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齐策二

韩齐为与国

[原文]

韩、齐为与国①。张仪以秦、魏伐韩②。齐王曰:“韩,吾与国也。秦伐之,吾将救之。”田臣思③曰:“王之谋过矣,不如听之。子哙与子之国,百姓不戴,诸侯弗与。秦伐韩,楚、赵必救之,是天以燕赐我也。”王曰:“善。”乃许韩使者而遣之。

韩自以得交于齐④,遂与秦战。楚、赵果遽起兵而救韩,齐因起兵攻燕⑤,三十日而举燕国。[注释]

①与国:同盟国。②张仪以秦、魏伐韩:事在前341年。③田臣思:齐将田忌。④自得交于齐:自己认为与齐国有邦交关系。⑤遽:立即。因:趁机。

[译文]

韩、齐两国结为盟国。张仪征用秦、魏两国的兵力攻打韩。齐宣王说:“韩国是我国的盟国,秦国攻打韩国,我必须出兵救援。”田臣思说:“大王的谋略错了,为什么置若罔闻呢。燕王哙把国家让给子之,老百姓都不拥戴,诸侯也不赞同。秦军攻打韩国,楚、赵两国必定会去救援韩国,这是上天有意把燕国赐给我们。”齐宣王说:“说的很对。”于是齐宣王答应韩国使者的要求,送他回去。于是就假装答应韩国使者去救援并打发他回国。

韩国自己认为与齐国是同盟国,于是就跟秦国交战。楚、赵两国即刻发兵救援韩国,齐国趁机派兵攻打燕国,三十天就攻陷了燕国。

张仪事秦惠王

[原文]

张仪事秦惠王。惠王死,武王立,左右恶张仪,曰:“仪事先王不忠。”言未已,齐让①又至。张仪闻之,谓武王曰:“仪有愚计,愿效之王。”王曰:“奈何?”曰:“为社稷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今齐王甚憎张仪,仪之所在,必举兵而伐之。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而伐之。齐、梁之兵连于城下,不能相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以临周,祭器②必出,挟天子,案图籍③,此王业也。”王曰:“善。”乃具革车三十乘,纳之梁。

齐果举兵伐之。梁王大恐。张仪曰:“王勿患,请④令罢齐兵。”乃使其舍人冯喜之楚,藉⑤使⑥之齐。齐、楚之事已毕,因谓齐王:“王甚憎张仪,虽然⑦,厚矣王之托仪⑧于秦王也!”齐王曰:“寡人甚憎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伐之,何以‘托仪’也?”对曰:“是乃王之‘托仪’也。仪之出秦因与秦王约曰:‘为王计者,东方有大变,然后王可以多割地。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举兵代之。故仪愿乞不肖身而之梁,齐必举兵伐梁。梁、齐之兵连于城下,不能去,王以其间伐韩,入三川,出兵函谷,而无伐⑨以临周,祭器必出,挟天子,案图籍,是王业也。’秦王以为然,与革车三十乘,而纳仪于梁。而果伐之,是王内自罢而伐与国,广邻敌以自临,而信⑩仪于秦王也。此臣之所谓‘托仪’也。”王曰:“善。”乃止。

[注释]

①让:责问,责备。②祭器:祭祀时用的器具。③图籍:地图和户籍。④请:请允许我。⑤藉:通“借”,借机。⑥使:使者。⑦虽然:虽然这样。⑧托仪:抬举张仪。⑨无伐:无需出兵攻伐。⑩信:使之信。

[译文]

张仪替秦惠王办事。秦惠王驾崩之后,秦武王继承王位,他左右的侍臣在他面前诋毁张仪,说:“张仪替先王办事的时候并不忠诚。”这件事情还没有过去,齐国的使者又前来数落秦武王的罪过,谴责他不应该重用张仪。张仪听说此事之后,对秦武王说:“我有一条愚计,愿意进献给大王。”秦武王说:“什么策略?”张仪说:“为了国家社稷考虑,崤山以东的六国诸侯发动军事行动,这样的好处是,战争之后大王可以多获得六国的割地。现在齐王憎恨我,无论我逃到哪里,他必然会发动军队来来攻打到哪里。所以我乞求以我这不肖之身到魏国去,齐国必定派兵去攻打魏国。当齐、魏两国的军队在大梁城下交战,一时无法脱身的时候,大王可趁机攻打韩国,进入三川地区,这样就可以使秦国的军队出了函谷关时,能够畅通无阻,直逼两周边境,那时天子的祭器必然要献出来,然后挟周天子,按照图籍,称王称霸,这是成就帝王霸业的绝佳时机啊。”秦武王说:“好。”于是派出三十辆兵车,将张仪送到魏国的都城大梁。

齐王果真派兵攻打魏国。魏王内心很是惊恐。张仪便对魏王说:“大王您不必担忧,请允许我想个办法让齐国退兵。”于是张仪便将他的舍人冯喜派到楚国去。冯喜便以楚国使者的名义前往齐国。冯喜到了齐国之后,将齐、楚两国之间的事务处理完毕,然后趁机游说齐王说:“我听说大王向来恨透了张仪,虽然是这样说,让我感到不解的是,大王在秦王面前可是恨赏识张仪呀!”齐王诧异地问:“我对张仪恨之入骨,张仪在哪里,我必定发兵攻打到哪里,先生为什么说我是非常赏识张仪呢?”冯喜说:“这恰恰正是大王赏识张仪的地方呀。张仪离开秦国的时候,曾和武王密谋商议说:‘如果替大王的社稷江山着想的话,上上之策就是让东方战火不断,秦国便能够乘机扩张索割土地。齐王对我恨之入骨,不管我到了那里,必将不惜一切代价前去攻打。我愿意以自己这具不肖之身作为诱饵,到魏国的大梁,从而让齐王派兵去攻打魏国。当齐、魏两国在大梁城下交战的时候,大王就可以趁机攻取韩国的三川,从函谷关出兵,不用大动干戈就可以直逼两周境内,获取周天子的祭器,而后挟持着周天子,掌握天下的地图和策书,建立自己不朽的帝王基业。’秦王觉得这个计谋很不错,便依计行事,派出三十辆兵车,将张仪送到了魏国的大梁城。现在大王果然就中计了,为了区区一个张仪就派兵讨伐魏国,你的这一举措,对国内来说将会使百姓疲弊不堪,对国外来说则会导致盟国之间关系恶化,而且在领邦也会树立仇敌,这样以来就让自己陷入窘境,更重要的是,这样就能使张仪更为秦王所宠信。这便是我想说的‘大王十分赏识张仪’。”齐王听了以后说:“说的很对。”于是就取消了对魏国的讨伐。

犀首以梁为齐战于承匡而不胜

[原文]

犀首①以梁为②齐战于承匡③而不胜。张仪谓梁王④不用臣言以危国。梁王因相仪,仪以秦梁之齐合横亲。犀首欲败,谓卫君⑤曰:“衍非有怨于仪也,值所以为国者不同耳。君必解衍。”卫君为告仪,仪许诺,因与之参坐于卫君之前。犀首跪行,为仪千秋之祝。明日张子行,犀首送之至于齐疆。齐王闻之,怒于仪,曰:“衍也吾雠,而仪与之俱,是必与衍鬻⑥吾国矣。”遂不听。

[注释]

①犀首:公孙衍。②为:应作与字。③承匡:在今河南睢县西部。④梁王:魏襄王。⑤卫君:卫嗣君。⑥鬻:音玉(yù),卖。

[译文]

犀首统帅大梁的兵马与齐军在承匡交战,然而失败了。张仪对梁王说如果不采用他的计策国家将要毁于旦夕。梁王于是任命张仪为相国,张仪凭借秦梁两国的名义到齐国去缔结连横策略。犀首打算从中作梗,就去对卫君说:“我并非和张仪有仇,只是对于治国的方略我们之间的看法有分歧罢了。请您为我向张仪解释一下。”卫君于是去劝告张仪,张仪表示愿意与犀首化解两人之间的怨恨,于是在卫君的撮合下三个人坐到一起了,犀首席地前行,祝愿张仪千秋之寿。这之后第三天,张仪出发了,犀首又前去送张仪,一直送到了齐国边境。齐王知道这件事之后,感到很不满,就说:“犀首向来是我的仇敌,可是张仪却和他狼狈为奸。这一定是想与犀首合谋出卖我的国家。”从此以后就不再听信张仪的话了。

昭阳为楚伐魏

[原文]

昭阳为楚伐魏①,覆军杀将得八城,移兵而攻齐。陈轸为齐王使②,见昭阳,再拜贺战胜,起而问:“楚之法,覆军杀将,其官爵何也?”昭阳曰:“官为上柱国③,爵为上执珪④。”陈轸曰:“异贵于此者何也?”曰:“唯令尹耳⑤。”陈轸曰:“令尹贵矣!王非置两令尹也,臣窃为公譬可也。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⑥。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今君相楚而攻魏,破军杀将得八城,不弱兵,欲攻齐,齐畏公甚。公以是为名亦足矣,官之上非可重也。战无不胜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后归,犹为蛇足也。”昭阳以为然,解军而去。

[注释]

①昭阳为楚伐魏:昭阳是楚军主将,官为大司马,掌管军事大权。②陈轸:齐国人,有名的说客。③上柱国:即大司马,楚国最高武官。④上执珪:楚国的最高爵位。珪,上尖下长方的贵重玉器。⑤令尹:楚国最高官职,是军政首脑,地位相当于别国的相。⑥舍人:身边的侍从人员。卮(zhī):古代的一种盛酒器,泛指酒杯。

[译文]

楚将昭阳率楚军攻打魏国,打败了魏军,杀了魏将,夺取八座城池,又调动兵马攻打齐国。齐王派陈轸为使者,去见昭阳,他拜了两拜后,祝贺伐魏胜利,然后起身问昭阳:“按照楚国的法律,打败敌军,斩杀敌将,应该赏赐什么官职、爵位?”昭阳说:“赏赐上柱国的官职,封为上执圭的爵位。”陈轸说:“还有比这更尊贵的官爵吗?”昭阳回答:“那么只有令尹了。”陈轸说:“令尹最尊贵了,可是楚王绝不会设置两个令尹的。我为你打个比方,好吗?楚国有个人,举行完祭祀典礼之后,就赏给他左右亲近的人一杯酒。这几个人就商量说:‘这杯酒几个人喝不够,一个人喝它又绰绰有余。不如我们每个人在地上都画一条蛇,先画好的,就把这杯酒喝掉。’其中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于是拿起酒就准备喝,只见他左手拿着酒,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还能继续给蛇画上脚。’蛇脚还没画完,另一个人把蛇画好了,夺过他手中的酒杯,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于是就把这杯酒喝光了。给蛇画脚的人,最终没能喝到酒。现在你辅佐楚国攻打魏国,打败了敌军,杀死了敌将,获取了八座城池,又要调兵攻打齐国,齐国很惧怕你。你因此威名远扬,这就足够了。你不可能再加官进爵了。每次打仗都取得胜利而不知见好就收的人,自己会在战争中丧命,爵位也会受惠于后人,这和给蛇画脚一样的道理。”昭阳认为陈轸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撤军了。

秦攻赵

[原文]

秦攻赵。赵令楼缓以五城求讲于秦①,而与之伐齐。齐王恐,因使人以十城求讲于秦。楼子恐,因以上党二十四县许秦王。赵足之齐②,谓齐王曰:“王欲秦、赵之解乎?不如从合于赵,赵必倍秦。倍秦则齐无患矣。”

[注释]

①楼缓:赵国人,当时在秦为相国。②赵足:赵国人,与齐国亲近。

[译文]

秦军攻打赵国。赵国派楼缓前去用五座城邑与秦国求和,并打算联合秦国攻打齐国。齐王建很惧怕,于是派人用十座城邑与秦国求和。楼缓得知这件事后也很恐慌,于是把上党二十四县都承诺割让给秦昭王。赵足到齐国去,对齐王建说:“大王打算跟秦国、赵国和解吗?您为什么不跟赵国实行合纵战略,赵国必定会背离秦国。一旦赵国背叛秦国那齐国就没有忧患了。”

权之难齐燕战

[原文]

权之难,齐燕战。秦使魏冉①之赵,出兵助燕击齐。薛公②使魏处③之赵,谓李向④曰:“君助燕击齐,齐必急。急必以地和于燕,而身与赵战矣。然则是君自为燕东⑤兵,为燕取地也。故为君计者,不如按兵勿出。齐必缓,缓必复与燕战。战而胜,兵罢弊,赵可取唐⑥、曲逆;战而不胜,命悬于赵。然则吾中立而割穷齐与疲燕也,两国之权,归于君矣。”

[注释]

①魏冉:即秦相国,穰侯。②薛公:齐相国。即孟尝君田文。③魏处:齐臣。④李向:应作李兑,赵臣。⑤东:应作束字。⑥唐:燕地,在今河北唐山。

[译文]

齐燕两国在权交战。秦国派魏冉去赵国,目的是促使赵国派兵救助燕国攻打齐国。薛公也派魏处去赵国,前去游说李兑说:“你们帮助燕国攻打齐国,齐国一定感到情势危急,这样一来,就会拿土地去和燕固讲和,反过来将孤立无援的去同赵国开战。既然这样,这造成了你们不但亲自替燕国制止了这次战争,又替燕国夺取一块土地的局面。因此为你们自身考虑,不如按兵不动。齐国一定不会弄感到事情危急,那么他们就一定要重新与燕国交战。如果燕国取得了胜利,燕兵也必然会因此感到精疲力竭,赵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夺取唐、曲逆;如果燕国败了,赵国就会有机会操控燕国的命运。既然这样,我们就采取按兵不动的态度,你们就任意宰割处在困境中的齐国和疲惫的燕国的土地,这样两国的大权就归您所有了。”

秦攻赵长平

[原文]

秦攻赵长平,齐、燕救之。秦计曰:“齐、燕救赵,亲,则将退兵;不亲,则且遂攻之。”赵无以食,请粟于齐,而齐不听。周子①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不听则秦兵不却,是秦之计中,而齐、燕之计过矣。且及齐、楚矣。且夫救赵之务,宜若奉漏雍,沃焦釜。夫救赵,高义也;却秦兵,显名也。义救亡赵,威却强秦兵,不务为此,而务爱粟,则为国计者过矣。”

[译文]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燕两国派兵救援赵国。秦王谋划说:“齐、燕两国前来救援赵国,如果两国联合作战,我就退兵;如果他们分开来战,我就继续攻打长平。”这时赵军没有了断了粮草,于是派人向齐国借粮,但是齐王不答应。周子对齐王说:“大王为什么不把粮米暂借给赵国,让赵国去击退秦兵,如果不借的话,秦国是万万不会退兵的。如果不借粮食给赵国,不正是中了秦国的计谋,而齐、燕两国的计划就落空了。而且赵国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抵御秦国的天然屏障,这好比牙齿和嘴唇的关系一样,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现在赵国遇到几近亡国的灾难,明天亡国的灾难就会依次降临到齐、楚两国的头上。因此救援赵国就好比捧着漏瓮来浇灭烧焦的锅一样,是迫在眉睫啊。再说救援赵国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既能打退秦国,又可以使名声显耀。仗义相救面临危亡的赵国,发扬我国的威力,击退强大的秦队,齐国不来做这样的大事,却只是吝啬粮食,这是国家战略决策的失误啊!”

或谓齐王

[原文]

或谓齐王①曰:“周韩西有强秦,东有赵魏。秦伐周韩之西,赵魏不伐,周韩为割,韩却周害也。及韩却周割之,赵魏亦不免与秦为患矣。今齐秦伐赵魏,则亦不果②于赵魏之应秦而伐周韩。今齐入于秦③而伐赵魏,赵魏亡之后,秦东面而伐齐,齐安得救天下乎!”

шшш ¤tt kan ¤¢ ○

[注释]

①或谓齐王:有人劝说齐王建不可坐视秦王东侵三晋,不然,将殃及鱼池。②果:应作异字。③齐入于秦:意谓齐国帮助秦国进攻赵魏。

[译文]

有人对齐王说:“周、韩两国的西边毗邻强大的秦国,东边与赵国和魏国接壤。如果秦军攻打周、韩的西部,即使赵、魏两国不趁着秦国发兵之际,派兵攻伐周、韩,周、韩两国也不得不给秦国割让土地,韩军退却,周国将会面临更大的困境。如果韩军退却东周割地,赵、魏也免不了要把秦国看作一个祸患了。现在齐、秦如果联手讨伐赵魏,这也和赵、魏响应秦国去攻打周、韩没有什么两样了。假如齐国投靠秦国去讨伐赵、魏,等到赵、魏灭亡之后,秦国将到东边去攻打齐国,齐国怎么能得到天下诸侯的救助呢?”

第28章 齐策四(1)第37章 楚策一(2)第7章 秦策(2)第78章 韩策二(1)第41章 楚策二(2)第16章 秦策二(5)第77章 韩策一(3)第9章 秦策(4)第2章 东周策(2)第60章 赵策三(6)第78章 韩策二(1)第72章 魏策四(1)第90章 燕策二(3)第87章 燕策一(4)第49章 赵策一(3)第78章 韩策二(1)第23章 齐策一(2)第85章 燕策一(2)第90章 燕策二(3)第27章 齐策三(2)第13章 秦策二(2)第15章 秦策二(4)第39章 楚策一(4)第20章 秦策四(2)第13章 秦策二(2)第96章 中山策(1)第49章 赵策一(3)第39章 楚策一(4)第4章 西周策(1)第13章 秦策二(2)第54章 赵策二(4)第81章 韩策三(1)第44章 楚策四(1)第78章 韩策二(1)第65章 魏策一(3)第38章 楚策一(3)第31章 齐策五(1)第13章 秦策二(2)第70章 魏策三(2)第33章 齐策六(1)第24章 齐策一(3)第7章 秦策(2)第51章 赵策二(1)第21章 秦策四(3)第17章 秦策三(1)第87章 燕策一(4)第78章 韩策二(1)第28章 齐策四(1)第4章 西周策(1)第30章 齐策四(3)第46章 楚策四(3)第43章 楚策三(2)第11章 秦策(6)第7章 秦策(2)第2章 东周策(2)第85章 燕策一(2)第90章 燕策二(3)第74章 魏策四(3)第34章 齐策六(2)第68章 魏策二(3)第88章 燕策二(1)第9章 秦策(4)第2章 东周策(2)第22章 齐策一(1)第1章 东周策(1)第22章 齐策一(1)第11章 秦策(6)第91章 燕策三(1)第67章 魏策二(2)第2章 东周策(2)第84章 燕策一(1)第44章 楚策四(1)第67章 魏策二(2)第89章 燕策二(2)第68章 魏策二(3)第34章 齐策六(2)第35章 齐策六(3)第5章 西周策(2)第91章 燕策三(1)第49章 赵策一(3)第46章 楚策四(3)第96章 中山策(1)第22章 齐策一(1)第2章 东周策(2)第81章 韩策三(1)第68章 魏策二(3)第35章 齐策六(3)第86章 燕策一(3)第6章 秦策(1)第83章 韩策三(3)第59章 赵策三(5)第92章 燕策三(2)第53章 赵策二(3)第87章 燕策一(4)第54章 赵策二(4)第60章 赵策三(6)第4章 西周策(1)第56章 赵策三(2)第20章 秦策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