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连车位都搞不定了 「实坪计价」有谱吗?
▲为了更真实揭露房屋单价,内政部研议于实价登录网同步公布每笔交易扣除公设后的单价,对此,产业界认为此举牵一发动全身,不应贸然上路。(图/业者提供)记者叶佳华/台北报导
内政部研议将于实价登录网揭露扣除公设后的新单价,让民众自行判断「钱到底花在哪」,外界称之为「实坪计价」,但「实坪计价」上路有可能吗?产业界普遍认为推动该政策兹事体大,要推行恐怕没这么简单。
不少民众认为改采实坪制计价,能让房屋的「总价」降低,但实际上「总价」并不会有所改变,变动的是公设扣除之后所产生的新单价,举例来说一户公设比为30%的房屋,若采实坪计价,新单价将拉高约3成左右。而民众也不免好奇,「为什么公设比越来越高?」,主要原因在于建筑法规改变,近年建物须视道路宽度开辟符合规定的公共退缩空间,而「建筑技术规则」则规定,8层楼以上建筑物要设置2支逃生梯、12楼以上要具备救灾中心,使得公共设施面积增加。另外,地下停车场也逐渐成为配备,使得停车格及部分车道面积也计入公共设施。
加上民众越来越注重居住品质,在房市热络时期,建商推案策略开始强打大厅空间、健身房、空中花园、游泳池等公共设施,多种原因下,皆使得台湾房地产公设比越来越高。
目前新成屋公设比动辄30%起跳,因不满开发商长期虚灌公设坪数,部分民众在7月份于公共政策网路参与平台提案「房价改实坪制计价,公设坪数可登记但不计价」,成功达到超过5,000人附议的成案门槛。
▲台北市信义区街景。(图/记者季相儒摄,下同)以目前台湾房地产的计价方式来说,房屋所有权状包含主建物、附属建物、共用部分面积。以一户权状30坪(不含车位)、总价1500万举例,现行制度计算,房屋单价就是50万元。但若是采「实坪计价」,以房屋售价直接除以主建物面积所得的房屋单价,假定附属建物及共用部份达50%,等同于主建物仅剩15坪,换算出来的新单价,每坪升至100万元。
两种计价基础,帐面每坪就差了50万。如此一来,若制度改为实坪计价,对于买方来说,能够反映出实际使用的坪数价格,且避免部分建商以拉高公设比的方式进行「灌水」来误导民众真实房价,让台湾房价走向合理化。
但对于建商以及屋主(卖方)来说,即使总价不变,但市场要面临的将是单价上涨,公设比为30%的房屋,意味着单价将一次拉高3成,也让民众过去所认知的社区行情重新定义。业者担心,购屋族可能会有「房价是不是又变贵了?」的疑虑,进而影响买气,甚至对于高公设比的社区来说,买方可能出现干脆缩手、选择不买的情况。对于「实坪计价」建议,今(2017)年10月行政院院长赖清德首度表达支持的态度。内政部地政司则表示,针对部分民众所提出的「公设坪数可登记但不计价」做法,目前初步研议将朝向精进实价登录,揭露已扣除掉公设建物的平均单价,让民众自行判断房屋价值是否合理。
永庆房产集团总经理叶凌棋指出,目前台湾不动产市场中,房屋完工且已完成所有权登记约有900万户,而900万户庞大的数量是近50年来所盖出来的,但台湾房市历经50年来,每个时代登记规则不断改变,形成各类型建物公设比皆不同,因此该如何认定「实坪」是一大问题。
举例来说,部分老公寓楼梯间、大楼电梯间、大楼玄关皆登记于室内面积(主建物),这些该怎么切割出来?另外,从一开始,公寓建物公设比约有5~10%、旧大楼约15~20%、现阶段大楼约落在25~30%,一直到新建案公设比动辄30%以上,建物型态多元且登记状态复杂。
叶凌棋说,「老房子该怎么计价、新房子该怎么计价,没有依据就会造成混乱。」他强调,该制度若真的要推动,建立一个「公平」计算模式是最大的前提,「如果制度没有办法让900万个房东觉得公平,房东就不会愿意接受。」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主任徐佳馨直言,「我们现在连(登记)车位都搞不定了,(实坪计价)到最后真的能够实现吗?」倘若未来真的推行实坪计价,对于公设比高的社区销售肯定有所冲击,加上建物型态多元且登记状态复杂,「实际执行可能没这么简单」,而官方所认定的单价要扣除哪些?屋主会不会有抗性?这都是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