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胖也会「脂肪肝」 这类型的人要小心!
▲饮料是甜份来源,长期摄取恐危及健康。(图/达志/示意图)文/赵坚医师1. 常喝手摇杯饮料「手摇杯含糖饮料如同碳水化合物界的怪兽」,绝大部分手摇杯饮品均添加玉米果糖,长期饮用容易引起脂肪肝,让血脂、胆固醇变高,还会成瘾,不准孩子喝手摇杯饮品。世卫组织今年公布糖份摄取指引,游离糖(额外添加糖分)建议每天摄取量应低于总热量的十分之一,否则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一般建议一天摄取量以总热量的5%为宜。以60公斤、轻度工作成人计算,每天热量建议摄取1800 大卡,若每天饮用一杯全糖手摇杯饮料,已摄取100大卡,已经超过5%的建议量,如果一天喝上两杯、摄取200大卡糖分热量,就破了十分之一的上限。玉米果糖便宜、甜度高,早就成为手摇杯饮品的甜份主要来源,长期摄取恐危及健康,建议最好不要饮用,如果嘴馋建议买中杯、微糖,如果喝不完,丢掉也没关系。
手摇杯饮料标示104/7/31已上路手摇杯饮料标示新制7月31日上路,由于手摇杯店家均提供甜度调整,部分业者认为难以执行,食药署指出,业者只需标示全糖热量,其余半糖、微糖等由消费者自行计算;新制规范连锁饮料店、便利超商(冲调咖啡、奶茶)、速食业者(咖啡),不含早餐店。食药署表示,新制已于6月预告,期间多次与业者开会协商,发现业者详细标示含糖量,确实有执行困难,因此最后确定手摇杯饮料热量只需标示全糖热量,糖量也可用方糖数来标示,方便消费者换算。举例,某店家全糖饮料加入20公克果糖,每1公克果糖热量为4大卡,则全糖热量须标示80大卡,至于七分糖(56大卡)、半糖(40大卡)、微糖(三分之一糖、约27大卡),则由消费者自行计算,店家不必一一标示。热量也可以方糖数量来标示,一颗方糖5公克,每颗20大卡,店家现场冲调饮料全糖用了5颗方糖,则需标示5颗方糖、100大卡。至于标示方式,不须在手摇杯外包装上标示,可在店内点餐单上注记或张贴悬挂或插立牌等,或是用标签黏贴,以及其他足以明显辨明的方式标示,让消费者参考,但不能只在店家网站标示。手摇杯标示新制还包括果汁,现场调制的果汁饮料必须含10%以上的果汁,才能标示为果汁;如果果汁成分低于10%,只能标示「风味」、「口味」,不能提到果汁两字。另外茶饮与咖啡必须标示产地来源,如果混了两国以上的茶叶,需按照含量多寡依序标示;咖啡需标示咖啡因含量,采红黄绿三级,咖啡因如超过201毫克,需以红色标示,黄则是介于200至10毫克,绿则是低于100毫克。新制将于7月31日上路,已请各地卫生局加强稽查,如果业者未依规定标示,将处以3万至300万元罚款,如标示不实罚款更重,将开罚4万至400万元。2. 久坐、不运动中年人最好不要久坐、不运动,以免出现脂肪肝。中年人长时间久坐、不运动,很容易就会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俗称脂肪肝)。如果想要减少脂肪肝困扰,就得减少久坐时间,同时也要多运动。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肝脏病学期刊》研究人员以近十四万名男女为研究对象,这些人都在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接受健康检查,以超音波检查是否有脂肪肝,研究人员也以问卷询问这些人的运动量与平常坐着的时间。这些人当中,近四万人有脂肪肝。研究人员发现,无论久坐还是运动量减少,两项因素都会增加脂肪肝发生率,就算不胖,身体质量指数(BMI)少于23,一样也会因久坐、运动量偏低而出现脂肪肝。研究以中年人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长时间久坐、运动量减少,都与脂肪肝盛行率有关。减少坐着的时间与增加运动量一样重要,都可以减少脂肪肝风险。长时间黏在椅子上,很可能会夺去生命,过程虽然缓慢,但结果却是无庸置疑。身体是设计用来活动、运动,久坐时,肌肉不需要用力、运动,自然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目前脂肪肝无药可医,唯有改变生活习惯,才能改善脂肪肝问题。「脂肪肝」表示肝细胞内脂肪空泡占据过量 一般人常误以为脂肪肝是指肝脏被一层油包裹着,实际上医学对脂肪肝的定义为肝细胞内的脂肪空泡占据整个细胞的5%以上,临床上又称为代谢性脂肪肝。在目前常规的健康检查中,腹部超音波扫描检查是必备的筛检工具,又最常被腹部超音波扫描发现的异常结果就首推「脂肪肝」了。根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正常人每100克肝约含4~5克脂类,而当肝细胞内脂质(尤其是指三酸甘油脂)蓄积超过肝重量的5%,或肝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呈现3分之1以上的脂肪变性时,则在临床上就称为「脂肪肝」。脂肪肝在台湾成年人中约占4分之1的比例,性别方面为男性略高于女性,好发的年龄层则在40~60岁之间。而造成代谢性脂肪肝的常见因素包括有肥胖、高血脂症、酗酒、糖尿病、高血压、不当服用药物(如类固醇、黄体素)、内分泌代谢异常疾病等;C型肝炎病毒所制造的蛋白质,会导致肝脏细胞脂肪代谢异常,因此较易形成脂肪肝,而B型肝炎则少有相连性。脂肪肝虽与三酸甘油脂的合成及排泄不平衡有直接之关系,但其成因的机转则可能与脂肪由肝脏的输出量减少、脂肪酸大量涌回肝脏、肝脏内脂肪的氧化作用减少,以及肝脏合成脂肪的增加等因素有关。脂肪肝高危险群 建议做腹部超音波扫描临床上,8成的脂肪肝患者都不见有症状出现,且大部分之症状都是一些非特异性的胃肠道疾病之症状及表征,其中包括有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食欲不振、全身倦怠、呃气、腹胀(尤其是上腹部)、肝区有压痛感等。少数的罹患者可以触摸出肝脏肿大的现象,极少数严重的个案或许会出现眼白巩膜泛黄的现象;又如药物中毒性脂肪肝(常见有四环素)、急性妊娠性脂肪肝在临床上会出现急性猛爆性肝炎的变化,而使得病况危急,却很难与一般病毒性肝炎或药物中毒性肝炎所导致的猛爆性肝炎做明显区分。对于某些罹患脂肪肝的高危险群,如肥胖症、长期多量饮酒、高脂血症、糖尿病、长期药物使用、慢性心脏循环衰竭,甚至营养不良的个体,建议其能够进一步接受腹部超音波扫描。脂肪肝的治疗是依其成因之不同而异,如果是肥胖、营养过剩及酗酒所引起的脂肪肝,并无须服药治疗。只要确实控制食量、减肥、戒酒,且养成正常生活起居、少吃油腻食物(肥肉、动物内脏、油炸品)、多运动等行为调整,即可改善。若为高血脂及糖尿病患者所引起的脂肪肝,则须与医师配合来服药控制病情,才能改善脂肪肝的情况。另外,急慢性肝炎引发的脂肪肝,则在肝炎缓解后就会自动消失。脂肪肝的问题可大可小,多需视其成因而定。如果是因为肥胖、糖尿病等代谢问题所导致的脂肪肝,通常不会影响肝脏机能之运作,也少见恶化成肝硬化、肝癌等症。但若为酒精性脂肪肝合并酒精性肝癌者,长时间发炎就会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不可等闲视之。本文作者:赵坚 现任台大医院妇产科医师文章转自:赵坚脸书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