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平台-美猪进口重创庶民幸福

猪肉国人最喜欢的肉品,不论是万峦猪脚、或是赤肉焿、卤肉饭肉圆香肠贡丸水饺等等,都是台湾国民美食,也是台湾幸福庶民生活的重要写照。

而在这国民美食的背后,是一个台湾农业的重要产业链,支持上述这终端B2C的国内庶民市场。依农委会网站的资料显示:「猪肉为国人重要肉食消费来源,近三年平均供应上市毛猪约1,000万头,每人年消费猪肉约40公斤,与水产类平均消费量41公斤相当接近,占肉类消费量51%。」

在现今蔡总统预警地宣布,开放含瘦肉精美猪可以进口后,自此,瘦肉精的猪肉即可大大方方地与国人见面:它若出现在大街小巷市场中所贩售的卤猪脚、赤肉焿、卤肉饭、肉圆、肉丸、水饺里时,国人是否能接受?是否仍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这国民美食而心无罣碍,是一大疑问。

若是国人疑虑未消,则在「民以食为天」的问题上,一定会有所纠结,而其结果,虽不致有「拚死吃河豚」般的严重性,但若难免引起健康上的疑虑时,则势必导致消费上的保守,从而重创猪肉从上游生产、中游批售,乃至下游摊商美食整个产业链,若此,则不但产销体系会严重受创,国民消费也会裹足不前,在生产者供给方)、消费者需求方)都不利、且彼此都不信任的情况下,经济学里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将会很大,这一定会造成国民的不幸福感大增,其后的政治与经济影响效应殊难预料

庶民经济常指的是中产阶级及中产阶级以下百姓的生活及生计,他们的幸福更应是执政者初心。人们也常批评,GDP的衡量它不只太过简单且没有温度,因此,马总统于2012年宣示,自2013年开始,由主计总处参考OECD的美好生活指数(Your Better Life Index,BLI)架构及统计,开始编制我国的「国民幸福指数统计」。而该指标自2013年开始逐年发布至2016年,惟于2017年开始,因预算被砍而戛然而止。

现若细究上述「国民幸福指数统计」的编制方法,它必将会忠实地反映在原指标中的「公民参与及政府治理」的子项目中,然现今,我们已无法经由国家有公信力的调查,据以反映出国人对美猪进口决策唐突及庶民幸福生活感的剥夺,实属遗憾。

另就本文所关心的美猪问题,也有人认为,美国猪肉价格较低,因此,它或许与不含瘦肉精且售价较高的本国猪之间,产生彼此替代的结果,因此,就国民的幸福生活来说,也可以有加分的效果。对于这样的推论,本文认为是过于草率,这是因为中低收入的国民,他们未来面对本土猪及美国猪,因美国猪售价较低,致使其食用机率大增,相对的,高收入的国民才会有较高的可能性,特别选取不含瘦肉精的高价本土猪,(就如同特别去专门店有机蔬菜般),如此一来,这种消费倾向,极可能造成猪肉市场上「劣币(含瘦肉精的美国猪)驱逐良币(不含瘦肉精的本土猪)」的反淘汰效果。

再者,若强辩说,含瘦肉精美猪进口后,国人仍可选取不含瘦肉精的高价本土猪时,对一惯不吃瘦肉精的台湾庶民来说,则犹如晋惠帝何不食肉糜般,直让人不敢苟同。

上述困局,是否能经由政府强制标示,而达成市场区隔的效果呢?答案很可能仍是否定的,其理由是:

一、该标示若出自政府的授权或要求,基于此次蔡总统无预警地宣布开放含瘦肉精的美猪进口,人民仍能信任重创庶民幸福感且十分碍眼的「标示」吗?二、其稽核成本过高,人力不足,一定会导致其公信力的锐降。三、即使上述标示能完全成功,它又无可避免地让台湾的百姓陷入是不是要吃「有机蔬菜」般?或多久才能奢侈地打一次牙祭的恼人困扰中,这一定是个很不幸福的漫漫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