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闻-城市风情依旧 文化何处寻觅?

余秋雨(右图)和周立波(上图)是上海文化典型代表,一个代表小资文化,另一个代表市民文化。(本报资料照片

余秋雨(右图)和周立波(上图)是上海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个代表小资文化,另一个代表市民文化。(本报资料照片)

评论解读世博会的举办,令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上海,然而「上海文化滑坡」的盛世危言依然余音绕梁,《新世纪》的文章指出,计划经济造成的文化垄断是最大主因,上海文化的希望在于文化体制改革

10年前,有一位纽约来的资深文化人,满怀对上海的各种想像,来这座城市寻找东方的纽约。失望地离开之前,他问:为什么在中国只有巴黎,而没有纽约?我理解他的疑惑是:中国有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合二为一的北京,为什么当今上海仅是一个经济中心,而不复是曾经的文化大都会

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将给这座城市带来什么?会带来文化复兴的希望吗?又是什么阻碍她至今成不了纽约,也不是法兰克福?

计划经济留下的文化垄断

上海文化曾经辉煌过,在上一个世纪的上半叶。1949年新中国在北京建都,中央一声令下,将文化中心从上海平调到北京,但一直到1980年代,上海文化依然有全国「半壁江山」的美誉。我经常如此向老外这样描绘中国文化精英的地理分布:一半云集在北京,其余一半中的一半在上海,剩下的25%分散在广州、成都、西安、武汉、南京、杭州等二线城市。

1990年代开始,上海在经济上二度崛起,人们对这座城市的文化复兴寄予了厚望。20年快过去了,国际文化大都市没有见到,倒是民间的「上海文化滑坡」的盛世危言,依然余音绕梁,不仅上海与北京的文化距离没有缩小,二线城市也赶了上来。

为什么在上海文化与经济的发展会有如此的落差?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上海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了另一种传统:封闭保守、依赖政府、崇尚权威、恐惧竞争、垄断性经营。这不仅成为这座城市挥之不去的体制惯性,也深刻渗透到人们的心理深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属于国家垄断,虽然近10年的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将大批传媒、出版社、剧团和作家赶向市场,但他们依然像长不大的孩子那样断不了奶,习惯于向体制内部寻租,争取补贴资助或垄断性特权。上海的大部分文化资源至今依然被事业单位垄断,文化市场的发育与活跃远远比不上北京。文化人普遍地惧怕竞争,循规蹈矩,一种典型的「事业单位人」心态。以电视业为例,过去有上视、东视卫视三家,形成一定的体制内竞争。后来频道分工,圈定势力范围。出镜采访手里拿的话筒呈菱形三面,每一面都是不同的台标,记者却是同一个,晚上各新闻台的报导自然变成「同一个上海,同一种声音」。

文化在上海与上海的文化

不仅节目,连人才也有垄断的传统。北京、广州的媒体不拘一格用人才,大量体制外的民营文化公司以各种方式参与节目制作。但上海媒体内部许多重要位置,其人员皆出身于上海本地的「某校某系」,长年累月的近亲繁殖,形成了单一、僵化的固定风格。近20年来各地英雄豪杰名校毕业生涌入上海,占据了外企和民企的精英层,但在文化事业单位,流行的依然是上海话。愈是接近上层,外地精英愈是凤毛麟角

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愈来愈呈区域经济势头,但文化发展相反。一切以国家标准为衡量尺度、以获得国家的某某奖项作为考核部下、衡量政绩的终极目标。仿佛文化与竞技体育一样,真的有一个统一的「部颁标准」,可以在国立竞技场上分出高下。上海文化之所以丧失了地方自主性和内在尺度,乃在于国家行政意志大规模、直接地参与文化建设、决定文化资源的分配和制定文化竞赛规则。

希望在于文化体制的改革。一个由国营事业单位垄断的城市,自然缺乏舒展的文化空间与繁荣的文化市场。如今的上海整齐划一,管理规范。上海没有「海漂族」,不是怕在黄浦江里淹死,而是怕在上海滩上枯死。

说「上海文化滑坡」,会让一些上海人不服气,如今在上海足不出户,就可以坐看全球顶级的明星演唱会百老汇歌剧、冰上芭蕾、F1赛车、大师网球赛凡尔赛宫名画。特别是这次世博会,更显示出上海已经成为万国来朝的文化大码头。上海从来就是一个世界主义都市。不过,真正繁荣的与其说是「上海的文化」,倒不如说是「文化在上海」。外来的文化愈是热闹,自家的文化就愈是苍白。

仅剩温吞的中产阶级文化

这几年的上海「文化危机」,另一种表现是上海话的危机。当上海小孩子习惯于使用僵硬的人造语言(普通话)时,也就创造不出真正具有地方韵味的上海文化,难以与京片子文化、东北话文化、西北风文化和粤语文化相匹敌了!

我在大学任教近30年,发现新一代上海出生的年轻学生,只有两种类型:要么是超一流的,要么是三流的。前者是少数,大多数上海学生自小在父母庇护下长大,胸无大志,气象格局小得不能再小。不仅学生如此,学者也是如此。上海学者大部分只关心眼皮底下、苏州河边那点琐碎小事,课题立项多为地方性主题,观点面面俱到,四平八稳,政治永远正确,学术不知所云。

上海时尚,但不前卫;上海叛逆,却不偏激。城市精神中的中庸性格,淘洗了那些偏激的传统,只剩下温吞吞的中产阶级文化。这种中产阶级文化是彻底的世俗化和去政治化的,远离政治的公共领域,紧贴市民的日常生活。上海文化的主流是市井中的市民文化和洋房里的小资文化。

大上海与小市民

余秋雨和周立波是上海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个代表小资文化,另一个代表市民文化。上海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在他俩身上有所体现。上海文化正出现一种虚饰化与粗俗化的趋势,余秋雨小资风格的文字,愈来愈缺乏真实和真诚,内中充斥着虚假、做作与拙劣的卖弄,然而在上海,余氏作文竟然成为语文老师倾力推荐、中小学生竞相模仿的应试范本。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与他的老师周柏春比较,已经失去了老上海话中那种淡淡的儒雅,而多了一点油滑气,上海人挟洋自重、自以为是的文化傲慢也在「海派清口」之中暴露无遗。

「大上海」,「小市民」。作为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工商业大城市,上海假如不能像纽约那样同时成为文化大都会,恐怕永远摆脱不了世人的讥讽。世界博览会给上海带来的不仅有好看的西洋镜,更重要的是多元的异域文化。上海能否抓住这一天赐良机,痛下决心,开始新一轮的文化复兴呢?(摘录自《新世纪》周刊2010-5-3,作者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