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福山说的民粹 就是蔡政府写照

长风基金会15日在台北主办「从历史的终结到民主的崩坏」讲座,邀请史丹佛大学资深研究员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图)及中研院院士朱云汉以「中美争锋及其影响」为题演讲。中央社记者吴翊宁摄 106年4月15日

政治学者法兰西斯‧福山应长风基金会邀请来台,分享他对右翼民粹风潮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衰落的看法。福山曾撰写《历史之终结与最后一人》一书,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可能是人类社会演化的终点。但近年西方国家历经右翼民粹风潮冲击,福山修正了他的部分看法,包括对大陆体制效能的若干肯定。福山的修正与改变,值得民粹当道、同时把民主奉为不可挑战最高信念的台湾好好思量。

何谓「民粹」?其实是一个颇难定义的词汇。福山认为民粹的特质不只一种,其一是,政策在短时间内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但无法持续;其二是反制度运动,认为制度是被少数菁英操纵、把持,与一般人民为敌。第三个特色则是对领袖的崇拜,例如过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毛泽东这样的领袖:「只有我才可以解决社会的问题」。

民粹可能会有以上一个或多个特性的综合,但重点则是「民粹主义的政治人物利用他们在民主上的合法性来破坏法治媒体自由及央行的独立等民主体制,让未来的选举无法在真正公平的情况下进行。」注意到了吗?这几乎就是台湾目前的写照。

民主政治,原本是希望借由政党之间互相的竞争行政、立法、司法三权的制衡和舆论监督,使政府权力有规范、行政有效能。其根柢是自由选举,选举能够「选贤」则有赖于健全的舆论环境,当选者施政的效能来自人民的授权,努力施政的诱因则在下一次选举胜选的压力。

但是这样的一个政治机制,在民粹主义氛围下,逐渐出现失灵现象。福山以川普为例,他上台之后,号召支持者与制度对抗,企图摧毁建制力量、公然批评特定媒体制造「假新闻」,拒绝赋予媒体「第四权」的角色与功能,企图削弱反对者的监督与制衡力量。福山点出的现象,在蔡英文上台后,都可以找到同样的影子。

大体,民粹风潮兴起来自人民对民主效能失落的愤怒。民主机制下,制衡力量强大,没有独大的领导人,当国家面临困难,政策方向出现分裂,推动政策就变得极为困难。美国参议院少数党只要在100个总席次中掌握40席,就可以用冗长发言(filibuster)的手段否决掉重大政策。华尔街金融风暴后,美国行政效能更形低落,选民对民主失望,期待一个「能做事」的领袖,这是川普能够赢得选民支持的原因。但美国制度力量强大,川普仍然受到制度的约束,上台后乃频频走发夹弯,改变政策。

福山对民粹主义的观察,套用在台湾也极为相似。历经扁政府朝小野大的困局,及马政府因府会关系不睦,造成令不出政院及国会议事瘫痪,新政府上台后,为了集中权力、削减制衡力量,对于法治的破坏、言论自由的控制,措施层出不穷。

这些措施包括:被提名监察委员陈师孟,表示要用监察权「扫除司法败类」,弹劾审判结果与其立场不同的法官,这已是赤裸裸地干涉司法,让民进党成为法官心中的小警总;《不当党产处理条例》不仅在程序上未审先判,也让执政党可以管控在野党的财务流向。这种「在野党用钱要经过执政党审核」的荒谬,严重破坏政党竞争的公平性行政院院会日前通过的「财团法人法」草案,把手伸进民间的财团法人,形同强夺民产;而其推出的「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以县市首长的党派作为分配资源的依据,拿政府预算作执政党竞选时绑资源之用。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发现,台湾「民主法治」的基础正在动摇。

然而,在民粹的旋风中上台,也会在民粹的旋风中下台。民进党政府当知,民主运作所依赖的双翼选票及制度,缺一不可,拥抱选票却破坏制度的民主不是民主,不可能长久。

这一点可以从蔡英文呈现「自由落体」的民调下挫趋势得到验证。而且,当制度受到根本性的破坏时,受伤的不只是现在的在野党,也包括终有一天会回到在野的蔡英文和民进党;更重要的是,全体台湾人民也将受到不可逆的伤害,而台湾过去引以为傲的民主经验,也可能成为笑柄

从福山演讲中透露出来的这个警讯,台湾人民与蔡英文不能装作听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