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砷中毒造成之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 皮肤光动力疗法治疗有效

▲成大医院皮肤部罗子焜医师表示,慢性砷中毒造成之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波文氏症」,经光动力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图/记者林悦翻摄)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1名74岁妇女背部有大范围慢性破皮伤口,这些不痛不痒皮疹,近2年逐渐扩大为疼痛红色突起斑块合并脱屑,碰到也容易流血,病患自述从小喝深井水,10年前诊断罹患鳞状细胞肺癌,经皮肤切片检查,诊断为慢性砷中毒造成之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波文氏症」,经光动力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

成大医院皮肤部罗子焜医师表示,皮肤光动力疗法会先为皮肤涂抹光感药物,并遮蔽避光约2小时,让药物标定累积在肿瘤细胞内,经医师确认病灶吸收光感药物发出萤光后,再进入治疗阶段,开始照射相对应波长光线启动光化学效应活化肿瘤细胞内累积的光感药物。光化学效应会产生毒杀肿瘤细胞的效果,达到肿瘤坏死之作用,且因感光剂具肿瘤细胞高选择性,较不影响正常的组织。

目前光动力疗法已发展的大多数感光剂,其吸收波峰都落在可见光范围:400-780奈米间,其治疗照射时间长短并不会造成病人太大不适,因此非常合适用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灶。罗子焜医师指出,成大医院使用手术灯作为治疗波文氏症的光动力疗法可见光光源,每次照射前会刮除病灶上过度角化表皮,以达到最佳治疗深度,照射后如有伤口也仅需一般伤口照护,其手术时间短、不需住院,病人可立刻回复正常生活

罗子焜医师说,台南的北门学甲嘉义布袋、义竹等乡镇靠近出海口土壤中带有甚高的盐分,导致浅层井水过咸,不适合作为民生饮用水,因此居民挖掘深井入地下百米。因当地的深井水「砷」含量高达0.4-0.6 ppm,远超过官方0.005 ppm的标准,长期下来造成居民砷中毒带来身体病痛,除大家熟知的「乌脚病」外,也会提高肺癌、膀胱癌、周边神经病变的机会,并与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等皮肤癌具有高度相关性。

罗子焜医师表示,皮肤原位鳞状细胞癌的巨型波文氏症为直径 >2公分的皮肤病灶,常见于非阳光曝晒处,如腹部及腰侧。如未诊断治疗,会发展成皮肤侵犯型鳞状细胞癌,此「波文氏症」的治疗可以外科切除、冷冻治疗、刮除、电气烧灼等,或选择适合治疗表浅皮肤病灶的光动力疗法。

・一滴4效:极淡斑、超透亮、好保湿、更Q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