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育人人更美 以美为媒促大同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清华大学考察,首站就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我有幸陪同总书记参观了“实种实褎 实颖实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庆特别展”,并就学院的工作做了汇报。在交流中,我深深感受到总书记对艺术设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培养德艺双馨的青年人才的殷切希望,由此更加感到自己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把美术、艺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升到与科学、技术同等重要的地位,令美术界、设计界备受鼓舞,成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新发展格局,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不辱使命,不负时代重托。
在崇尚“人文日新”的清华大学,清华美院以“大美育”推动学校“更人文”。在清华大学服务国家发展的实践中,美院的参与和贡献是独特的、不可或缺的。此次校庆特展展示了自1956年以来,清华美院强化艺术与科学融合,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发展历程。
建院65年来,清华美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国家形象,增进民生福祉。以传统文脉、学院智识、视觉表达、多样设计助力国家形象塑造,是清华美院的光荣使命。在此次校庆特展上,首都机场壁画群、《永远盛开的紫荆花》、《战友》、《火神山五兄弟》,以及反映时代、展现中华文明和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美术创作,展示了清华美院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指引下取得的重大创作成果。国徽、政协会徽、国家勋章、建国瓷、北京奥运会形象与景观、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等设计作品错落陈设,彰显了清华美院师生在国家形象塑造中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也包含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之间相对的不平衡。对此,艺术和设计需要有所担当。展览上,从早期的红旗轿车、首都公交车的造型,到南极科考手表设计,再到“面向新冠肺炎及六项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产品”的设计……清华美院师生及校友助力人民美好生活的设计作品涵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示范作用。
65年来,清华美院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化国际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在新时代,要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需要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强。清华美院坚持既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中华文化传承,又回应时代关切,践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针,展开了多样化的艺术设计扶贫、非遗保护与非遗传承人培训等活动,令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在春潮涌动的新时代大放异彩,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了重要的旗帜作用。
清华美院历来重视对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与6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展开了多形式的跨文化人才培养项目和一系列重要国际交流。如“一带一路”中国艺术家走进非洲文化交流活动、“中国风格艺术设计展”欧洲巡展、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以及众多艺术家的专题个展等,在文化艺术的碰撞交融中搭建起友谊的桥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
清华美院始终坚持清华大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艺术与科学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学科建设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中,以国家需要和世界一流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质量。我们保持本科生的规模,增加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人数,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本科生;科研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除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基金等项目,还主持参与了如“973”“863”以及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特别是作为设计学科首次主持立项国家科技重点专项“中国风格文化创意及智能产品设计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在诺贝尔奖得主、清华大学名誉教授李政道看来,艺术与科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都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他与艺术名家、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共同发起,已由学院组织5届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新时代,清华美院将大力促进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学科交叉与融合。
审美是最深刻的教养,而品位使灵魂变得独特且丰满。以“大美育人”为宗旨的清华美院,注重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众多的美术元素、艺术元素通过设计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和中国制造中,显著提升了城乡审美力和生活文化品位,赋能高质量发展,切实将论文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危与机共存,我们需要应变,更需要引领,不忘使命和担当,努力成为国家形象的塑造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艺科融合的引领者、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清华美院将一如既往以美为媒,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作者:鲁晓波,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