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逸《小吃碗上外太空》寫小吃碗:一只青花小吃碗,勾勒台灣小城故事
淸辉窑的生意碗市占率曾高达六成,碗盘商金声号是清辉窑的生意伙伴之一。图/有鹿文化提供
这四只中型碗公昔日是我父亲老家餐桌上日日使用的器皿,美浓的祖母一直将它们收藏在自家碗橱,我父亲后来接手搁在铁柜里闲置,如今交由我纳入台北的餐柜,是家中最频繁使用的器物之一。这些碗有一种节约的美,尺寸大小适当,容量比一般饭碗深阔,又比盛菜汤的大型碗公小许多,尺寸在现代器皿中难得一见。除此之外,因为使用比陶瓷硬度更高的瓷土,又以透明釉保护、高温烧成的釉下彩技法制作,即使千回百转经历过三、四代人的摩娑,体会过万种滋味与油花的润泽,看起来丝毫不显沧桑。
大概是延续自家人珍惜老碗的惯性,又或许是自己恒常使用家族的旧食器,使得这些器物与我的日常并没有隔阂,这个亲切的原因,很早启动我学习认识台湾老碗的兴致。自从开始关注台湾日用民器之后,长期以来,我出门吃饭,经常不自觉地多看一眼店家所使用的碗,完食后,只要私心感到食器特殊,便下意识地高举碗身端详,「看款」是抱着「君从何处来」的心思。
「看款」(khuànn-khuán)的动作是古物收藏者的习惯,将碗翻转过来的时候,看碗底的记号,此印通常是代表窑厂标志的商标印记,有时还附注年号,在世界的陶瓷史中,这一个小小的印记,注解了它的身世、所处的时空背景,其他时候也有区分阶级、区隔官民的注记作用。
小吃碗亦是一种文化展示
过去在台湾各个乡镇与城市游晃,偶然发现许多老字号的小吃店不约而同地使用一款碗底标记「淸辉窑」的碗,出于好奇,特地上网搜寻淸辉窑的资料,却惊异地发现淸辉窑现在不做碗,已经跨入航太精密科技业。
淸辉窑早期的产品并无品牌印鉴,有一个特质却可以很快地让我指认出「这可能是淸辉窑」—由于淸辉窑是早期台湾第一个使用靑花釉下彩机器直印量产小吃碗的窑场,市占率高达六成,只要在小吃老店内看到看起来像机器大量生产的蓝白双色、手感厚重老靑花碗,八九不离十都是淸辉窑所制(当然同时需要懂得辨别老碗与当代小吃业流行的CK全国瓷器、大同瓷器印刷风格有什么不同)。
然而讨论莺歌制陶史或台湾陶瓷发展史的文献中,淸辉窑经常是被忽略的一环,最大的原因自然是那个「不具备名牌」、身分模糊的过往。提及台湾境内机械化量产瓷器的领航者,大同瓷器经常是聚光灯下代表。一九六三年成立的大同瓷器创立之初输入日本技术,以贴花与釉上彩瓷器为主要生产方向,淸辉窑稍早预先一步输入釉下彩的机器直印技术,因为不易磨损显旧,一度雄霸小吃业市占率之鳌头。
严格说起来,淸辉窑的小吃碗并没有做到机械化的完美复制,早年的直印技术并不精致,造成各种靑花釉印深浅不一、毛边与出格的微小失准,说它「碗碗有瑕」也不为过,这正是淸辉窑与后来接收淸辉窑直印机器、异地重生的CK全国瓷器最大的差异—CK全国瓷器复制了淸辉窑的图腾,随着科技提升,大幅改善了产品的良率,现今已经能达到高水准格式化的复制输出,几乎做到每一只碗的印花无论色泽与线条皆如出一辙的境界。这个境界在科技业无疑是一种赞誉,在美学世界里却造成了失落,精准图样看起来更干净俐落,却因为失去了「意外」的野趣,显得相对平板单调。
清辉窑的上半场
台中第二市场内的四季春甜食店至今使用着绝版数十年的清辉窑老件。图/有鹿文化提供
台湾小吃界与淸辉窑曾有过深厚的革命情感—如同小吃店摊常备的黑醋或蒜泥,淸辉出品的「生意碗」是台湾庶民美食数十载的好搭档,市占率曾高达六成,广受小吃店老板的喜爱。
食客或许从来未曾留意手中食碗的模样,但是淸辉碗曾经如此深入台湾民间、融入市井飮食的日常。翻开介绍台湾老派小吃的书籍,淸辉窑的白底靑花碗屡见不鲜,民众也许叫不出这些碗的正确名字,但对它的形貌并不陌生。相当于香港茶餐厅的奶茶瓷杯、大排档的公鸡碗,淸辉靑花小吃碗连结了台湾战后的平民美食记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碗端起的不只是一碗热羹汤或一碗烧冷冰,还有在地的文化意义。
从南到北,至今仍珍惜地使用淸辉碗的台湾老字号族繁不及备载,盐埕老蔡虱目鱼粥、台中四季春甜食店、丰原的陈家万仁肉圆,台北华西街的阿猜嬷甜汤、源芳刈包四神汤、南机场的八栋圆仔汤,基隆三沙湾面线焿,宜兰罗东红豆─汤圆、肉羹庆……延用淸辉窑碗具的店家,八九不离十都是有历史的老字号,原因无他—正宗的淸辉碗早在上个世纪末停产,现今已无存货。这些小吃店能持续使用绝版的淸辉碗至今,多多少少证明了店家真心惜物,而这份情意通常也反映在他们对食物的坚持上,有点真本事,过得了岁月的考验。
老蔡虱目鱼粥坚持使用瓷碗装食,客人点食才现煮,汤头清澈且层次分明。图/有鹿文化提供
基隆三沙湾面线焿加入了在地特色的鱼羹(鲨鱼浆裹大肠)。图/有鹿文化提供
阿辉伯仔的瓷仔
淸辉窑的「淸辉」两字取自于第二代的经营者林淸辉之名,但是「淸辉窑」是他的父亲林淸于一九五一年左右创立。当时国民政府迁台不久,中国陶瓷供应中断,台湾内需市场扩大,莺歌有丰富的原料及燃料、便捷的交通,又有台北做为腹地,莺歌窑场在一九五一这一年当中,从二十几家倍增为四十几家,新增者几乎皆为碗盘制造商,林淸正是这一波趁势而起的新兴制造商之一。
大约在创业之初的前十年,淸辉窑与其他窑场同样以旋坯法制造日常用碗为主业,以手工绘纹为主。其中一款是腰部微缩、上缘敞开的折腰碗,花样为写意胭脂红花点与绿叶,小吃摊经常拿来装米糕或肉圆。
以花生为基底的酱汁是台中丰原陈家万仁肉丸的独门特色。图/有鹿文化提供
淸辉出品的生意碗之所以受到小吃界欢迎,有几个特殊的原因:除了淸辉窑针对小吃业者设计的餐具比家用碗更厚,老板端汤在桌间游走时不易烫手;宽口设计看起来分量足,相较于早期陶碗,机械化生产的瓷碗烧制温度更高,质地更硬也更耐碰撞,而且釉下彩因为有上层透明釉面保护,长期使用也不显旧,不似釉上彩、贴花碗盘易磨损,容易有金属残留疑虑。淸辉窑深知自身的优点,往年出货时包装纸皆印上「无毒」字样,有些切货到市场去零卖的生意人甚至经常在往来客人面前故意掀倒成叠的碗,以证明碗盘的「粗勇」(tshoo-ióng,强韧耐用)。
在最辉煌的时期,淸辉窑可以每天烧满一窑炉的食器,全台设有五大经销据点,六成的小吃店生意碗都是用「阿辉伯仔的」。在八○年代之前,批发商与零售业者叫货的时候并不指名要「淸辉窑」的碗,而是带着一点人情味地把他们家的产品称之为「阿辉伯仔的」,这是因为早年莺歌日用碗盘制造商并没有「品牌」概念,直到八○年代才在制碗过程中多几道工序,在小吃碗底印上「淸辉窑」这个品牌印记,民众才算正式认识了他们。
清辉窑的未来进行式:小吃碗上外太空
九○年代,莺歌的传统产业无不积极寻求转机,拥有独门技术的陶瓷工业留了下来,有些转而经营艺术品牌工作室,但绝大多数的碗盘小型业者都兵败如山倒,纷纷化作历史余烬。
阿辉伯仔过世之后,清辉窑第三代经营者林正诚与两位哥哥合作延续家族事业,眼见小吃碗的生意已日薄西山,决议卖掉制碗的机器,走一条新的路。买下机械设备的厂商曾经是淸辉窑的经销商,也就是现今仍活跃的全国磁器,而淸辉窑成员则转型进入精密工业陶瓷领域。
淸辉窑第一波研发的成品是「陶瓷过滤网」,利用的是陶瓷耐高温的特性,熔炼厂业者在熔制金属产品时必须先汰除金属中的杂质,增加成品的强度与品质,这时候耐高温的陶瓷过滤片便派上了用场。当年在路边小吃摊端着淸辉碗吃蚵仔面线的食客或许很难想像,手中小碗的生产者,往后的产品不但离开了一般人的餐桌,还可以说是飞天遁地,跨越国界,来到了许多意想不到之处。
早期生产日用陶瓷,满足民以食为天的基本生理需求,一直发展到日新月异的精密陶瓷的高科技发展,让3C产品功能更广、体积愈来愈小,让人类登上月球还能回得来,陶瓷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几乎无所不在。而小吃可以是一种文化展示,小吃碗亦可以是一种文化展示,淸辉窑与那些使用淸辉窑的业者皆是台湾小吃通俗演义的说书人,只是表达的方式并不那么敲锣打鼓。
包子逸
常写散文、影评与报导。热衷挖掘老东西与新鲜事。喜欢自己做菜,珍惜使用餐柜里的老碗盘。本文摘自包子逸新书《小吃碗上外太空》/有鹿文化出版。
包子逸透过《小吃碗上外太空》一书,带领读者到美食现场,捧一碗街头小吃,看细水长流的小城故事。图/有鹿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