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核拥核都请进!2013核电影告诉你被迫与核共存的故事

社群中心/综合报导

无论反核或拥核,只要你得在台湾生活,「2013核电影」都是值得你带着亲友前往了解的「核心影展」。影展将于11月22日至12月1日于松山文创园区北向烟厂播映,12月14日至29日则于新北市的府中15纪录片放映院继续放送。

核能议题牵涉甚广,从民生、环保、政治到人身安全,再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无法逃避对于核能的讨论。

「2013核电影」是台湾首次以「核」为主的主题式影展,共选映了19部来自全球关于「核」的影像作品类型包含了剧情片、纪录片、动画实验片。(见下图/取自核电影官网)

核电影活动官网指出,影像着重的不是关于核能知识,或是拥核/反核的论述,而是强调那些与核共存的人、动物与大自然。

身为策展人,纪录片工作者木材在活动官网写下自己的想法,说明核电影的策展概念,以下全文转载自核电影官网。

2011年10月,我到日本距离福岛仅一小时车程山形参加纪录片影展,某天,友人载我们去山丘上俯瞰山形市区风景,一切是如此平静而美丽微风吹来,当下的我既困惑又震撼,因为无论怎么想像,都无法想像核灾在半年前才刚发生。

在知识理性上,我们都知道核灾的严重性,但身处其中,却充满了感知上的矛盾。不像那些显而易见的巨大灾害,无形的辐射伤害,日以继夜不停散播,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仅能在看似平静的如常生活中,对抗一点一滴累积的伤害,但却无力改变什么。严重的灾区被禁止进入,成了无人地带,没有人知道那里怎么了, 在封锁线外,人们开始遗忘。

策划「核电影(影展)」的原初构想由此而生。电影是「经验」的艺术,有力量描写与捕捉现实,透过声音和影像,我们终于有机会跨过那道封锁线,踏入禁区,随着电影寻找真相,一起行动,感受与「核」有关的,那真实又荒谬的情境

本届影展,共选映了19部与「核」息息相关的作品,电影着重的不是关于核的知识,或是拥核/反核的论述,而是强调那些与核共存的人、动物、自然,呈现他们被牵动生命,他们的心境状态,诱发我们去思考有关未知的核的未来。

像是德国片《家有核邻》中那些抗争了半辈子的人们,在福岛核灾后,德国政府终于宣布废核;《夹缝中的天使》里的阿嬷,坚持一辈子不肯搬离, 在大家都搬走后,孤独地对着墓地独语;《无人地带》里,核污灾区的农夫死守已枯竭的农地老夫妻企图重建家园;《祝之岛》的淳朴居民,早已把反核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台湾,谈论核能议题常常陷入失焦泥沼中,沦为政治或经济议题,真相也被各种力量操弄隐瞒。但,面对这些,并不表示人们就是无措无力的,除非是对许多事情「视而不见」。

讽刺的是,辐射的确是「看不见」的。

因而核电影(影展)所要做的,正是要透过电影,邀请大家走进来,睁开双眼,用行动参与,一起观看这个早已/可能/即将「视而不见」的世界,寻回人之所以为人的另一个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