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美中台结婚三角已成「结构僵局」(周永秦)

裴洛西访台触怒北京,美中台三方关系再成为全球焦点。(示意图/shutterstock)

用战略三角理论评估美中台三角已经有诸多研究可循。传统战略三角认知三边关系最终会走向共好的「三边家族」,但现在的美中台看似维持结婚型三角,暂且看不出变动迹象;北京维持孤雏,也不见其试图攀升角色地位,好似各自安于(或困于)现状。这就有必要重新检视战略三角理论的不足与限制。

战略三角建立在新现实主义框架下,并以三行为者理性自利、自主、政策选择互相独立等三条件为前提,用来检视三国互动的理论(此外三国需关系密切,非随意三国都能成为战略三角)。引入赛局概念后会出现四种可能互动模式:三边家族(ménage à trois)、罗曼蒂克(Romantic)、结婚(Marriage)与单位否决(Unit-veto)。再结合量化分析后,可得出角色效益排名:枢纽>朋友、伙伴>侧翼、敌人>孤雏。

理性自利下,三行为者都追求角色效益极大化,但在不断的三角关系变动后,基于关系较稳固,最终战略三角预期会走向三边家族的最终型态。这是上世纪90年代的结论。

然而这些互动模式都是化约后的产物,想观三国互动的全貌就必须考量更多理论外的元素,这也是理论的限制所在。对此我们就有必要把三方权力的不对称、非物质因素、国内政治、地缘状况等难以量化的元素列入考虑。

理论上假定国家的单一理性,并不代表实际上国家必会依照理性路线行驶。尤其在民主国家当中的国内政治,有时受意识形态或国际环境变化作用,导致对外政策和选择上有所受限或仅遵循特定路径。诸如抗中保台、台美关系坚若磐石、民主自由价值观同盟,这些关键词大家肯定不陌生。如果再加上非物质因素的深化与加固,会使理性选择被蒙蔽,限制、左右物质力量的有效应用。对于北京政权的反感、各种意义上对中国的厌恶,让年轻一代台湾人不可避免走上与对岸敌对的方向。

权力不对等的麻烦,在于我们受限于其压力被迫要分散大量注意在强权上,但在强权排序中往往有更重要政治议程要处理,小国更多时候必须被排序、忽略。我们过度关注美国的一举一动,但美国还有伊朗、朝鲜、乌克兰等问题要顾。最后从地缘出发,美国与中国大陆的优势因地理距离出现发散与辐辏,台湾「近中远美」的地理位置呈现的是三角关系中中国大陆权力放大、美国受限的状况,即使中国大陆综合实力不如美国,但对于台海的冲击与影响有相抗衡,甚或超越之态,增加不可预测性。

以上诸多元素致使美中台三角并未像战略三角所预言走向三边家族的共好结局,其形态虽为结婚三角,但不见任何一方基于角色效益最大化,而尽可能改变自身地位或与另两方的关系。在结婚三角形态下,需要更多形容词用在美中台三角。对此笔者提出,美中台内部三组双边关系已经陷入三个僵局,接连僵化了当前的结婚三角关系,我称之为结婚三角的「结构僵局」。

三组双边关系的三个僵局,分别是美中的「明确底线中竞合」、两岸的「模糊中对抗脱钩」、台美的「类结盟中稳定暧昧」。这个不对等三角呈现的是在权力不对等框架上「物质的不对称」、意识形态、国内状况等「非物质的矛盾冲突」结合的冷和僵局,成为三角关系的结构限制,这使台湾的战略自主性与能动空间不够多。

其中美中已经走向明确底线,表达在台湾问题上没有太多共识,但在此前提上还是要竞争与合作;两岸的「模糊」意味台北正在打「中华民国台湾」这种「类台独」牌,维持民进党重塑后的现状,除非直接宣布台独,否则现状仍处于一模糊之态。类结盟更好解释台美互动模式,极大限度挺台但没有跨越明确防卫承诺的门槛。在目前看来,台美没有交恶的可能,对中国大陆也不太有释出善意的空间,三角关系的能动只能建立在美中关系改善、或不宣布台独的模糊现状。

美国不支持台独的基本态度要求台北维持现状、勿随意滋事,并不要放弃与中国大陆沟通的机会。不台独大抵是台湾对于和平稳定能做出的最大贡献,也是三角关系中少数的弹性空间。此结构僵局的结婚三角应是2024到2025年之前美中台三角关系的基本型态,不会有太大变动。2024年后则会再因台美各方国内政治状况不同而提供新变数。

在结构僵局的结婚三角中,台湾已镶嵌在冲突的滑轨中,战争似已不可回头,稍有不慎就会加速滑向战争,在此之下,尽可能维持现状、保有最低互信、最大努力拖延战争,已经成为最佳、也是唯一解方。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台湾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格外谨慎,莫让一时意气用事而将台湾快速步入战争边缘。(作者为军事评论员、自由作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