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的法律/創業不踩雷 避開法律誤區

据调查,台湾有高达七成受访者曾想过创业。在大环境和商业技术发展驱动下,愈来愈多年轻人不想领固定薪水,选择自己当老板或展开斜杠人生。但若创业者不清楚法律规范,不但可能拉高成本,也恐误触法网。常见有五大类法律误区。

第一,组织型态这么多?该如何选择?为何要成立公司?常听到的「独资」、「合伙」商号和公司型态最大的差异在于「是否负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型态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外负有限责任;而独资或合伙商号则是负无限责任。

举例而言,若A商号造成消费者的损害1,000万元,A商号及其负责人需要就该损害全部负责;而B公司则是股东就其出资额范围内负责,意即甲股东出资1万元,最糟的状况就是这1万元全部损失,而甲股东个人不需要再对公司造成损害负责。

第二,帮公司或商号取个好名字,原来限制这么多?除一般熟知的《公司法》规定,公司名称必须使用本国文字外,也不得与其他公司或有限合伙名称相同,同时经济部订有「不宜(不得)使用之公司名称或商号名称一览表」,创业者在替公司或商业进行登记前,应该事先预查。

第三,营业地址选择、公司登记地可否为住家地址?公司登记地址和营业地址是不同概念,营业地点的选择须符合一定的都市计划、土地分区等规范。不同营业项目对地点设置有不同规定,原则上住宅区仅作住宅使用,仅有部分放宽供特定营业项目,目前台北市政府可提供营业场所预先查询,其余各县市则可在其建管、都发等相关局处事先询问。

第四,经营主要业务为何?是否涉及特殊规范?愈来愈多创业者透过网路平台贩售商品或从事代购服务,但部分卖家却因不熟悉特殊规范而遭主管机关裁罚。例如:代购卖家从国外进货隐形眼镜在网路贩售,恐违反药事法相关规定,因为贩售医疗器材须经主管机关许可。

第五,商业登记、公司登记、税籍登记如何办理?差别在哪?商业登记和公司登记的主管机关为经济部,主要作用在于成立行号及公司等组织;税籍登记是指完成工商登记的公司或行号,在营业前须向国税局申请税籍登记,以利后续报税及开发票等事宜。

而无论何种登记都需要准备一定申请文件和流程,可由负责人亲自办理,如不熟悉也可委托专业代理人办理,但公司登记的代理人仅限于具有律师或会计师资格者。

这些问题都是实务上创业者常见的法律问题,魔鬼藏在细节里,除前揭所提组织、名称、选址、行业经营及登记问题外,还有可能遇到各种法律问题,例如:连锁加盟契约如何签订、聘雇劳工的劳基法问题、和他人合资的契约、公司章程等,在在影响创业者后续经营,因此拟定详细经营计划、找到适合的创业陪跑教练,是创业成功的第一步。

(本文由商研院商业发展与策略研究所研究员吴佳琳口述,记者叶卉轩采访整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