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民调》吴昆玉/郑文灿五成支持无法转移 韩国瑜反弹力道异常强劲
▲ 桃园市长郑文灿施政满意度近八成。(图/ETtoday民调中心)
不论蓝绿各方如何算计,2022九合一选举,与2024总统大选的主战场,注定是在桃园,而非台北。
台北虽然位居核心,但能战之人就是那几个,而且多是稳健型性格,带不起风潮。但桃园不一样,郑文灿满意度近80%,已经逼近宋省长当年90%的政治奥运纪录,却依法不能连任,只能更上层楼,形同一线球员不得不先退下来当教练,但要谁来接任主场投手?却让郑文灿头痛万分。如果2022桃园被国民党抢走,2024郑文灿也不用选了,就算硬选,结果也是单兵作战,胜负难料。
《ETToday》这份手机简讯民调,大致描绘出郑文灿的这种窘境。国民党大致保有三成实力,对手机民调不太理睬的眷村与老人如果再加进来,组织战粗估有约四成铁盘,民进党组织盘不若国民党结实,手机民调中虽也已有三成上下实力,却难以掌握动向。
郑文灿近八成满意度与民进党候选人普遍三成支持度的差距,最能说明这种窘境。郑文灿赢得不分蓝绿的喜爱,但那是个人魅力与作人成功所致,有五成无法转移,郑文灿的接班人不代表郑文灿的延续,一切都得从头来过。
▲ 政治评论者指出,虽然桃园市长郑文灿受到市民高度支持,但有五成支持度无法转移。(资料照/记者沈继昌摄)
问题跟个人特质有关。郑文灿那种熟记人名、为人四海、身段柔软、蓝绿通吃、雨露均霑的特性,实源自国民党的统治术,也有人说他刻意模仿宋省长。这招虽然管用,却非民进党政治人物的特质,于桃园在地经营多年的郑运鹏,怎么学也学不像。在新竹市这个小地方,林智坚到底是「智多于坚」?还是「刚大于柔」?其实并不凸显。而且,他从未涉足经营桃园,想靠着年轻好名声打下这个本盘原就是蓝大于绿的地方,恐怕没有想像中的容易。
林智坚的优势是年轻(46岁),刚好与近年桃园都市成长,新移入人口增加合上了拍,新增选民通常期待新的面孔,带来新的思维。2014年1月,桃园人口约204万;但今年(2021)1月,现住人口已逼近227万,人口成长率超过10%。这些新进人口,许多是被双北高房价逐出蛋黄区的年轻人,稀释了传统地方派系的控制力,也与思维作法较前进的林智坚,较易产生共鸣。
▲ 政治评论者指出,江启臣跟桃园无渊源,竞选缺优势。图为2022桃园市长人选调查。(图/ETtoday民调中心)
反过来看国民党系统,四个可能参选者中,最年轻的是江启臣,49岁;往上依序为鲁明哲,58岁;邱奕胜,61岁;韩国瑜,64岁。仅有江启臣年龄与林智坚相近,但若将两人同台放在一起,江启臣有点少年老成,太过文质彬彬,看起来多以为他比林智坚大个十岁,且与桃园更无渊源,难有竞争优势。
所以,国民党可能参选人中,鲁明哲拔得头筹,并不意外。他在桃园地方经营超过二十年,人脉广阔,但恩怨亦多。地方人士便传言,议长邱奕胜曾有恩于鲁,所以邱参选鲁就不会选。这些传统地方派系人情纠葛若未能妥善摆平,鲁明哲可能会像个身上绑了好几条绳索的奥运跑手,一起跑就被后方脱裤子绊倒,难有好成绩出现。
▲▼ 政治评论者指出,议长邱奕胜曾有恩于鲁明哲,若邱参选桃园市长,鲁就不会选。(图/ETtoday民调中心)
至于韩国瑜,早有韩粉劝进他选桃园,因为这里眷村多,黄复兴力量够强。但一如这次民调所示,对他的负面印象与反弹力道也异常强劲,一提到韩的大名,蓝营民调先减5趴,绿营派谁出来大概都会赢,又是空欢喜一场。
离2022年底市长选举日期还有近2年时间,如此久远又如此胶着的民调,恐难据以预测选举结果,但可借此逐次排除末段班的参选者。
2022九合一选举的桃园保卫战或桃园攻坚战,决定因素可能还是投票当时的政治氛围,与各方参与者议题操作所形成的话题焦点,但主将本身的特质,能否带来新鲜感?聚集市民们的目光?可能也会是个重要的变数。
▲ 2022桃园市长人选调查。(图/ETtoday民调中心)
2022桃园选战必成「全国焦点」
各位看倌可不要误会了我的意思,新选民、新都市、新思维,并不代表年轻就一定会赢。许多政治人物,年纪轻轻,讲起话来却老气横秋,政策思路不脱老派格局,也许经验资历让他较懂内行门道,但却是选民最不爱听的东西。
年岁稍长,但思绪敏锐,对于先端趋势掌握得宜,反更能让人耳目一新。当年柯P能以「阿北」之龄赢得年轻人注目,关键在于思维语言的心理年龄,而非生理年纪。当他近年愈来愈懂得政治门道,讲话愈来愈内行,政治顾虑却愈来愈多后,他的吸引力便如雪崩般滑落。
选举一如运动彩券,总要双方实力接近、来回拉距、胜负难料,才会引人注目,甚至疯狂投入。蓝绿两大党,现在都想打一场保证会赢的市长选战,但如此将会是场最难看的选战。
2022桃园选战牵动2024总统人选,必然成为全国焦点,何不在此放手一搏?既然两大党都要面临换届换代,又何不藉桃园一战完成世代交替或观念更新?让大家看见桃园这个新兴的都市,可以有着什么让人振奋的新愿景?
建议郑文灿市长,放下传统的接班人思路。既然不能上场,不妨转去当个「教练」,高命令、高支持,训练出一批好团队,即使没有明星,也能打场不败之仗。球员上场,就像战斗机上了天,终究得让球员去自行发挥,教练只在场边指导调度,岂不与现实更为合拍?
热门点阅》
► ET民调》蔡诗萍/蓝营评论林智坚选桃园市长 需跳脱「韩国瑜情结」
► ET民调》单厚之/支持度超过韩江 吸票力超越郑运鹏 林智坚入主桃市却不操之在己
► 蓝弋丰/全球掀抢疫苗大战 台湾可隔山观虎斗?英国脱欧有理?
► 澳洲杠脸书》杨智杰/澳洲为何强制FB和Google与媒体谈判?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