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实「公共利益」概念须转变 老屋改建才有希望

花莲206地震再度唤起社会大众对于都市更新的重视。(资料照/记者一中摄)胡伟良台北市、新北市老屋改建发展协会理事长

都市更新在台湾已经推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呈现出来的非但不是百花齐放,反而是每况愈下,推动得愈来愈困难,成案量也愈来愈少。原先兴致勃勃、积极投入都更的建商,在历经多年的苦战却不见成果之后,大多已偃甲息兵,尤其这几年的房市不景气更让建商从都市更新市场全面退场

为了因应这种情况,各地方政府纷纷改弦易辙,改推由政府主办的公办都更、或鼓吹由住户自办的自主都更。但是从国内外已有的经验来看,可以预见公办和自主都更一定是进度缓慢、缓不济急,依当前的运作状况推估,要改善台湾危险老旧房屋抗灾能力,至少需要数百年以上的期间,也就是对于防灾现行的都更条例几乎是一筹莫展、完全无解。

若要探讨原因,原因众多,但是仍不脱:官方思维过于传统、保守和人性贪婪两大主因

思维部分包括:公共利益定义过于狭隘、过份牵就各方利益的摆平、政治现实的考量等;除了法规内容的局限性外,人性的贪婪所衍生的钉子户、既得利益等问题,现行的条例架构也显得捉襟见肘、难以应付。毕竟,除了强拆,现有法制似乎也没有其他有效的解决办法

近几年来的地震灾害已让民众警觉到台湾老旧房屋的改建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今年2月6日发生在花莲的6级地震再度唤起民众对地震的省思,假使类似规模的地震发生在台北,以台湾20年以上老屋的兴建品质来看,可以断言灾损将是惊天动地,倒塌房屋的数量更将不计其数,而且只要规模6.3级的地震,就足以让大台北地区完全「失能」。也突显了现行都更条例在面对灾害时的局限性和解决力道的不足。▲花莲206地震酿成酿成17人死亡。(图/记者张一中摄)

至此,本来借由建商出资、政府协助及管理,原住户不出钱,旧房换新房、改造都市㬌观的宏大理想已全盘失败。

去年的5月10日公布施行的「都市危险及老旧建筑物加速重建条例」似乎给台湾的老屋改建重新带来了希望,危老条例解除了改建面积的限制,但却框上了住户需百分之百同意的限制门槛,对于改建的容积奖励则绑上了绿建筑、智慧建筑、耐震标章…这些条件限制,民众为了获得最高比例的容积奖励,仍然必须耗费时间、金钱去争取,也因此牺牲了当初条例设定的「快速通关」目标。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仍不脱狭隘的公共利益思维,亦即把容积奖励当成换取公共利益的筹码,而公共利益仍牵就在「不特定人群」和「公园绿地、道路这些硬体设施」的狭隘思维上,排除了「公共利益包括生命安全和社会防灾」。

在钉子户的处理上,也同样的让少数个人的「财产权益」凌驾在大多数人的「生命和居住安全」之上,这样的作为也正是钉子户的贪婪心态得以坐大的原因。少数人借由程序正义绑架上了大多数人的基本人权不务实际的理盲盲从淹没了实体正义,甚至赔上了整个社会的实质居家安全和幸福。

●台北市老屋改建发展协会理事长胡伟良

毕业于台大土木系。先后取得营建管理、商学法学博士学位现任台湾商务平台创办人、台湾天使投资人协会理事长、品嘉建设创办人、品嘉企管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师、天使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人、以及台北市/新北市老屋改建发展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