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步步为营

寅时,天将要擦亮,昏暗的天际边挂着一条摇摇欲坠的黄色光晕。寂静的承天门前,只有七、八个太监在扫地,发出“刷刷”的声响。一辆马车缓缓驶来,马车上坐着一个太监,却低着头,看不清长相。守门的侍卫照常拦住马车,懒洋洋地问道:“哪个宫的,出宫干什么?”

这时,轿帘被拉开,一个女子探出头来,那侍卫忙换成笑脸,哈腰赔笑道:“呦,是阿离姑娘啊,今儿怎么这么早呢。”自萧燕燕生产之后,阿离几日就要往返皇宫一次,和承天门的侍卫早就熟稔。

阿离也笑道:“是啊,今天你当班啊,这不都是主子的吩咐嘛。怎么,还拦着?”

“不敢,不敢。”那侍卫赶忙放行,一边弓着身对阿离谄笑。阿离从身上摸出几锭银子,向那侍卫一抛,笑着说:“请兄弟几个喝酒吧。”说罢又回到轿中,见坐在自己对面的萧燕燕闭着眼睛似在休息,便也不做声。

自从昨天听了萧怀义一番话后,萧燕燕便决定要回府,哪怕要冒险瞒着皇上。她知道耶律贤每日卯时到辰时会召见大臣,快到午时才会来崇德宫看望她和公主,因此萧燕燕带上阿离和萧怀义在今天的这个时候出宫。三人约行了半个时辰才到了萧府,阿离走在前面,萧燕燕打扮成宫女和打扮成太监的萧怀义一起走在后面。萧燕燕低头疾行,余光看去,只见府中处处挂着白色的丧幡,冷风中飘飘扬扬,犹如不散的幽灵;几个穿着诡异的巫师围绕着一团火焰,又蹦又跳,口中念念有词,令人心惊;一群乌鸦盘旋在空中,不时发出几声鸣叫,更平添了一股哀怨的气息。萧燕燕想到一年前自己出嫁时,府里是何等的灯火辉煌,不过一年的时间,却已恍如隔世,不禁鼻子一酸。

穿过和睦厅,就到了萧夫人的卧房,萧燕燕见一个丫鬟正端着药水准备送进去,便接了过来,径直进了卧房,留阿离和怀义在门口看着。穿过一个拆屏,当萧燕燕看见了躺在床上的母亲时,惊的双手一抖,碗中的汤药差点散了出来。只见母亲消瘦的颧骨高高耸起,脸如槁木,一双眼睛似睁还闭,只头发梳的一丝不苟,上面还插着很多年前父亲送的鸳鸯钗。萧燕燕忍着眼泪,快步走到母亲身边,轻声唤道:“母亲,我是燕燕,我来看您了。”

萧夫人听到声音缓缓睁开眼睛,当她看见女儿的时候,黯淡的眼中忽然闪出光,虚弱地说:“燕燕,是燕燕吗?真好,我真怕...见不到你了…...”话还没说完就是一阵撕心裂分的咳嗽。萧燕燕忙把药送到母亲嘴边,哽咽着哄道:“母亲,燕燕就在这,燕燕先给您喂药好吗?”萧夫人却摇了摇头,像孩子一样皱着眉头撒娇:“不,我不想喝,药...药太苦了,太苦了,母亲不想...不想见到你父亲的时候...身上...都是...都是药的味道。”

萧燕燕此时再也控制不住,眼泪像线一样掉了下来。萧夫人抬起干枯的手,想为女儿擦去眼泪,萧燕燕忙将药碗放到一边,抓住母亲的手,贴到自己的脸颊旁,挤出一丝微笑。

“燕燕,你听母亲说,”萧夫人看着女儿,泪光闪闪,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母亲...有好多话要跟你说。你不要再怪你的父亲…...”萧夫人每说一句话都要停下来喘几口气,“你父亲的初衷...真的...真的是要把你二姐...送入宫的,哪怕他要...要背负欺君之罪,也不想...不想你委屈。他真的...真的...不是为了自己。有件事情,你…你不知道,鹦哥...你二姐…她其实是汉人。她的母亲...是幽州有名的...有名的歌姬。可惜,她生下鹦哥没多久,就...病死了。你父亲...把鹦哥抱了回来,从那一刻起...我...我就把

鹦哥...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燕燕,答应母亲,这件事,你谁...谁都不要告诉,尤其...尤其是鹦哥。记住,你们姐妹三人一定要...要相互扶持,这样母亲才...才走的安心。”

萧燕燕只拼命点头,见母亲额头上渗出汗珠,嘴唇微微颤抖,吓得忙说:“母亲,母亲,燕燕什么都答应您,您别说了,让太医进来看看好吗?”

萧夫人摇摇头:“不,燕燕,母亲还没说完,你听我说。怀义...你已经见过了是吧,其实...其实...你父亲...已经料到...会有这一天的,他...他不后悔,我...我也不后悔。只是,母亲...有时候...真...真怨你父亲...把你送入了那...豺狼虎豹之地。燕燕,不要急着为你父亲报仇,你要先照顾好自己,好好活下去。母亲...相信你,你父亲和我会...会一直在天上陪着你。”说完这句话,萧夫人长舒一口气,嘴角慢慢露出微笑,“好啦,母亲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我可以...可以...去找你父亲了。”

萧燕燕知道母亲去意已决,因此失声哭道:“母亲,不要,母亲,您会好起来的,母亲!”萧夫人却忽然变得异常平静,面目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安详,喃喃道:“你父亲都...都等久了。母亲...总觉得...这辈子...欠你父亲的,没能给...给你父亲生个男孩...所以母亲不怪他...先走。思温...思温...你等我…”一会又念念道:“我的阿依古...阿依古...你在哪啊…...”萧燕燕伏在母亲身上,心有千言万语却什么都讲不出来,唯有泪水涟涟。

“燕燕,你出去吧,让我一个人...和你父亲...说几句话。”听到母亲的话,萧燕燕抬起头还想说些什么,却见母亲已经闭起眼睛,嘴角微微翘起,似乎心满意足。她只好慢慢替母亲掖好被角,又替她擦干脸上的泪痕,虽然百般不舍,还是离开了房间。萧燕燕退到门口,看见章太医正站在一旁。章太医慌忙跪下请安,萧燕燕忍住悲痛,问道:“王妃的病到底怎么样?”

“回娘娘,”章太医斟酌着话颤悠悠地说道,“夫人这病只在一气之间,若是求生惜命之气,则用药即可医治,可...可若是求死舍命之气,则...则…则…...”

不等他说完,萧燕燕已快步走开,阿离和萧怀义赶忙跟在后面。此时的天空已经大亮,冷清的街道上稀稀拉拉出现一些做买卖的生意人,都把脖子缩在衣服里,两只手交叉到袖子里,嘴里咝咝嘞嘞地吐着白气。出宫时为了掩人耳目,萧燕燕只披了一件玄色鼠毛镶边斗篷,可走在隆冬的街道,她却一点不觉得寒冷。父亲说的对,只有彻骨的寒冷才能让人永葆内心的炽热。如果说刚得知父亲被害时自己是悲痛,当知道这一切都是阴谋时是害怕,那么现在,她却异常清醒。因为眼泪并不能帮她唤回死去的父亲,也不能帮她救回奄奄一息的母亲,更不能让黑暗中的阴谋现形。她必须找到杀害父亲的凶手,她必须要坚强!刺骨的西北风呼像刀子一样划过她的脸庞,萧燕燕告诉自己,要永远记住这一刻的感受。

萧燕燕回到崇德宫已经过巳时。刚一踏入厅堂,就看见屋里侍婢太监跪了一地,而皇上正坐在厅中,面无表情。阿离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看来皇上已经知道皇后私自出宫了。萧燕燕却只是怔了一下,便快步走上前,跪下来拜道:“臣妾给皇上请安,请皇上恕罪。”

耶律贤几步走到萧燕燕面前,握住她的手想将她扶起,却被她双手的冰冷惊得一抖。“手为什么这样冰,出去的时候不知道拿手炉吗?”虽然是责备的话语,但语气里更多的是

关心和心疼。

萧燕燕跪着不起,低头答道:“臣妾未经皇上允许私自出宫,请皇上治罪。”

耶律贤轻轻叹气,还是将萧燕燕扶起,有些无奈地说:“这次就算了。朕也是疏忽了,章良这个庸医,朕都不知道你母亲病得这么严重,惹得你出个宫还要打扮成这副样子。不过,你也是太任性了,你是皇后,若是有什么差错,你要朕怎么办。”见萧燕燕低着头默不出声,耶律贤转为笑脸,挥挥手将跪了一地的奴仆打发出去,握着萧燕燕的手说道:“好啦,朕今天来是想告诉你,太平王妃已经启程了,虽然暂时不能调太平王回京,不过朕允许王妃在上京里多呆些日子,多陪陪你母亲。”

母亲在昏迷中呼唤大姐阿依古的情形又一次出现在萧燕燕眼前。从西北到上京迢迢千里,大雪封山,母亲是注定看不到她魂牵梦绕的大女儿了。想到这里,母亲的病状和父亲的惨死又一次涌上心头。萧燕燕扑通一声跪在耶律贤面前,将自己为何在偏苑前晕倒以及萧怀义的猜测告诉了皇上。

耶律贤的脸色越来越难看,紧皱的眉头微微蹙动。待萧燕燕讲完,耶律贤将她扶起,心疼地望着她沉声说道:“绰儿,这件事你先不要告诉任何人。”

萧燕燕有些惊讶,呆呆地问:“皇上,您不相信臣妾?”

耶律贤马上说道:“不,朕当然信你。”

“那皇上不是应该马上将女里抓起来审问吗!”萧燕燕追问道。

耶律贤摇摇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现在不行,朕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侍卫的猜测就随便抓铺朝廷重臣。而且无凭无据,就算抓了女里,又能问出什么呢?如果事情真如萧怀义所说,那所牵扯的就绝不是一两个人,现在抓了女里,就一定会打草惊蛇。”

见萧燕燕愣住不说话,耶律贤又说:“绰儿,你记着,‘治大国若烹小鲜’,凡事都不可操之过急。急则乱,乱则变。尤其当你在明,敌在暗的时候,就更要冷静。等待时机,才能一招制敌。”

见萧燕燕沉思不语,耶律贤握紧她的手,认真地说:“朕知道,这些话你现在可能不能理解。但是你相信朕,朕一定会给你一个答复,朕发誓!”

望着耶律贤凝重的面目,萧燕燕知道皇上不会骗自己。但是她在心里默默问自己,如果此时换成是父亲,他会怎么做?

半晌,萧燕燕重重点了点头,含泪说道:“臣妾相信皇上,但是臣妾也有两个请求。”

“你说。”

萧燕燕平静地说:“萧怀义作为魏王的贴身侍卫,跟随魏王近二十年,臣妾想把他调入崇德宫,任命为侍卫总管。”

耶律贤毫不犹豫地说:“此事你不说朕也要安排,既然你已有了人选,就依你。”

萧燕燕谢恩后又说:“第二个请求是,皇上您知道,臣妾的父亲膝下无子,今日臣妾去看望母亲,母亲心心念念放心不下的也是此事。其实父亲生前曾经说过,要将臣妾叔父的儿子隆巴多过继到自己膝下。关于过继之事,虽然还没有举行正式的仪式,但两家人早已有约定,父亲的丧礼上,隆巴多其实已经以儿子的身份尽孝了。如今,臣妾的母亲也...也将不久于世,臣妾...请求皇上将隆巴多正式过继给萧府,并承袭父亲的爵位。父亲后继有人,母亲...母亲也能瞑目了......”说到这里,萧燕燕已是哽咽。

耶律贤将萧燕燕揽入怀中,轻声说:“朕都答应你。”

(本章完)

第十七节 以命易和第十四节 真相大白第十节 试探虚实第一节 婚宴风波第四节 高丽艳姬第四节 阴谋政变第五节 党项之狼(二)第八节 阴谋初现第十二节 太宗北伐第三节 初露锋芒第一节 西域来客第十二节 太宗北伐第十节 试探虚实第一节 婚宴风波第十一节 天意冥冥第十一节 天意冥冥第五节 暗流涌动第二节 宫闱丑闻第十四节 夺子之痛第十三节 山水相隔第二节 宫闱丑闻第七节 惊天阴谋(一)第三节 初露锋芒第九节 步步为营第七节 日月同辉第十一节 暗布棋局第十二节 帝后失和第十一节 重归于好第三节 一后两妃第三节 承天太后第一节 西域来客第三节 初露锋芒第七节 惊天阴谋(一)第一节 微服私访第八节 惊天阴谋(二)第九节 步步为营第十节 入宫为后第五节 鹿林兵变第四节 党项之狼(一)第七节 惊天阴谋(一)第十三节 舜姬入宫第一节 西域来客第五节 南伐征宋第十二节 太宗北伐第十五节 黄雀在后第九节 捕鹅猎雁第九节 步步为营第八节 和亲公主第十四节 前路未卜第七节 入主高丽第十节 母子生隙第十四节 杨业之难(二)第十七节 辽帝亲征第十五节 出奇制胜第十七节 以命易和第十一节 重归于好第五节 鹿林兵变第十一节 澶州对决第二节 王妃立功第三节 一后两妃第十一节 暗布棋局第六节 皇帝暴毙第十五节 蓟州遇刺第三节 一后两妃第十一节 晋国公主第六节 遂城之战第八节 阴谋初现第一节 西域来客第二节 难抒真情第十三节 后妃争宠第三节 行营击鞠第十三节 舜姬入宫第六节 请君入瓮第七节 日月同辉第十二节 帝后失和第九节 步步为营第十三节 山水相隔第九节 瀛州之战第九节 贤王登基第十一节 天意冥冥第十节 母子生隙第十三节 杨业之难(一)第三节 承天太后第十六节 德让遇险第六节 高丽生变第九节 贤王登基第八节 阴谋初现第八节 暗度陈仓第十二节 太宗北伐第十三节 杨业之难(一)第二节 宫闱丑闻第十七节 以命易和第二节 王妃立功第七节 入主高丽第十二节 相敬如宾第十五节 出奇制胜第十四节 战神出马第六节 请君入瓮第八节 阴谋初现第十五节 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