舅、叔父、负床之孙③,不得,而乃以与无能之臣,何也?王之论臣,何如人哉?今臣之所以事足下者,忠信也。恐以忠信之故,见罪于左右。”
王曰:“安有为人臣尽其力,竭其能,而得罪者乎?”对曰:“臣请为王譬。昔周之上地尝有之。其丈夫宦④三年不归,其妻爱⑤人。其所爱者曰:‘子之丈夫来,则且奈何乎?’其妻曰:‘勿忧也,吾已为药酒而待其来矣。’已而,其丈夫果来,于是因令其妾酌药酒而进之。其妾知之,半道而立,虑曰:‘吾以此饮吾主父,则杀主父;以此事告吾主父,则逐吾主母。与杀吾主父、逐吾主母者③,宁佯踬而覆之。’于是因佯僵而仆之。其妻曰:‘为子之远行来之,敖为美酒,今妾奉而仆之。’其丈夫不知,缚其妾而笞之。故妾所以笞者,忠信也。今臣为足下使于齐,恐忠信不谕于左右也。臣闻之曰:万乘之主,不制于人臣。十乘之家,不制于众人。匹夫徒步之士,不制于妻妾。而又况于当世之贤主乎?臣请行矣,愿足下之无制于群臣也。”
[注释]
①砥:磨刀石,此指磨剑。②乌获:人名,齐武王时的勇士。③负床之补:犹言靠床而站,不会走路的孙子。④宦:做官。⑤爱:犹言私通。
[译文]
燕昭王说:“您是怎么知道的。”苏代回答说:“您经常手持长戟或磨砺宝剑,登上山丘向东叹息,因此我就知道了。即使现在有乌获这样的力士,能举起千钧的重量,年龄到了八十岁也要人搀扶。因此齐国虽然是强国,但由于在西面图谋宋国,因而劳师动众,在南面图谋楚国,因而军队疲乏,那么齐队就可以被击败,齐国的河间也可以被攻取。”燕昭王说:“太好了。请允许我拜您为上卿,送给您百辆马车,您按照这种说法替我到东面的齐国去离间游说,怎么样?”苏代说:“您这是由于偏爱我的缘故才赏赐我,那么何不赏赐您的爱子及各位舅父、叔父、那些靠床而立还不会走路的孙子呢?他们得不到这些,却把这些赏赐给无能的我,为什么?大王觉得,我是怎样一种人呢?现在我之所以事奉您,是为尽忠守信。我担心因为尽忠守信的缘故,被大王左右的大臣怪罪。”
燕昭王说:“哪有做人臣的竭尽全力为君王办事,反而获罪的呢?”苏代回答说;“我请求为大臣打个比方。过去,周朝的上地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丈夫在外做官三年不归,他的妻子与别人有了奸情。这个与妻子有奸情的人说:‘你的丈夫要回来了,那该怎么办呢?’他的妻予说:‘不要担心,我已经准备了毒酒,就等他回来呢。’不久,她的丈夫果然回来了,于是她让侍妾端着毒酒给丈夫送去。侍妾察觉的这件事,走到半路就不走了,自己考虑:‘如果我把这毒酒给男主人喝,男主人必死无疑;如果我把这件事告诉我的男主人,女主人就会被驱逐。与其杀死男主人、赶走女主人,我宁可假装跌倒弄翻酒杯。’于是就假装跌倒弄洒药了毒酒。他的妻子说:‘为您远行归来,所以准备了美酒,现在侍妾端酒跌倒洒掉了。’她的丈夫不知其中的缘由,就绑起侍妾鞭打。所以侍妾被鞭打的原因,就是为了尽忠守信。现在我为您到齐国出使,我担心我尽忠守信,却不被大王的身边大臣的所理解。我听说:拥有方辆兵车的大王,不受臣子的挟制。有十辆马车的家长,不受众人的左右。一般无车可乘的士人,不受妻妾的限制。更何况是当代贤明的大王呢?我请求出发了,希望您不要受群臣的挟制。”
燕王谓苏代
[原文]
燕王谓苏代曰:“寡人甚不喜①者言也。”苏代对曰:“周地贱媒②,为其两誉也。之男家曰女美,之女家曰男富。然而周之俗不自为取妻。且夫处女无媒,老且不嫁;舍媒而自衒③,弊④而不售⑤。顺而无败,售而不弊者,唯媒而已矣。且事非权不立,非势不成。夫使人坐受成事者,唯訑者耳。”王曰:“善矣。”
[注释]
①:音池(chí)。②贱媒:以媒为贱。③衒:通炫。④弊:通敝。⑤售:售出。意谓出嫁。
[译文]
燕王对苏代说:“我很不愿意与浮夸的人交谈。”苏代回答说:“周地轻视媒人,认为她在两方都说好话。媒人到男家说女子长得如何好看,到女家又说男的是多么富有。然而周地的风俗没有自行娶妻的习惯。加之年轻的女子如果没有媒人介绍,即使老了还是嫁不出去;不要媒人去展示自己,即使说破了嘴也嫁不出。如果顺应风俗就不可能坏事,若想嫁出去又不费吹灰之力,只有靠媒人了。再说搞政治不靠权术也不能成功,不靠势力不能建功。因此让人坐享成功的,只有说大话罢了。”燕王说:“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