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拆掉苏贞昌这颗炸弹
蔡英文总统宣布由张忠谋继续担任APEC领袖会议代表,早先有舆论揣测,蔡政府可能以本届会议采视讯举行为由,争取由总统亲自参加,以突破国际参与空间,改变两岸关系格局。但蔡总统仍维持一贯性、稳定性,清晰传递「维稳谋和」是她处理两岸关系的坚定意志。
多数民意希望两岸关系和缓,期望拜登胜选、川普下台后,中美敌对能够趋缓,进而带动两岸关系和缓,慢慢恢复沟通对话。蔡总统释出正确讯号,张忠谋是重要企业家,又没有政治色彩,今年是否有机会透过视讯与大陆对话呢?
对照目前两岸氛围,恐怕机会不大。原本马习会五周年可以是两岸重开机的机会,马英九称愿意把马习会成果做为「公共财」,让民进党在此基础实现蔡习会,蔡总统曾说「蔡习会听起来满有吸引力」,可见她有心与习会见。不料,苏贞昌一记明枪「抢答」拒绝蔡习会,接着陈明通一记冷箭称蔡习会是「炒作」,无疑给关心两岸关系,希望抓住两岸对话契机的人浇上一头冷水,也让有意促成红绿破冰、让两岸氛围由冷变暖者心寒。
总统释善意阁揆搞破坏
现在看来,两岸关系最好,就是回到「冷和」状态,基本上仍然非常脆弱,亚太变局带来的契机只会白白浪费。外部因素的变化加剧了台海情势的动荡,的确没错,台湾虽有亲美传统,民进党也对美国存有极大幻想,但川普任内后期放任右翼鹰派「绑架」台湾往前猛冲,也让蔡政府没有选择的余地。美国即将政党轮替,外部因素对两岸和平的影响弱化了,现在是处理「内因」的时候,蔡总统首先要解决苏贞昌这个最大问题。
在宪政架构下,阁揆本没有决定两岸路线的权力,配合总统做好大陆政策才是本分职责。2016年以来,林全内阁处理两岸事务相当稳重,赖清德虽一度因「务实台独」引起轩然大波,但实际上并未给蔡总统两岸政策带来太多麻烦。问题出在苏贞昌,他上任后就将猪瘟议题与反中挂钩,随后以阁揆之权力为民进党辅选,把「抗中保台」操作到极致。
今年1月大选尘埃落定,苏内阁本应该收敛选举期间的激情,重新以务实理性态度配合总统「八字方针」处理两岸事务。然而,苏贞昌利用疫情把整个台湾社会绑上了反中的战车。先是1月底疫情爆发初期,准副总统赖清德向大陆释放善意后,苏内阁立刻「禁口罩」挑起两岸对立,2月初两岸经过协调促成首批武汉台商包机抵台,蔡总统第一时间对大陆表达肯定,陈时中却紧接着宣布「出现1例确诊」,瞬间引爆台湾全面反中高潮,但是否真有染疫情事?还是假阳性?抑或是政治作秀?至今还是谜题。
此后,无论是否决「小明」回台团聚、蓄意拖延陆生返校报到,还是封杀两岸「旅行泡泡」提议、阻挡交通部对开放两岸航点的安排,每当蔡总统、陆委会等政府机关向大陆释出务实善意,或正面回应两岸交流的诉求时,苏内阁都扮演了破坏性角色。有这样的行政院,怎能指望缓和或改善两岸关系?有这样的阁揆,蔡总统释出的善意怎么能准确传递到对岸去?
对大陆而言,这个问题也同样存在。北京虽在五中全会上定调两岸和平发展不变,但是,从近期大陆涉台几场重要研讨会和重要学者发言、投书来看,陆方似乎已进入了「和统宜坚持、武统可探讨」的微妙阶段。
两岸都要先安内再攘外
陆方「武统论」余音绕梁,台方则有苏内阁坚持反中路线,两岸最高层如果真的想抓住难得的亚太变局契机,重新塑造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方向,就要「攘外必先安内」。大陆原本期待藉海峡论坛和王金平会面,尝试为两岸对话解开僵局,但被李红一句「求和」裹挟两岸激进民意掀翻在地。这更加说明,北京要改善两岸关系,只有坚决排除内部激进思潮干扰,才能在变局中转危为安。
至于台湾,蔡总统遵守宪政秩序、倡议两岸对话,阻止独派修宪案公投案闯关,站在国家领导人的高度为两岸和平守住了底线。苏贞昌却绑架蔡总统的善意政策,成为了改善两岸关系的绊脚石,也是蔡政府内部的一颗炸弹。外在情势开始改变,现在是换掉苏内阁,改采有利恢复两岸交流政策的适当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