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百姓苦

从此,朱祁镇就开始了规律且痛苦的日子了。

李时勉要求严苛,每天早上的日程安排的满满的。因为只教一个学生,而李时勉又是学问大家,朱祁镇的学习进度,都瞒不过他。

虽然看似没有考试。

但是每天在李时勉面前就好像考试一样。

李时勉严厉非常。

朱祁镇每天都学得很辛苦。

毕竟别的不说,在李时勉的教学计划之中,四书五经,想让朱祁镇倒背如流。不过,李时勉严厉归严厉。

水平还是有的。

朱祁镇并不觉得学习有多么苦闷,只是累了一些。

每天十张大字,朱祁镇只能留在晚上写,每天练得手腕疼。以至于好些时候,在太皇太后那里都睡着了。

不是朱祁镇有意如此,只是孩子贪睡,本是常理。朱祁镇虽然在心理上已经成熟了,但是却无法战胜自己的身体。

而王振也不敢每天配朱祁镇是文华殿了。

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他怕李时勉再借故发挥,第二,却是他也忙得要死了。

虽然太皇太后对三杨很是信任,但是总要有所监管,内阁的票拟总要在王振这里再过一遍。

王振为了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也想办法在三杨的票拟之中,找出问题来。

以王振的能力能不能找出来,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王振却发现,太皇太后对他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反对。

虽然每次驳回内阁意见之后,杨士奇等人会禀报太皇太后,一般情况下,太皇太后总是训斥王振一番,让王振从内阁之意。

但是王振却暗暗揣摩出一点。所以他每天上午都将精力放在内阁送来的奏疏之上,决计不甘心简简单单在上面批一个“准。”

对于王振的指手画脚,内阁其实挺不满意的,好在太皇太后深明大义。

其实杨士奇这些老狐狸也知道。如果没有王振的指手画脚,那来太皇太后的深明大义。只能当做不知道。

好在在太皇太后的主持之下,倒也没有耽搁正事,最多是拖上一拖。

如此一来,大明朝政的正常运转,无须朱祁镇多干涉。

朱祁镇也可以安心学习了。

不过,这平静的日子根本没有过几日。

宣德十年,进入四月之后。事情就多了起来。

朱祁镇还没有上完课,就已经发现王振在外面等着了。

朱祁镇知道,李时勉将王振给得罪死了。王振而今虽然不能是权倾朝野,但是朝廷之中,也算是一方大佬了。

即便是杨士奇也不敢轻易怠慢。

但是李时勉却不假辞色,真将王振当做一奴婢而已。

王振深恨之,却无可奈何。

因为太皇太后还在,王振深知他如果做事不合太皇太后之意,即便皇爷想保他,也是保不住的。

而李时勉忠直之声,享誉天下。太皇太后也非常看重他。

故而有太皇太后撑腰,他怎么也奈何不了他,就眼不见心不烦,每日虽然送朱祁镇来上课,但尽来不与李时勉打照面。

而今而不到中午,就在外面候着,只能是有事情发生了。

朱祁镇顿时有几分心不在焉。

李时勉见状,说道:“今天就到这里吧,陛下有事可以先去了。”

朱祁镇连忙说道:“多谢先生。”

李时勉说道:“这也是陛下聪慧,论语已经学完了,明日为陛下讲大学。”

朱祁镇说道:“谢过先生。”

匆匆下了堂。朱祁镇见了王振说道:“有什么事情?”

王振匆匆说道:“河南大旱,从开春到而今无雨,还有草原上有消息,今年年初,瓦刺击败鞑靼。”

朱祁镇皱眉,说道:“年初?为何现在才有消息?”

王振说道:“锦衣卫办事不利。”

朱祁镇没有说话,他其实在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几分。想来定然是年初朝中都在忙先帝的丧事。

这种情报,只能先压一压。

只是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能压这么长的时间。

先帝都过了百日了,京师也出了国丧了。这消息才传过来。

“可是太皇太后叫我?”朱祁镇说道。

“借奴婢三个胆子,奴婢也不敢来打搅陛下。正是太皇太后让奴婢来请陛下。”王振说道。

“走吧。”朱祁镇起身向慈宁宫方向而去。

紫禁城实在是太大了,紫禁城外面还有宫城,朱祁镇仅仅在紫禁城之中,就有一些走不过来来了。

有时间不得不借助步撵了。

来到慈宁宫,太皇太后看了看天色。说道:“派人知会一声皇太后那边,就说皇帝就在我这里吃了。让她不用等了。”

随即有一宫人行礼之后,立即去办了。

朱祁镇每日午饭,常常去陪孙太后吃。

毕竟孙太后是自己的生母。如果一天连一面也见不上,一来外廷有不孝之讥,二来,朱祁镇也于心不忍。

孙氏在太皇太后眼中,固然是一个小聪明大糊涂。但是对朱祁镇是真心的好,而今朱祁镇身上的衣服,多出于坤宁宫中。

都是孙氏与身边的宫女所为,一片爱子之心,不能让人不感动。

太皇太后随即对朱祁镇说道:“想来王振已经给你说了,河南遭灾了,恐怕这一季粮食,打不了多少,饥荒已经成为定居了。”

“孙儿明白。”朱祁镇说道。

“你不明白。”太皇太后说道:“你长在深宫之中,又知道民间是怎么样子的,当初太宗皇帝在北京,招仁宗上京,但是我跟着一起,在路上,仁宗皇帝下了船,离开官道,到了普通农户家中。”

“农户家中,没有隔夜之粮,不过茅草屋一座,只有几个男丁出来,女人都避而不见。”

“你知道为什么?”

朱祁镇说道:“可是,女眷回避?”

太皇太后说道:“女眷回避,士大夫才有这说法,百姓是没有的,百姓家的女儿,从小就要下地干活,哪里有不见外人的道理。”

朱祁镇说道:“孙儿不知道了。”

太皇太后说道:“是因为没有衣服。”

朱祁镇吃惊非小,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尽然是这个原因。

太皇太后的语气也哀伤起来,说道:“当年靖难起兵,是从山东一路打过去的,故而山东一地损伤最重,又有运河通过,百姓疲于征发,以至于百姓缺衣少食,以至于此。当时仁宗皇帝在船上就睡不着觉。对太宗迁都之事,尤其厌恶,这才是仁宗一定要将京师迁回南京的原因,是免去百姓转运之苦。”

“我给你说这个,不是让你迁都的,而是让你知道,民间之苦楚,远在你想象之上,稍有灾荒,百姓就无以为继。”

“而国朝疆域之大,两京十三省,气候不一,年年必有灾荒,河南这样的灾荒,你已经要时常见,但你要切切记住,不要因为司空见惯,就以为没有大事。”

“要知道,你的一念之差,就可以是万千百姓易子而食。”

朱祁镇一边听他们说,心中却在念着一个名字,就是于谦。

第一百零三章 海西攻防战第六十五章 一条鞭法的问题第二十五章 封滹沱河神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七十三章 三道关大捷第二百二十四章 辽河大捷第一百七十章 海河方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地震第三十三章 一道德而同风俗第八十三章 大破叶留宗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势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内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临边第二十八章 江南重赋第五十八章 故地重游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再无亦失哈第一百二十四章 燕然大捷的转折点第五十六章 灾情汇总第一百二十六章 问天春秋几何第一百七十章 东厂内第二十章 应对安南之策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鲠在喉第三十三章 有变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七章 圣诞安排第十章 王直入阁第四十六章 重构东北战略第四十五章 登闻鼓第六十六章 突击兀良哈第二十二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第四十一章 天下风潮第一百三十章 佛山造第二百四十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第三十章 御前带械第一百零八章 麓川第一百零三章 在京都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捷之后第一章 海内老臣心第七十章 父子第六十四章 肇州攻防战第九章 大明对奴儿干的经营第十章 老臣于谦第二十二章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第一百一十三章 议麓川四第二章 云南局势第一百四十二章 杨洪巡边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四十五章 孔府案第二十三章 从直隶开始第八十一章 正阳门下第五十六章 亦失哈第五十四章 围剿之策第一百一十六章 皇太后心事第七章 定国公的野望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六十九章 婚事第七十九章 解缙第一百二十五章 下乡第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调整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一百二十九章 庆都公主驸马第七十二章 木兰河卫之屠第九十六章 别江南第十三章 老臣心第七十四章 三喜冲厄第八十章 寇深第八十七章 朗氏内忧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与石亨的争执第一百零四章 行猎第九十六章 军工的发展第二百一十章 噩耗传来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溃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零五章 银荒第二百三十七章 伤亡惨重第一百一十三章 海西之战后第四十四章 李时勉到第四章 太后第五十一章 弹劾曹吉祥第一百三十六章 石彪到龙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杨溥之死第七十五章 于谦奏对第一百四十章 黄河决口第一百二十四章 杨士奇最后谏言第四章 方家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韩铁城到宁化第一百零五章 暗潮无声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筵vs大本堂第六十八章 三元及第第十一章 内阁七人名单第一百零五章 理财圣手第九十六章 镇守云贵方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报第四十六章 海关银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试探第二十七章 北薛南吴第一百九十六章 哀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男儿赌胜马蹄下第一百章 杨溥奏对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旧接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