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大陆改革开放40年 手机产业从「模仿到领头」

大陆中心/综合报导

大陆迎来改革开放40年,《澎湃新闻》以手机产业来分析,40年间大陆改变了什么、进步了多少。报导指出,大陆手机产业从被海外攻占市场,演变至智慧型手机出现后的模仿阶段,到现在中国手机产业已渐趋成熟能够独当一面,与三星苹果等大厂商,在西欧这种高度成熟的市场形成三国鼎立局势

▼Motorola。(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据《澎湃新闻》报导,在改革开放第十个年间,中国第一个TACS蜂巢网路移动电话系统在广州投入商用,首批用户700个;当年Motorola、Nokia、Ericsson等大批国外手机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

报导提到,中国人在90年代时手机需求大为提升,1990年时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到了1995年就暴增到了362.9万户。但这时中国通讯行业仍还在「补课」阶段,华为1987年才刚刚成立,中兴也才刚成立深圳研究所,OPPO甚至都还没出现。

然而,随着海外品牌的涌入与强烈攻势,中国手机也逐渐式微;2005年科健亏损、2007年波导手机也利润狂泄1865%;截至2008年,中国品牌被挤压至15%的市场份额熊猫、科健、迪比特退出市场,TCL、波导、中兴、华为等也都在困境中求生。

▲第一代iPhone。(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贾伯斯2007年发布了第一代的iPhone手机,但他的执行长却在半夜打电话给他说,「你的手机根本没讯号阿」,后面派来的维修人员也完全无能为力;在很多的消费者看来,第一代的苹果手机并不完美,应用软体也很少,只有Google地图等为数不多的几样东西。即便如此,它仍开启了智能手机的崭新时代

几乎同一时间,「安卓之父」鲁宾(Andy Rubin)看完了苹果的发表会也决定重做自己的手机;第二年联发科一站式解决方案(Turnkey Solution)发布,提供了完备的晶片、软体平台及设计,手机厂商只需要购买荧幕摄影镜头等简单零件,大大降低了手机的制造门槛

这两项举措使中国手机制造商,开启了一个「肆意生长」的野蛮时代。当时只要国外新手机一上市,「华强北」(深圳市电子商街)的厂商拿到系统之后再稍作改动,贴上自己的商标,用很少的资金就可以投入战场、参与竞争。据《澎湃新闻》报导,2009年中国山寨手机出货量达到史无前例的1.45亿部,这时中国手机产业也被称为「组装工厂」。

然而,「模仿」的情况在2018年真正改变, 上半年华为P20Pro将手机拍照推入三摄时代,OPPO Findx也打破了全行业对苹果「浏海荧幕」的跟进,用升降式的「双轨潜望结构」实现93.8%的行业最高荧幕占比,还实施了首个安卓系统3D结构光技术与人脸支付应用;此后荣耀等手机相继跟进,大陆手机的工业设计创新一发不可收拾,在荧幕占比上更是全面性地辗压国外品牌

大陆手机品牌还追杀到了全球市场,之前国产手机外国品牌的较量还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等,如今已经蔓延到了发展更为成熟的欧美市场。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3个季度华为在西欧智能手机的份额达到了19%,和苹果、三星形成三国鼎立的态势,OPPO在欧洲也已进入义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等市场,也在高端市场与苹果、三星正面交锋

此时,大陆手机仿佛又来到了一个起点目标已经不再是先前的生存与发展,而是「领头」;要实现这个目标,《澎湃新闻》指出了三个要点,一是抓住AI创新趋势、5G到来的机遇,加强研发;二是加快国际布局,尤其是欧美市场;三是跟紧万物互联步伐

电信巨擘华为。(图/达志影像美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