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项目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大类70%的“国赛”首考

伴随着青春的激情与呐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国赛”)落下帷幕。

12月10日至13日的广州,86个比赛项目同步开战,为全国36个代表团的2557名选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竞技殿堂和表演舞台。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大赛。

一组数据印证了大赛的重量:86个项目覆盖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70%。所有比赛项目服务于实体经济,有超过半数的项目属于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项目,近半数的项目属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选手平均年龄21.8岁,最小的16岁,30岁以下的占90%。

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这注定是一个浸透汗水的赛场,一次书写光荣的比拼。每位选手,都在此印下奋斗的足迹。

最终,共291名选手获得86个项目的金、银、铜牌;选拔出630多名选手入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有人说,首届国赛,是世界技能大赛的练兵场;有人认为,这里是发现人才培养问题、提升教育水平的“诊断室”;还有人觉得,国赛更像是一份“样题”,为技能人才培养树立风向标

跳出赛事本身思考:大赛到底代表、传达什么,能改变什么,反映哪些问题,有何深远意义和价值?

记者走进国赛现场深入采访,试解这张“考卷”。

鼓舞:新老工匠造梦传承

比起争金夺银的竞赛,大赛更像是一个“造梦场”,选手们将工匠精神诠释到极致。要将镜头聚焦得更深、更远,才能看清其中不易捕捉的细节。

木工(国赛)项目,58岁的张井岩就是一个纯粹而踏实的表演者。作为本届大赛年龄最大的选手,他的比赛方式确实“与众不同”。

刨子、斧子、锯子,他的工具都从自家带来,刨子是半个月前手工打造。木工项目的考核内容是制作木制“小蛮腰”(广州塔)模型。

当其他年轻选手还思索画图纸的时候,老张已经挽起袖子开干了。“14岁开始做木匠活儿,图纸早已进了脑子里”。

造型最复杂的塔身,老张纯手工打磨,提前两个半小时结束战斗,但到了底座环节,要用机器裁剪,他显得吃力,渐渐落了下风。

年轻人用机器‘咔咔咔’确实快,我太传统了。”老张告诉记者,参赛的目的就是想看看“外面的气候”,领教全国高手的水平,以后教徒弟也有方向

4年前,老张在天津开办了一所木工学校,向社会开放,只收学员的木材损失费和住宿费。几年来,在他那拜过师的徒弟有30多个,老张说,他尤其喜欢“指着这行吃饭”的学生,而不是纯图个乐子。

比赛之外,老张和年轻选手、媒体记者聊起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他总是强调:“对每个活儿不能有一丝一毫马虎,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好,干到极致。”

“大赛氛围很好,看到一群年轻工匠传承老祖宗的手艺,我真的很欣慰。”他透露,自己今后可能不会参加比赛了,要让徒弟或徒弟的徒弟来参赛。

同样收获欣慰和感动的,还有焊接项目裁判长、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常务副会长刘景凤。3天执裁,她的嗓音已经沙哑,但与记者聊天时还是不停地感慨:“每天都有亮点。”

这些年,她总担心年轻选手没有规则意识,但比赛中,从戴好防护工具、劳保用品,再到摆放工位上的辅助工具,选手每一步操作都非常规范,注重每一处细节。

本次国赛,焊接项目的考核更加细致完善,严格扣分标准,让每一个错误都有处理标准和依据,让竞赛过程更加公平、透明。

“除了操作规范性,明显感觉,选手技能水平比以往比赛有很大进步,拔尖儿的年轻人多了!”在刘景凤看来,连续多年世界技能大赛的训练选拔,对年轻选手有良好的激励作用。

她认为,大赛举办,让职业技能工作者备受鼓舞,助推提升青年技工的职业素养、精神风貌和技能水平。

诊断:“新基建”迫切寻找校企合作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相比公众熟知的木工、焊接等传统制造项目,大赛中,“新基建”元素同样占有一席之地。“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大赛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陈奕威介绍,大赛充分衔接新基建,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社会民生领域,包含工业4.0、轨道车辆、移动机器人、汽车智能化、光电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室外场馆,一辆专门定制的“世赛列车”引起围观。这是世界技能大赛新增项目轨道车辆技术的比赛现场。围着一个黑色的转向架,选手两人一组,一人手拿记录卡,一人快速“闪转挪腾”,检查故障

这是一个年轻的比赛项目。项目裁判长、中车集团长客调试车间高级诊断组技术负责人罗昭强介绍,项目考查轨道车辆的制造、运营、维护等全链条要素,让选手感知、提高对专业的认识。

除了受电弓检修调试、车门安装调试等基本功,D模块考整车的设备调试及故障处理,选手要充分认识各单元零部件结构功能和原理,每个操作背后都有指导标准。

“哪怕一个螺丝钉,都和列车运行安全紧密相连。项目的核心是考验选手综合分析能力。车辆出现故障,选手第一时间在大脑里构建对车辆的理解,快速识别故障点。”罗昭强观察,赛场上强手如林,各组选手间差距细微,如果重新比一遍,排名结果可能会颠覆。

轨道交通是中国制造的“金名片”之一。1990年,18岁的罗昭强就进入中车集团担任维修电工,后转为技术调试岗位。30年来,他对行业倾注了无限热爱和深情。此次国赛,他还有一个小梦想: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学习轨道车辆技术,进而产生兴趣,让更多人投身这个行业。

这个梦想的前半部分已经实现了。

2018年开始,技能工作者和相关部门一直奔走呼吁:在上海举办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要出现中国轨道车辆技工的身影。今年,项目申报成功,轨道车辆跻身世赛大家庭!

罗昭强坦言,虽然很多轨道交通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定”,但当下企业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青年技工现状远不能满足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缺口。同时,行业向着更智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对运营维护者又提出更高要求。

“学生在校所学所考的大多还是基本技能。”罗昭强表示,赛事训练能让学生积累经验,但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光操作到位不行,还要精准、专注、坚韧、责任,校企必须深度合作,让青年技工独当一面解决问题,才能站得稳、走得远,引领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这个行业”。

赛场内外,为校企精准合作而奔走努力的,还有信息网络布线项目裁判员、中国通讯服务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红伟

近年来,我国通信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大家享受的高速、优质的信息服务,基础都是信息网络。

“家庭需要装宽带,办公室需要铺设网络通信……”杨红伟介绍,行业需求遍布城市角落。同时,信息网络是5G建设的基石,也是5G的重要配套工程,未来“大有可为”。

杨红伟是该项目为数不多的来自企业的裁判。赛场内外,他最想了解:技工院校在教育方面关注什么?

他坦言,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快,需要大量技术型、操作型人才,一些院校注重理论培养,教学和应用契合不紧,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钩。“以往,行业企业更习惯于前往电子科技类名校招生,对学历等要求比较高,和技工院校的沟通还是太少了”。

记者了解到,信息通信化行业对应综合布线、传输线路、光通信、接入网等专业,学生走向社会,就业对象为各大运营商的服务商、支撑单位及信息化集成项目,需要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此次比赛中,来自企业的选手解决方案多、应变能力强,学校学生则表现出做工速度快等特点。

“一些技工院校没有和行业头部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导致用人单位急需专业人才,但毕业生却找不到就业方向。”他呼吁,一方面,用人企业要降低招工门槛,主动“沉下身子”找人才;另一方面,校方应结合企业市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和知识结构,让专业更“热门”一些,体现人才示范效应。

“比赛之余,我一直找机会和学校老师沟通,了解校方人才培养模式,和他们聊行业标准理念、技术规范意义等,商量派企业导师去学校教学。”他告诉记者,学校对此很感兴趣,他已和几所院校初步达成合作意愿。

杨红伟的诉求反映共性问题。有数据表明,“新基建”核心技术人才缺口达400多万。连日来,记者观察,“新基建”项目不少专家和企业方都提出,深化校企合作路径与方法,培养更多上手快、理解能力强、企业喜欢的技能人才。

窗口:“新职业”渴求综合性人才

如果说新基建项目建设、制造业产业转型背后,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助力“法宝”,那对于近几年涌入视线的新兴职业来说,复合型、综合性人才无疑是“香饽饽”。

在国赛现场,很多项目中展现最前沿、新潮的技术,高大上的操作让观众纷纷表示“看不懂”。实际上,这些技术充分衔接市场,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一个独立的隔间,两台电脑,若干“站着”“坐着”的先进仪器设备,选手安静地操作,不明就里的人,可能会以为这是“网吧现场”。

“物联网技术项目跨专业、跨领域,和电子信息沾边的,都能搁进这个框框里。选手得学会用电子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使人的生活更美好,企业生产过程更完美。”该项目裁判长、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教师韦思健参与考题设计。他说,选手要做出智慧农业温室、智慧仓储、智慧楼宇等样板。

“这些都是常见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场景,一个月前,就将考题发给选手,让他们学会阅读用户需求。”他举例,拿智慧农业温室来说,二氧化碳含量多了,可以设置排风;太少的话,光合作用就没有来源,选手得自主设计、安装、调试。

比赛中,该项目选手要用不同网络去连接不同设备,完成对现有环境的改造升级,项目做完了,要向“用户”展示,看成果能不能正常工作。

韦思健坦言,出题稍微有点难度,按照专业公司项目经理的水平标准。但他反复强调,新兴职业项目不能变成“应付考试”,不是出几道题、考分解知识点就完事了,一定要注重综合思维。

“接到用户诉求,选手必须寻找逻辑关系、执行机构、传感器类型等知识,不仅跨专业,还跨领域。电子技术,机械材料、营销都得精通,就是成为企业项目经理的角色,行业‘小专家’。”他感慨,学校应该按照一个领域的需求和岗位设置来调整培养方向,不能太僵化,只按照学科培养。

去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和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被纳入新职业。新职业对从业人员技能提出更高要求,也为人才培养设置新课题、新方向。去年,人社部数据预测,如果不加强人才培养,到2025年新型职业人才缺口将突破1000万人。

在云计算项目赛场,31位选手在电脑前盯着屏幕,敲击键盘,赛场科技感十足,似乎与动手能力相关的“技能”二字不沾边。

该项目裁判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系主任刘翔举例,电商网站促销时,访问量瞬间暴增,需要多个服务器后台支持。平时,将服务器资源搬到“云上”,在多个企业间调剂余缺,便是云计算的功能所在。

对选手而言,要在“云端”部署一个自适应系统并维护和优化,让系统在维护数据安全的同时,不断预测和应对挑战。就好比“打游戏时闯关升级”。

“考量选手综合理解和构建思维,要力争达到‘完美架构’。”刘翔说,云计算听起来是个很“高大上”的职业,对企业而言,学生学历只是一方面,更多是对能力的认定。

结合经验,刘翔建议,学生不能只瞄准单个领域,关键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丰富、构建知识体系。“能力就好比‘跷跷板’,要多方面平衡,才能达到最优”。

采访中,虽项目不同,但“综合性”“复合型”成为很多专家口中的“高频词”。他们渴望大赛能向企业、学校传递一个理念:劳动技能是培养基础,但要培养跨领域、跨专业的全能人才,才能引领新兴行业前进和变革。

魅力:让大赛的影响历久弥新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国内很多院校对标世赛经验和标准,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代练的火热氛围和培养体系,走出一批金牌教练和选手,也推动了技能教育的发展。

首届“国赛”,填补了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竞赛的空白,其长远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同样值得关注。

“要进一步破除观念偏差,摘去有色眼镜。”江苏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李建方认为,社会上一度存在“唯学历论”偏见,认为技工院校学生或企业技工都是“成绩差的人”。

2012年开始,江苏每两年举办一届技能状元大赛,职工组一等奖选手由省政府授予“江苏技能状元”称号,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可谓“重磅奖励”。

“技能比赛是扭转偏见的有效办法之一,可以帮学生提高经济和社会地位。”李建方观察到,近年来,在该省,有普通操作工通过技能大赛脱颖而出,成为项目经理甚至企业负责人,还有学生放弃去高校学习的机会,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他呼吁,大赛后,应围绕政治待遇、社会地位、晋升通道等环节,出台相应激励措施和配套政策,以此加强相关部门、院校之间纵向联系,及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横向联系,让更多技能人才“香起来”,享受技能红利。

“竞赛能倒逼老师及时发现教育教学问题。”江西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院长杨乐文也有类似体会。他告诉记者,学校连续16年举行技能竞赛节,每年年底,学生像过节一样喜庆,沉浸在“我能出彩”的自信中。

杨乐文在校工作30余年。他感慨,招收的学生或许基础不好,但培养、成就一个学生,就能致富一个家庭、繁荣一个村庄。这是技能教育的底色和亮色。“技能教育是打‘移动靶’,社会需求不断改变,而竞赛面向产业设置项目,因此,竞赛成绩应成为检验学校办学成果的指标,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他认为,有关方面应加深对技能竞赛的认识研究,挖掘更深层次的价值,尽可能扩大覆盖面积,不仅是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学生,企业技工、高校人才也可纳入参赛范围。

为此,他呼吁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推进力度,落地技能人才待遇保障,进一步打通地方“粮票”和国家层面激励和奖励政策的联系。“说到底,政策背后要多体现技术能力导向,和对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相匹配”。

“借助大赛影响‘趁热打铁’,建立专家评聘机制,为技能人才设置多维发展通道,提升从业尊严。”大赛设备合作单位、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认为,大赛后,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学校争做推动技能教育改革的领头羊。

记者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