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人不攀附权贵
东汉初期,有个著名隐士,名叫严光,也叫严子陵。东汉建国,百废待兴,急需人才。严光满腹学问,又与刘秀是同学和朋友,本应该发挥才能,为社会做些贡献,可他却自视清高,不肯出来做事,而是隐居山林,钓鱼为乐,最后老死家中。这样一个毫无建树、无所事事的迂腐之人,在历史上名气却很大,受到许多人的称赞,真是不可思议!
《后汉书》记载,严光是浙江余姚人。他聪慧好学,年少时就有名气,曾在长安太学学习,与刘秀是同学,关系密切。刘秀很敬重他。
在王莽末年、天下大乱的时候,严光依旧闭门在家,不闻世事,仿佛那四方烽火、百姓蒙难,全都与他没有关系。等到刘秀登基称帝、平定天下之后,严光预感到刘秀会来找他,于是改名换姓,隐居起来。
果然,刘秀统一天下以后,采取了“退功臣,用文吏”的政策,打算文治天下,急需大批文人,他自然想到了老同学严光。因为不知道严光身在何处,刘秀就命人绘了严光画像,在全国各地寻找。刘秀花费了大功夫,诚心希望老同学前来相助,以便治理好国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齐国有人报告说:“有一个男子,身披羊裘,在泽中钓鱼,很像图画中的那个人。”刘秀赶紧派人打探,果然是严光。刘秀很高兴,专门准备了舒适的车马,派大臣去请他,可严光不肯来。刘秀不灰心,派人再去请,一连请了三次,严光实在不好推托了,勉强坐车来到了洛阳。
刘秀让严光在宾馆住下,安排好舒适的床铺和被褥,准备好衣服和日常用具,一日三餐,十分丰盛,并专门派人服侍他。
刘秀的司徒侯霸,与严光也是老朋友,听说严光到了洛阳,马上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本该立即前来拜见,因有公务,等晚上再会见。
严光回了封信,说:“足下位列三公,很好。希望你能怀着善心,辅以道义,让天下人高兴。如果你阿谀奉承,就会遭杀身之祸”。
侯霸看了信,笑着交给了刘秀。刘秀看了信,也笑了,说:“还是狂徒的老样子。”看来,他们对严光狂傲的性格,是十分清楚的。
严光到洛阳的当天晚上,刘秀处理完公务,就急忙坐车到宾馆去看他。当时天很晚了,严光已经睡下,见刘秀来了,并不起床,稳躺着不动。刘秀也不怪他,走到床前,摸着他的肚子说:“子陵啊,我现在急需贤人,治理国家,你能帮助我吗?”
严光闭着眼睛不说话,过了好长时间,才睁开眼睛,不急不慢地说道:“古代时候,唐尧想把帝位让给巢父,巢父一听,嫌脏了自己的耳朵,马上跑到河边去洗耳。读书人各有志向,何必强迫人家呢?”刘秀听了,感到失望,话不投机,只好叹息着走了。
刘秀仍不死心,当时他确实很需要治国人才,想努力说服严光留下。于是,刘秀让严光搬到皇宫里,与自己住在一起。刘秀与严光日夜交谈,聊起过去的事情,都很开心,但一提到让他出来做事,严光就皱起眉头不吱声。刘秀与严光同睡在一张床上,就像当年同学时那样亲密。有一次,严光睡熟了,一个翻身,把脚压在刘秀的肚子上。刘秀怕惊醒了他,始终没有动一下。
刘秀为了能把严光留下,费尽了心机,用尽了最大的诚意,可是,无论刘秀是讲述为天下苍生谋利的大道理,还是用感情感化他,严光都始终油盐不进,绝不松口。严光的信念是,再大的官,他也不当;对社会再有利的事情,他也不做。
刘秀没有办法了,只好让严光走了。严光后来隐居于富春山,垂钓自娱,百事不问,也不著书立说,好像世外之人一样,活到八十岁去世。刘秀听说以后,十分伤感,诏令郡县安葬了他。
严光受到不少人称赞,甚至有人赞誉他高风亮节。诚然,严光这种不攀附权贵、不图富贵的品格,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出来做事,不等于就是图富贵。马援、董宣做了高官,照样不图富贵,为国为民,千古留名。严光空有满腹学问,却不愿意贡献于社会,哪又有什么用处呢?他这样的“高风亮节”,对社会发展和天下百姓,有益处吗?
严光不攀附权贵,表面上是清高,实际上是极端自私,完全是为了自己。像这样无所事事、不为社会做任何贡献的人,与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可称赞的呢?
在刘秀时期,还有一位大臣,宁可拒绝权贵,也不抛弃结发妻子,这才是真正的高风亮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