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燕策三(3)

荆轲知道太子丹于心不忍,就私下去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残忍了,您的父母、同宗同族都被杀光了。如今又听说悬赏求购您的首级,竟动用黄金千斤和有万户人家的城邑?您打算怎么办?”樊於期仰天叹息,泪流满面地说:“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心扉,但是又想不出什么好的复仇办法。”荆轲说:“现在我有一计,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并且能报将军的大仇,怎么样?”樊於期于是就上前说:“那该怎么办呢?”荆轲说:“我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首级献给秦国,秦王一定很高兴,必然会热情接见我,趁此机会我就左手拉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进他的胸膛,这样一来,将军的深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可以雪清。将军觉得怎样?”樊於期脱下半边衣服,握紧自己的手腕,上前说:“这是我日夜咬牙捶胸想做的事,今天才听到您的教诲。”于是自刎而死。太子丹听说后,驾车奔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痛哭,十分哀伤。人已经死了,也没有办法挽回,于是就收起樊於期的首级,用匣子封藏起来。

[原文]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坷。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①,取道。高渐离击筑②,荆轲和而歌,为变徵③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注释]

①祖:指祭祀路神。②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筑:乐器名,像琴,十三弦,用竹尺击打发音。③徵,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④羽:古代五音之一,音调激昂。

[译文]

与此同时,太子已经预先寻到天下最锋利的匕首,那是从赵国徐夫人手里用一百金才买到的。太子让工匠用毒药水淬染匕首,拿它在人身上试验,只要流出一点儿血,那人就会立刻死去。于是太子准备行装,送荆轲动身。燕国有个勇士叫秦武阳,十二岁就杀过人。人们都不敢正眼看他的目光。于是太子就派秦武阳做荆轲的助手。荆轲正在等待另一个人,想跟他一起去,那人住得远,迟迟没有赶到,荆轲为此滞留等他。过了好几天,荆轲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耽搁,怀疑他要反悔,于是又去请求他说:“时间已经不多了,您难道不打算去了吗?请让我先派秦武阳去吧。”荆轲生气了,斥责太子说:“我现在就去秦国,如果不能完成使命,就可能因为秦武阳这小子!现在提着一把匕首到吉凶难测的秦国去,我之所以还不动身,是要等我的朋友一起走。现在您既然嫌我耽搁了,那就诀别吧!”于是就出发了。

太子以及那些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身穿白衣,戴着白帽来为荆轲送行。到了易水边上,祭祀完路神,即将上路。这时,高渐离击起了筑乐,荆轲按着节拍唱起歌来,歌声凄厉悲怆,人们听了都流下眼泪。荆轲一边前进一边唱道:“风萧萧啊易水寒,壮士一去啊不复还!”接着乐声又变做慷慨激昂的羽声,人人都怒目圆睁,怒发冲冠。于是荆轲登上马车飞驰而去,始终没有回头。

[原文]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畏慕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①,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②。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③之,使毕④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持匕首揕抗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掺其室⑤。时怨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⑥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⑦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注释]

①比诸侯之列:像其他诸侯一样。②陛下:宫殿的台阶之下。③假借:宽恕,原谅。④毕:完成。⑤室:指剑鞘。⑥卒:通“猝”,仓猝。⑦郎中:护卫。

[译文]

荆轲到了秦国之后,拿着价值千金的重礼,贿赂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荆轲向秦王政说:“燕王的确已经震慑于大王的威严,不敢兴兵与大王对抗,愿意率领全国的力量事奉秦国,和其他诸侯一样编成秦国的郡县,每年按时来秦国进贡,以便奉祀秦国先王的宗庙。但是燕王由于恐惧过度,不敢亲自来把这件事告诉大王,才命令砍下樊於期的头,献燕国督亢的地图,这两种献礼都封在木匣子之中,由燕王亲手在朝廷交给使者,然后才派使者来晋见献给大王,现在正等待大王的命令,便随时献上。”

秦王政听了十分高兴,于是穿上朝服,特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使。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的匣子,而秦武阳捧着装有督亢地图的匣子,依次前进,到了宫殿的台阶之下。不料这时秦武阳害怕,神情不是很自然,群臣看了都觉得很奇怪,荆轲赶紧回头对秦武阳笑了笑,再继续向前替秦武阳辩解说:“他是北方的野蛮粗人,从未见过天子,因此有点害怕也是情有可原的,恳请大王能够多多谅解他这一点,以便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秦王政对荆轲说:“你上前来把秦武阳所拿的地图给我!”

于是荆轲就拿过地图献给秦王政,荆轲捧着地图打开来看,当地图展到尽头,就露出匕首。这时他就左手拉着秦王政的衣袖,右手抓紧匕首猛刺秦王。秦王大惊失色,自己拉开衣袖跳起来,由于用力过猛而把袖子都拉断了。秦王拔剑,可是剑太长拔不出来,只握着剑鞘干着急。秦王当时惊慌失措,加上剑鞘又很紧,不能立刻拔出。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群臣也都为这样的情景吓呆了,因为事件发生得完全出乎意料,致使大家束手无策。再加上按照秦国律法,群臣侍立殿上的,不得佩带任何兵器,而负责守卫的的武官,又都站立在宫殿的台阶下,除非有秦王的亲口诏令,否则不能携带武器上殿。

[原文]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①,以其所奉药囊提②轲。秦王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③。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④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而赐夏无且黄金二百镒。曰:“无且爱我,乃以药囊提轲也。”

于是秦大怒燕,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皆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王急,用代王嘉⑤计,杀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五岁而卒灭燕国⑥,而虏燕王喜,秦兼天下⑦。其后荆轲客高渐离以击筑见秦皇帝,而以筑击秦皇帝,为燕报仇,不中而死。

[注释]

①夏无且:人名,秦国御医。②提:投掷。③左股:左边的大腿。④箕踞:箕(jī),簸箕。如箕而踞靠柱上。⑤代王嘉:即公子嘉,赵国灭亡之后,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至代地,自立为代王。⑥灭燕国:秦王政二十五年灭燕。⑦秦兼天下:秦王政二十六年,称始皇帝。

[译文]

正在这紧急关头,秦王也来不及召殿下的侍卫救驾,所以才使得荆轲有机会追杀秦王。而秦王在万分惶恐的情况下,一时也找不到适当的武器反击荆轲,不得已竟徒手与荆轲搏斗。幸亏这时御医夏无且在身边,用他所拿的药囊攻击荆轲。秦王正绕着柱子跑,仓皇失措之际,这时身边侍臣才高喊:“大王,快背上剑!大王,快背上剑!”于是秦王政才算拔出了佩剑,用剑来反击荆轲;一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荆轲负伤后倒地,但是仍用匕首投刺秦王,可惜没有刺中,只是刺在柱子上。

秦王又用剑刺荆轲,荆轲身上被刺了八处。荆轲知道这次刺杀不可能成功了,于是便倚在柱子上冷笑,接着伸开两腿,坐在地上大骂:“我这次失败的原因,是想劫持你,让你归还我们失掉的土地,这样一来,就可以回报太子。”侍卫上前杀死了荆轲。秦王在这一系列的刺杀中,被搞得头晕目眩。最后,论功行赏群臣,以及定那些有过失人的罪过,各有轻重,差别不一。而赏赐御医夏无且黄金二百镒,说:“无且真心爱护我,所以用药囊投击荆柯。”

因这件事秦王更加怨恨燕国,于是他增派兵力去攻打赵国,下令王翦的兵马进攻燕国。十月,就攻下了燕国的首都蓟门。燕王喜、太子丹都率领精兵逃到辽东。秦将李信对燕王穷追不舍,燕王迫于压力,采纳赵国代王嘉的计谋,杀了太子丹,并把首级献给秦王。秦兵还是死命追赶,继续攻打燕国。五年之后,终于灭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于是秦国统一天下。后来,荆轲的挚友高渐离靠着击筑的机会见到秦王,又用筑去攻击秦王,想为燕国报仇,可惜没有击中,被秦王杀死了。

第25章 齐策二第52章 赵策二(2)第84章 燕策一(1)第10章 秦策(5)第5章 西周策(2)第64章 魏策一(2)第14章 秦策二(3)第83章 韩策三(3)第70章 魏策三(2)第93章 燕策三(3)第62章 赵策三(8)第85章 燕策一(2)第66章 魏策二(1)第95章 宋、卫策(2)第84章 燕策一(1)第94章 宋、卫策(1)第14章 秦策二(3)第17章 秦策三(1)第60章 赵策三(6)第35章 齐策六(3)第13章 秦策二(2)第7章 秦策(2)第24章 齐策一(3)第72章 魏策四(1)第70章 魏策三(2)第71章 魏策三(3)第33章 齐策六(1)第83章 韩策三(3)第45章 楚策四(2)第69章 魏策三(1)第65章 魏策一(3)第51章 赵策二(1)第91章 燕策三(1)第18章 秦策三(2)第56章 赵策三(2)第37章 楚策一(2)第19章 秦策四(1)第27章 齐策三(2)第51章 赵策二(1)第17章 秦策三(1)第22章 齐策一(1)第19章 秦策四(1)第71章 魏策三(3)第60章 赵策三(6)第38章 楚策一(3)第62章 赵策三(8)第3章 东周策(3)第2章 东周策(2)第45章 楚策四(2)第29章 齐策四(2)第46章 楚策四(3)第73章 魏策四(2)第82章 韩策三(2)第30章 齐策四(3)第53章 赵策二(3)第4章 西周策(1)第48章 赵策一(2)第78章 韩策二(1)第55章 赵策三(1)第14章 秦策二(3)第66章 魏策二(1)第45章 楚策四(2)第75章 韩策一(1)第14章 秦策二(3)第82章 韩策三(2)第72章 魏策四(1)第16章 秦策二(5)第58章 赵策三(4)第66章 魏策二(1)第54章 赵策二(4)第94章 宋、卫策(1)第66章 魏策二(1)第80章 韩策二(3)第94章 宋、卫策(1)第7章 秦策(2)第42章 楚策三(1)第95章 宋、卫策(2)第83章 韩策三(3)第15章 秦策二(4)第87章 燕策一(4)第33章 齐策六(1)第66章 魏策二(1)第87章 燕策一(4)第25章 齐策二第27章 齐策三(2)第79章 韩策二(2)第57章 赵策三(3)第79章 韩策二(2)第93章 燕策三(3)第89章 燕策二(2)第39章 楚策一(4)第39章 楚策一(4)第30章 齐策四(3)第21章 秦策四(3)第58章 赵策三(4)第12章 秦策二(1)第67章 魏策二(2)第48章 赵策一(2)第40章 楚策二(1)第19章 秦策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