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眼】因材施教太權威?
教育部政务次长叶丙成。本报资料照
近日教育部政次叶丙成在「因材施教:成就每个孩子」国际研讨会中表示,「因材施教」仍太权威,宜改成「因趣导学」,让孩子有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部官员到教育的研讨会批评题目不好、要改,恐怕是史上头一遭吧?
所谓「因材施教」,根据教育部成语典,系指教育者必须依据受教者不同的资材,给予不同的教导。它源自宋朝程颐所言:「孔子教人,各因其材。」这是由于孔子将三千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四科,乃根据其资质与能力。几百年来,「因材施教」一直被视作教育的基本原则,甚至到了21世纪的今天,都还历久弥新,从来就没听过有人批评这个理念「权威」。到底「太权威」之说从何而来?
也许是因为教改很强调「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而认为「因材施教」系从教师的立场出发,是教师本位主义,带有一种由上而下的权威感吧?不过,孔子的时代并没有强制性的义务教育,跟从他的弟子们,全部都是自主学习的。翻开《论语》,处处可见弟子提问、孔子回答。孔子循循善诱,鼓励学生们思辨,哪段师生对话不符合叶次长的「因趣导学」?反过来看,「因趣导学」难道就不是从教师的立场出发,就不权威了吗?
若要细究这两种观念的差别,其实不在自主与否或谁是主体,而在因「材」或因「趣」,前者指的是学生的能力,后者是兴趣,理论上缺一不可。所谓工作应该「择你所爱,爱你所择」,重点在兴趣,可是若能力难以胜任,再喜欢的工作也会磨到失去热忱。举例来说,很少人不喜欢观察星星、月亮,对天文学感兴趣的人多如牛毛,但具备研究天文的「材」的人却很少,因为它涉及物理、数学等高深的学问,以及复杂的计算,所以光有兴趣并不够,还得具备研究的能力。
教改的主导者多为大学教授,他们要求中小学老师要减低知识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假如孩子们从小就养成研究的精神,最好不过,但并非每个学童都像硕博士生一样,具备研究的潜能或兴趣。那些成年的研究生,个个皆曾历经苦读的过程,才得以激荡出不同层次的疑问。青少年们若吸收的知识不足,什么都不知道,又要怎么发展问题意识?何况很多人上学只想习得一技之长以求生存。对于那些不喜欢做研究的孩子们,教改专家们是不是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如今真正太权威的,绝非因材施教这个理念,而是陈义过高的108课纲,强迫中小学师生们用研究生的模式教与学,连教授自己都做不到跨领域,却要中小学教育遵照这个标准。无怪乎最近民间教育团体主张废除108课纲,理由是它导致学生基础变弱。这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台大、清大发现,适用108课纲第一届学生进到大学的平均成绩,已经跌落9%到2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