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不竭动力。由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及文化的内容与形式矛盾运动,决定了文化总是处于新旧交替过程中。文化本身就是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人类社会不断开拓创新的丰硕成果。文化的创新,既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才能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任何优秀的文化产品,必定是超越前人的精彩创造。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任务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为我们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

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探索、尝试、积聚力量,在迈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大力提速。近年来,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全面展开几个阶段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宏观体制环境不断优化,文化企事业单位活力显著增强,文化创作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日趋高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氛围日益浓厚,文化改革发展由“试验田”变成“百花园”,有力地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提升国力的重要作用,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实践充分证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途径和必由之路。

文化体制改革总体进展良好,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某些地方和部分领域相对滞后,特别是近年来改革实践反映出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解决。例如,如何推动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的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内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如何完善扶持政策,促进转制企业尽快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如何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如何健全文化政策体系,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解决好文化导向要求与市场自我发展的矛盾;如何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深入整治侵权盗版与非法出版等消极现象;如何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新格局,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如何深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更好地强化这些单位的公益属性,充分发挥它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解决这些问题,巩固和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成果,要求把文化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

性、整体性、协同性,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激发文化工作者和全社会文化创造热情,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进程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适应全面深化改革伟大事业中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时代要求,才能更好地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亦无穷期,文化体制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把握好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敏锐发现并引领时代变革的风气之先,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进行文化的创新,使文化更好地适应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准确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方位,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思路、发展格局、发展目的的认识,统筹城乡、区域、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新也包括探索新方式、新手段,不断拓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渠道和空间,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政府职能等关键环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要积极探索运用法律手段来加强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逐步把完善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推动宣传文化事业管理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紧密联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积极寻求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方式。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变化,倾听群众呼声,反映人民愿望,在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把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活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实现文化品种、样式、载体、风格的极大丰富,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

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提高文化的生产传播效率。要大力拓展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努力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

第三,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现代科技创新,极大地丰富了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展了文化发展的空间平台,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成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事实证明,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拓展文化传播平台,对于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果乃至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文化创意、数字出版、手机电视、网络电视、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增长点,以科技为基础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的推动作用,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抓住一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科技课题,加强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制定并落实相关技术标准,以先进技术支撑文化装备、软件、系统等的研制和自主发展;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提升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艺术表现;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把重大文化科技项目纳入国家相关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第四,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是文化形式的差别和载体的不同,而承载的精神即文化的灵魂是一致的,那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它们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以文化人的功能。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不搞产业化,但也要在内部引入激励机制,改善服务。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也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后者要服从前者。

第五,具有世界眼光,用更加宽阔的视野来观察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时了解掌握国外文化发展动向,积极抢占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扬弃升华,使中华文化不仅能够保持自己的鲜明个性,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兴盛发展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我们要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蓬勃生机和创造活力,必须要用时代的眼光审视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努力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多年来的文化改革发展,使我们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文化发展理念;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积极稳妥推进各项文化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不断提高文化改革发展的科学化水平。这些经验,反映了我们对文化改革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很好地坚持。

(本章完)

三、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现状与改革对策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二、建设科学、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二、建设科学、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四、在深化改革中不断丰富中国梦的内涵第五章 在转变职能中建设服务型政府_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二、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第五章 在转变职能中建设服务型政府_三、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第十章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_一、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成果”第十四章 全面促进就业与创业_二、以体制机制建设保障充分就业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二、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一、充分发挥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进一步明确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四、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第九章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_二、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形式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二、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二、使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基础性作用二、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第八章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_一、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第十章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_一、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第十四章 全面促进就业与创业_三、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成果”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_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原则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二、建设科学、公平、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二、制度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保证三、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点任务一、充分发挥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四、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改革主体作用四、加强协调配合,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点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点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_三、加强法治,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二、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第九章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_一、我国的协商民主发展历程与特点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三、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国企治理改革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现状与改革难点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四、全面深化改革应遵循的宝贵经验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成果”三、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现状与改革对策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三、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二、准确界定不同国企功能,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影响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二、继续圆梦的“现实挑战”二、准确界定不同国企功能,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五、坚定不移反对腐败,为全面改革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基本原则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三、实现中央与地方“财力事权相匹配”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一、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必要性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四、解决土地流转问题,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中国梦_一、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成果”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第十一章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_四、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第十二章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_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第五章 在转变职能中建设服务型政府_一、行政管理体制滞后的影响第七章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_二、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第十四章 全面促进就业与创业_一、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第六章 深化财税与金融体制改革_四、坚持市场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五、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刻认识深化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十七章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立足点和宝贵经验_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第四章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_三、坚持市场化方向,深化国企治理改革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