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赵策二(1)

苏秦从燕之赵

[原文]

苏秦从燕之赵,始合从,说赵王①曰:“天下之卿相人臣,乃至布衣之士,莫不高贤大王之行义,皆愿奉教陈忠于前之日久矣。虽然,奉阳君妒,大王不得任事,是以外宾游谈之士,无敢尽忠于前者。今奉阳君捐馆舍②,大王乃今然后得与士民相亲,臣故敢献其愚,效愚忠。为大王计,莫若安民无事,请无庸有为也。安民之本,在于择交③。择交而得则民安,择交不得****终身不得安。请言外患:齐、秦为两敌,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齐,而民不得安;倚齐攻秦,而民不得安。故夫谋人之主,伐人之国,常苦出辞断绝人之交,愿大王慎无出于口也。

“请屏左右,白言所以异,阴阳④而已矣。大王诚能听臣,燕必致毡裘狗马之地,齐必致海隅鱼盐之地,楚必致桔柚云梦之地,韩、魏皆可使致封地汤沐之邑,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夫割地效实⑤,五伯⑥之所以覆军禽⑦将而求也;封侯贵戚,汤、武之所以放杀而争也。今大王垂拱⑧而两有之,是臣之所以为大王愿也。

[注释]

①赵王:赵肃侯。②捐馆舍:捐弃居住的地方。死亡的隐称。③择交:选择与诸侯交往。④阴阳:在此暗指合纵与连横。⑤实:财富。⑥五伯:指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穆公。⑦禽:通“擒”,擒获。⑧垂拱:垂手拱手,即指非常容易,不费力气。

[译文]

苏秦从燕国到赵国,开始用合纵策略,他游说赵肃侯说:“普天之下,各诸侯国的卿相大臣,以至于普通的老百姓,没有哪一个不赞扬大王施行仁义的行为,都愿接受您的教诲,向大王进献忠心,这样的心思已经很久了。然而,奉阳君妒嫉贤能,让大王不能专理国事,以致宾客疏远,游说之士都不敢前来敬献忠言。现在奉阳君死了,大王才能够与各方面的人士亲睦,所以我才敢前来敬献一点愚忠以报效大王的恩德。我私下里为大王谋划,让人民安居乐业,人民相安无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安民的根本措施在于选择好诸侯国与其建立良好邦交。国家之间有好的邦交人民就安定,没有好的邦交人民就不能安居乐业。我再谈论一下外侵的祸患:秦、齐两国是您的仇敌,所以赵国人民不得安居乐业;依靠秦国攻打齐国,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依靠齐国攻打秦国,人民也不能安居乐业。可见图谋别的国家的国君,攻打别的国家,常常由于言辞急切而断绝了和别国良好的邦交,所以我请大王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

“请让身边的人回避,让我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的利害关系。大王果真能听从我的忠言,燕国一定会把盛产毡裘狗马的土地献给您,齐国一定会把盛产鱼盐的海湾献给您,楚国一定会把盛产橘柚的云梦泽献给您,韩国和魏国也可以把封侯之地和汤沐之邑献给您,您的父兄和贵戚都可以接受封侯。攫取土地,获得财富,这是春秋五霸不惜全军覆灭、将领被擒也仍旧孜孜不倦追求的东西;贵戚得以封侯,这是商汤、周武用流放夏桀、杀死殷纣的手段才争得的好处。现在大王不费一点心力就可以兼而有之,这是我替大王所希望得到的。

[原文]

“大王与秦①,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熟计也。夫秦下轵道则南阳动,劫韩、包周则赵自销铄②,据卫、取淇则齐必入朝。秦欲已得行于山东③,则必举甲而向赵。秦甲涉河逾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郸之下矣。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

“当今之时,山东④之建国,莫若赵强。赵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燕固弱国,不足畏也。且秦之所畏害于天下者,莫如赵。然而秦不敢举兵甲而伐赵者,何也?畏韩、魏之议其后也。然则韩、魏,赵之南蔽⑤也。秦之攻韩、魏也,则不然。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稍蚕食之,傅之国都而止矣。韩、魏不能支⑥秦,必入臣。韩、魏臣于秦,秦无韩、魏之隔,祸中于赵矣。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

[注释]

①与:联合,亲附。②销铄:熔化金属。此言削弱。③行:指“行权”,即称霸。④山东:崤山以东。⑤蔽:屏障。⑥支:应付。

[译文]

“大王与秦国结盟,秦国肯定会去攻打韩、魏两国;大王与齐国结盟,齐国肯定会去侵扰楚、魏两国;魏国一旦衰弱下去,就必然会把宜阳割让出去,这样一来,通往上郡的路就被切断了;河外一旦被割让出去,通往上郡的路也被阻断了;楚国一旦衰弱下去,赵国就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这三项计谋,是要慎重考虑一下的。假如秦国攻下轵道,那么南阳就很难死守下去;如果秦国此时再劫持韩国包围周王室,那么赵国就只能称臣了。如果秦国能在崤山以东得到这些好处,就必然前去攻打赵国。秦军渡过黄河,穿过漳水,占据番吾,那么秦兵必然会在邯郸城下与赵国交战。这就是我为大王感到忧虑的地方啊!

“现在,崤山以东的国家,没有哪个国家像赵国这样的强大。赵国的领土纵横两千里,精兵数十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军粮供十年食用;西面有常山,南面有黄河、漳水,东面有清河,北面有燕国。燕国本来是个弱国,不足以构成威胁。秦国在诸侯中所畏忌的莫过于赵国。然而秦国不敢轻易发兵攻打赵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担心韩国和魏国在背后偷袭秦国。既然如此,那么韩国和魏国就是赵国在南面的屏障了。秦国攻打韩国和魏国却容易得多,韩、魏没有名山大川等险地,秦国可以一点一点地蚕食它们,直到逼近它们的国都才算完。韩、魏不能与秦国相互抗衡,就一定会向秦国称臣;秦国没有韩、魏两国的阻隔,那么战祸就会落到赵国头上了。这是我替大王所忧虑的。

[原文]

“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卒不过三千人,车不过三百乘,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国之强弱,内度①其士卒之众寡、贤与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节,固已见于胸中矣,岂掩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②决事哉!

“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破必矣。今见破于秦③,西面而事④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夫横人者⑤,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与秦成。与秦成⑥,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察五味之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横人日夜务以秦权恐吓诸侯,以求割地。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注释]

①度:忖度,估测。②冥冥:昏暗,在此指不清楚,糊涂。③见破于秦:指被秦国所打败。④事:事奉,臣奉。⑤横人者:主张连横的人。⑥与秦成:与秦国联盟。

[译文]

“我听说,尧连三百亩的地盘都没有,舜连尺寸大的土地也没有,他们竟然拥有了天下;禹只有一个不满百人的部落,竟成为统领了天下诸侯的首领。商汤、周武的士卒也不过三千人,战车不过三百辆,却成了天子。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治国安邦的真理。所以圣明的君主对外能正确预测他的敌国的强弱,对内能充分估量他的士兵数量及素质的优劣,不等两军对垒,胜败早已成竹在胸了,怎么能被众人的言论所蒙蔽,稀里糊涂地去草率决定大事吗?

“我私下里根据天下地图来察看,诸侯六国的土地相当于秦国的五倍,估计六国的兵力是秦国的十倍。如果六国齐心协力结成联盟,大军西进攻打秦国,秦国一定能被打败。如今我们六国却被秦国打败,只能向西事奉秦国,被秦国所左右。灭掉别国和被别国灭掉,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能一样呢?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割让诸侯各国的土地来与秦国讲和。一旦能和秦国讲和,他们就可以高筑台榭,美化住宅,欣赏优美的音乐,品尝美味的佳肴,前面有华丽的马车,后面有长庭,美女在其间娇声嬉笑。一旦大祸临头,他们却不分担诸侯的忧患。所以那些讲连横的人整天凭借着秦国的威势来恐吓诸侯,以求得割地贿赂秦国。希望大王认真考虑这个问题。

[原文]

“臣闻,明王绝疑去谗①,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为大王计,莫如一②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③,以傧畔④秦。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通质⑤刑白马以盟之。

“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食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⑥。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漳、博关⑦,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伯业成矣!”

赵王曰:“寡人年少,莅国⑧之日浅,未尝得闻社稷之长计。今上客⑨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乃封苏秦为武安君,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⑩。

[注释]

①绝疑去谗:排除疑惑,摒弃谗言。②一:与之保持一致。③从亲:合纵,建立友好邦交。④畔,通“叛”。⑤通质:互相交换人质。⑥云中:地区名。⑦成皋:古代军事要地。午道:地名。博关;地名。⑧莅国:在位,当国。⑨上客:尊贵的客人,指苏秦。⑩纯(tún屯):布帛的计量单位,即匹。约:约结,此指用合纵之策约结。

[译文]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不轻易怀疑他人,不听信谗言,堵塞朋党纷争的门路,这样尊显君主、开拓疆土、增强兵力的谋略,才得以向君主陈述。所以我私下里替大王谋划,不如联合韩、魏、齐、楚、燕、赵,六国合纵,共同抗拒秦国。通令天下的将相,一齐到洹水之滨一起会盟,交换质子,宰杀白马举行盟约。

“立下誓言说:‘假如秦国攻打楚国,齐、魏各派精锐的军队协助楚国,韩国阻断秦兵的粮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迫近秦军,燕国固守在常山的北边。假如秦国攻打韩、魏,那么楚国阻断秦兵的后路,齐国派出精锐的部队协助韩、魏,赵国渡过黄河、漳水逼近秦军,燕国固守云中地区。假如秦国攻打齐国,那么楚国阻断秦兵的后路,韩国固守在成皋地区,魏国堵塞午道,赵国渡过黄河、漳水,派兵出博关,燕国派出精锐部队协助齐国。假如秦国攻打燕国,那么赵国固守在常山地区,楚军进驻武关地区,齐军由渤海渡过黄河逼近秦军,韩、魏派出精锐部队协助燕国。假如秦国攻打赵国,那么韩军进驻宜阳,楚军进驻武关,魏军进驻河外,齐军渡过清河,燕国派出精锐部队协助赵国。假如诸侯中有谁先背弃盟约,五国联合起来共同讨伐它。’六国合纵互相亲近而共同抵抗秦国,秦国一定不敢轻易从函谷关出兵来侵扰山东六国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霸业就成功了!”

赵肃侯说:“我现在年纪轻,在位的日子也短,没能听到治理国家的长远计谋。现在尊贵的客人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救亡图存天下,安定诸侯,我愿意用举国之力听从您的调遣。”于是就封苏秦为武安君,赐给他百辆有文饰的车子,二千两金子,一百双玉璧,一千匹锦绣,让他去用合纵之策与其他诸侯结盟。

秦攻赵

[原文]

秦攻赵,苏子谓秦王曰:“臣闻明王之于其民也,博论而技艺之,是故官无乏事而力不困①;于其言也,多听而时用之,是故事无败业而恶不章②。臣愿王察臣之所谒③,而效之于一时之用也。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是以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而辞顺。故民不恶其尊,而世不妒其业。臣闻之:百倍之国④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⑤;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⑥,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今用兵终身不休,力尽不罢,赵怒必于其己邑,赵仅存哉⑦!然而四输之国也⑧,今虽得邯郸,非国之长利也。意者,地广而不耕,民羸⑨而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语曰:‘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⑩。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故过任之事,父不得于子;无已之求,君不得于臣。故微之为著者强,察乎息民之为用者伯,明乎轻之为重者王。”

[注释]

①博论:犹言普遍地教导民众。官无乏事:指官吏不会耽误国家大事。②章:同“彰”,显露。③谒:说明,陈述,此指陈述的意见或主张。④百倍之国:指土地广大的国家。⑤高世:犹言盖世。行:犹言使用。⑥求得而反静:犹言想要得到反而不去硬求。⑦赵怒必于其己邑:犹言激怒赵国,一定战服,使它成为秦国的一个邑。赵仅存哉:指赵国的领土就会所存无几。⑧四输之国:四面输泻通达的国家。⑨羸(léi雷):疲弱。⑩物:此指战事。

[译文]

秦国进攻赵国,苏秦对秦王说:“我听说贤明的大王,对待他的臣民采取普遍性教导,并教给他们各种本领,因此官吏不耽误国家大事,民力也富足;对于下面的言论,广泛听取,有选择地采纳,因此国家的事业就不会衰败,丑恶的东西就不会显露出来。我希望大主详察我所说的主张,而实现它在一定时机的效用。我听说握有贵重宝器的人,从不走夜路;承担大事的人,从不敢轻敌。因此贤明的人责任重大而做事恭谨,聪明的人功劳虽大但言辞和顺。所以民众不憎恨他们的尊贵的地位,世人不嫉妒他们的功业。我还听说:土地广大的国家,民众争先归顺;功业盖世的人,国君不会重用他;力量耗尽的民众,仁义的人不使用他们;想要得到不要去勉强取得,这是圣明君主一贯的做法;建立大的功业以后,一定要懂得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是用兵的原则。现在长久用兵却不知休养生息,民众疲惫不堪,也不肯罢手,一旦激怒赵国,就一定要攻下,让赵国成为自己的一个邑,赵国的领土就会所存无几呀!然而赵国是个四面交通八达的国家,现在即使得到邯郸,也不是国家的长远利益。可以试想一下,土地广阔而不能得以全部的耕种,民众疲弱也不让他们休息,又用刑罚严格地约束他们,那么他们虽然服从了,也不会有长久在这里居住的打算。俗话说:‘打了胜仗而使国家处于危险境地,战事仍然不可避免。功劳大而权力小,就不会得到土地。’所以超过承担能力的事情,连父亲不会从儿子那里获得什么;永无休止地索取,大王也不会从臣子那里获得什么。因此能够变微小为显著的人力量强大,明白使民休养生息是为了更好使用他们的人可以做霸主,了解使小权变为重权的人可以称王。”

[原文]

秦王曰:“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①。”

苏子曰:“臣有以知天下之不能为从以逆秦也。臣以田单、如耳为大过也。岂独田单、如耳为大过哉?天下之主亦尽过矣!夫虑收亡齐、罢楚、敝魏与不可知之赵,欲以穷秦折韩②,臣以为至愚也。夫齐威、宣,世之贤主也,德博而地广,国富而用民,将武而兵强。宣王用之,后逼韩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秦为齐兵困于殽函之上,十年攘地,秦人远迹不服③,而齐为虚戾。夫齐兵之所以破,韩、魏之所以仅存者,何也?是则伐楚攻秦,而后受其殃也。今富非有齐威、宣之余也,精兵非有逼韩、劲魏之军也,而将非有田单、司马之虑也④。收破齐、罢楚、弊魏、不可知之赵,欲以穷秦折韩,臣以为至误。臣以从一不可成也⑤。客有难者,今臣有患于世。夫刑名之家,皆曰‘白马非马’也⑥。亡如白马实马,乃使有白马之为也⑦,此臣之所患也。

第6章 秦策(1)第4章 西周策(1)第57章 赵策三(3)第17章 秦策三(1)第33章 齐策六(1)第81章 韩策三(1)第76章 韩策一(2)第3章 东周策(3)第1章 东周策(1)第35章 齐策六(3)第46章 楚策四(3)第13章 秦策二(2)第22章 齐策一(1)第31章 齐策五(1)第43章 楚策三(2)第58章 赵策三(4)第51章 赵策二(1)第36章 楚策一(1)第46章 楚策四(3)第95章 宋、卫策(2)第65章 魏策一(3)第37章 楚策一(2)第83章 韩策三(3)第94章 宋、卫策(1)第96章 中山策(1)第59章 赵策三(5)第45章 楚策四(2)第65章 魏策一(3)第65章 魏策一(3)第64章 魏策一(2)第47章 赵策一(1)第1章 东周策(1)第46章 楚策四(3)第90章 燕策二(3)第27章 齐策三(2)第31章 齐策五(1)第56章 赵策三(2)第5章 西周策(2)第43章 楚策三(2)第25章 齐策二第12章 秦策二(1)第12章 秦策二(1)第10章 秦策(5)第33章 齐策六(1)第49章 赵策一(3)第22章 齐策一(1)第55章 赵策三(1)第55章 赵策三(1)第16章 秦策二(5)第84章 燕策一(1)第23章 齐策一(2)第62章 赵策三(8)第14章 秦策二(3)第94章 宋、卫策(1)第40章 楚策二(1)第87章 燕策一(4)第7章 秦策(2)第26章 齐策三(1)第75章 韩策一(1)第52章 赵策二(2)第63章 魏策一(1)第82章 韩策三(2)第37章 楚策一(2)第40章 楚策二(1)第36章 楚策一(1)第88章 燕策二(1)第48章 赵策一(2)第94章 宋、卫策(1)第41章 楚策二(2)第75章 韩策一(1)第63章 魏策一(1)第35章 齐策六(3)第57章 赵策三(3)第29章 齐策四(2)第90章 燕策二(3)第42章 楚策三(1)第33章 齐策六(1)第22章 齐策一(1)第77章 韩策一(3)第21章 秦策四(3)第43章 楚策三(2)第16章 秦策二(5)第1章 东周策(1)第80章 韩策二(3)第7章 秦策(2)第94章 宋、卫策(1)第38章 楚策一(3)第74章 魏策四(3)第92章 燕策三(2)第57章 赵策三(3)第19章 秦策四(1)第52章 赵策二(2)第82章 韩策三(2)第48章 赵策一(2)第11章 秦策(6)第29章 齐策四(2)第83章 韩策三(3)第96章 中山策(1)第46章 楚策四(3)第42章 楚策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