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不干净就算便秘?医揭排便时间 超过这数字要小心
医师指出,排便频率1天2至3次、2至3天1次,都属正常范围,但如果排便时间超过10分钟就要小心。(示意图/达志影像)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长期久坐、欠缺运动,加上暴饮暴食、少喝水的情况下,不仅容易造成肥胖,甚至出现便秘。对此,大肠直肠外科医师黄郁纯在脸书粉专PO文表示,若想改善便秘,建议每日补充2000c.c.以上水分、多摄取膳食纤维、规律运动和摄取适量油份,但如果排便时间超过10分钟就要小心,尤其是便秘超过3周、排便频率改变、解不干净、血便或黏液便等就要尽速就医。
黄郁纯表示,排便频率1天2至3次、2至3天1次,且每次排便时间约为5分钟内都是属于正常范围,但若超过10分钟以上则代表排便不顺畅。此外,正常排便是不需要用力,就能排出软硬适中的成形便,如果粪便一颗一颗像羊大便,或是不成形的水状便,就需要多留意。
黄郁纯解释,便秘可能与以下9大成因有关,包括:水分和膳食纤维摄取不够,造成粪便太硬;运动量不足,造成肠道蠕动较慢;怀孕;肠道感染;肠道有肿瘤造成阻塞;便秘型肠躁症;巨大结肠症;帕金森氏症;药物影响。
其中,可能造成便秘的药物则有:鸦片类止痛药,例如止咳药物或吗啡;抗忧郁药物及其他精神科药物;钙片;利尿剂;降血压药物;铁剂;含钙及铝成分的制酸剂;抗组织胺药物。
基于上述原因,包含外食族、运动量不足者、久坐上班者、长期服用以上药物者、卧床过久患者、习惯憋便者,都是便秘的高危险群。
黄郁纯提醒,肠道除了消化、吸收、排便的生理功能外,还掌管了身体70%的免疫功能,若便秘太久,粪便中的废弃毒素会影响肠道益生菌的平衡,导致肠道功能变差、免疫功能降低,同时也会造成肠道功能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因此,一旦出现便秘情况超过3周以上;或是原本排便频率正常,但排便频率或粪便量改变超过2周以上;以及解便后,仍常有没有解干净的感觉;甚至伴有血便或黏液便,都必须赶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