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迦·穆罕默德、法塔赫·阿里、穆哈默德统治时期,可以划分为卡扎尔王朝的前期。
在这一时期,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们,还有能力维持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在随后统治者的统治中,内部权力的惯性,导致改良无法进行。
在内部无法进行自我进化,且无法适应世界大势的变化情况下,签订了更多的不平等条约,同时授予外国人特权。
这一时期,可以划分为卡扎尔王朝的后期。
1848年,穆罕默德去世后,纳赛尔丁还无悬念的继位了。
纳赛尔丁作为卡扎尔王朝的统治者,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不被动摇。
波斯国内的权力结构,依然是王权、教权、部落势力、以英俄为首的外国势力。
波斯国外的形势变化,欧洲爆发了结束分封部落君主抗争,其中法国爆发结束君主专制的一系列革命。
欧洲的这一过程,相当于春秋时代的争霸开始,以强大部落吞并弱小部落为主。
这一过程中,特有的特点是在部落势力均衡的情况下,拥有相同或者相近的民族或地区,共同协商建立一个大联合体。
这个大联合体,也可以称之为部落联盟国家。
部落联盟国家,以共同承认的宪法或者叫盟约为统一行动指南。
欧洲在这一过程后,逐渐结束了分封制部落社会,即贵族奴隶社会,进入到平民社会。
也可以说这一过程,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但是这一体制并没有彻底的完成,还保留了残余贵族势力。
1848年,在欧洲爆发的一系列革命,就是春秋时期消灭弱小部落国家,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革命。
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欧洲各部落实力都差不多,以盟约或者是宪法的方式,构建起了大联合体的部落联盟国家。
此时的欧洲,正在结束部落社会,向中央集权发展。但是有几股力量促使欧洲在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异。
这几股力量,就是知识分子及部落势力(分封贵族),此时欧洲的知识分子已经替代了宗教的作用。
在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启蒙运动,17世纪-18世纪)。
基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思想解放为基础,欧洲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自我发展的一次思想解放。
由欧洲第三次思想解放,最后结束的是欧洲的奴隶社会,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建起了平民社会和构建了公民社会。
这可以说是世界范围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那么第一次在哪里?
第一次世界范围的思想解放,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所诞生。
由法家和儒家为学术基础(即成文法和惯例法),构建起来的君主中央集权制。
它所结束的是奴隶社会,开启了平民社会的先例。影响世界的时间之长,是因为这一转变过程非常痛苦,且各地区的社会发展形态不同导致。
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是由中东地区传入的宗教,使欧洲摆脱了原始的氏族部落祭祀崇拜。
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是由东方国家丝绸之路传入君主专制体制等思想技术,导致后世称之为所谓的文艺复兴(14世纪-16世纪)。
这些都是题外话,此时的波斯还在各股势力之间挣扎。
波斯作为一个非常古老的民族代名词,是现代的概念,其中融合了许多民族。
在非常久远的历史中,这些部落创造了比较著名的文化,宗教和部落势力是那个时代比较典型的存在。
这种旧有优势的惯性,使得在社会形态的转变过程中,非常的艰难,包袱太重了。
国王纳赛尔丁任命了自己的首相,一位有改良意识的埃米尔·卡比尔。
如何改?
如何将部落社会,转变为君主专制社会?
如何将部落君主国家,转变为专制君主国家?
改良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卡扎尔王朝的统治稳固进行,也就是现任国王能够巩固自己的王权。
由部落社会向君主专制社会转变,那些人会受益?那些人会受损?
波斯国内现有的权力结构是,王权、教权、部落势力,以及以英俄为首的外国势力。
波斯内部的改良,加强的是王权,这就要损害教权和部落势力,及以英俄为首的外国势力。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权力是如何构成的,或者说一个国家的权力包含哪些权力?
一个国家是由一块有主权领土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及维持这些人秩序的政权构成。
一个国家天然的权力,是由维持秩序的政权所掌握。
比如说,波斯这个国家,是拥有波斯境内合法的主权,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各部落民族的人,及维持秩序的卡扎尔王朝构成。
卡扎尔王朝就是一个政权,是一个行政的主体。
国家拥有天然的权力,包括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立法权,即谁制定规则。
行政权,谁维护秩序。
司法权,谁来裁判立法制定的规则。
比如说,在波斯卡扎尔王朝时期,纳赛尔丁拥有行政权,宗教拥有立法和司法权(教义即规则,宗教裁判所即法庭)。
比如在秦朝,秦始皇拥有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这是君主专制社会所独有的。
从这一点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宗教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宗教教义即惯例法,宗教裁判所即法庭。
国王纳赛尔丁的行政权包含哪些内容呢?
行政权,合法的暴力权(军队、宪兵、警察、特务机构)、合法的财政权(税收)、行政机构(维持日常秩序运转)、外交(对外关系)等。
此时的波斯,国王纳赛尔丁的合法暴力权和合法财政权,都受到部落势力的影响。
部落势力也有武装,部落势力也可以征税或者是不交税。
在这样的一种权力格局下,埃米尔·卡比尔想要理顺这一系列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埃米尔·卡比尔对旧有体制,以一种改良的措施来进行。
在这个过程中,埃米尔·卡比尔,还要面对诸多现实问题。
比如部落王公的叛乱、部落的起义、巴布教的暴动、土库曼部落对俄国的袭击等问题。
埃米尔·卡比尔对军队的改革,基于加强国王纳赛尔丁的统治基础即合法的暴力权。
第一,军队中的部落士兵装备现代化的武器,同时接受现代化的训练;
第二,扩大非什叶派地区和定居的农村地区的征兵力度。
以此削弱游牧部落士兵、或者是什叶派士兵,对部落忠诚要大于对国王的忠诚,及对教士忠诚大于对国王的忠诚。
第三,确保士兵不会被军官克扣军饷,禁止军队要求部落提供给养的传统做法。
这项措施,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和忠诚性。
第四,积极发展本国的军工产业,提升自身军备生产的能力
第五,从奥地利、意大利等国招聘军事顾问,以加强现代军队的建设
这两点,是基于军队现代化考虑作出的改变。
在军队的问题上,不允许英俄势力影响力的介入。
埃米尔·卡比尔对财政方面的改革,基于增加财政收入,以维持整个行政体系的正常运转。
改革的措施以开源节流为主,建立正规的税收制度及海关机构为主,以避免在征税过程中的逃税、不交税、税收腐败问题;
精简机构,降低官僚阶层的工资待遇,取消了高的离谱的官僚阶层养老金;
鼓励农业和商业活动,例如,引进经济作物、建立工厂、鼓励使用新的制造技术,对首都和大城市进行城市化改造。
埃米尔·卡比尔在教育方面的改革,建立了德黑兰军事和技术方面的道如福农学院。
这所学院招聘外国教员,以与波斯无利害关系国家为标准。
军官班使用法语;医学、药学、军队战术、工程、采矿、历史、数学等基础课程,使用欧洲和中东各国语言。
这所学院培养了整整一代波斯的精英,对其它教育机构来说,同样是学习模仿的榜样。
埃米尔·卡比尔在法律方面的改革,把宗教法庭置于行政机构的严密监视之下。
惩治腐败的宗教法官,限制罪犯逃往宗教圣所,以躲避追捕和惩罚的惯例。
在法律方面的改革,只能说是撼动了宗教司法权的一角。
但是,对于宗教教义即法律的惯例法来说,没有现实的条件来推翻这一惯例法体系。
埃米尔·卡比尔对旧体制的改良,改谁就触动谁的利益。
在军队的问题上,加强了军队的建设,但是触动了军官克扣军饷、吃空额的利益;
在财政的问题上,触动了逃税、不交税、税收过程中腐败这些人和部落的利益,同时触动了官僚阶层工资待遇的利益,及退休的前官僚阶层高的离谱的养老金利益;
在教育的问题上,触动的是英俄的利益,即排他性影响力;
在法律方面的问题上,触动的是宗教司法权的利益。
埃米尔·卡比尔,对旧体制的改良,出发点是基于加强王权的统治,对波斯国内权力结构的一种调整。
但是,就是这么一次小小的改良措施,遭到了教权、部落势力、支持王权的官僚阶层、及英俄外国势力的反对。
只能说,这大颗树已经腐朽,并将持续腐朽下去,是没有办法再活一春的。
在部落社会体制下,权力的惯性使得既有利益的势力,仍然依照旧有的思维来行事。
只能说,改良不可能改变,只有革命才能够改变。
1851年12月,道如福农学院开学了,埃米尔·卡比尔筹建了这所学院,但是此时他已经不是首相(丞相)了。
1852年1月10日,埃米尔·卡比尔,被国王纳赛尔丁派来的行刑人拖进浴室,切开手臂和大腿的动脉,流血而死。
埃米尔·卡比尔的改良,是为了国王纳赛尔丁巩固统治地位。
但是触及了多方势力的利益,受到影响的各方势力,迫使国王纳赛尔丁处死了埃米尔·卡比尔。
你要批评国王纳赛尔丁没人性,这是不公允的,这就是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埃米尔·卡比尔,是纳赛尔丁王子时期的监护人,类似于太子太傅这类的职位,相当于老师。
在穆罕默德去世后,埃米尔·卡比尔,护送纳赛尔丁到德黑兰继位,随后被任命为首相。
也可以这么说,埃米尔·卡比尔是国王纳赛尔丁的亲信,属于智囊加代言人的角色。
这不禁让人想起一句口号,“诛晁错,清君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