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倾听学生心声!」4高中社团联合发声:希望降低文言文比例

高中生们认为文言文的授课比例应该要调降。(图/CFP,下同)

生活中心综合报导

文言文与白话文比例争议不断,引起台湾社会热烈讨论。继学者老师作家们响应连署,高中生社团10日联合发表公开信,希望文言文的占课比例能够下降,并期待更多台湾文学作品成为教材,而学生身为教育主体,不该轻易忽视学生的心声

彰化高中台文社、彰化女中台文社、高雄中学乡土文化研究社新竹高中土地社等4个学生社团,联合发表公开信,内容指出,过去所受的国文教育中,文言文占了课本极大的篇幅国文课大部分的时间几乎讲解文言文的字义,高中更加严重,许多学校的国文段考题目与文言文相关的都超过9成,国文课成为只要求学生每天不断背课文背注释背翻译,不断为了文言文而默写的科目

声明指出,大部分的老师在教课时,常要求学生理解每一个字的字义并能明确翻译,钻研作者使用高超技巧与那些令人赞叹的词汇,却常忽略了作者通篇文章背后想传递的真实想法,甚至还会「超译」作者原本创作意象。在课堂上许多时候,老师更以个人的喜好对学生作价值意识上的灌输,以「君臣父子」等古代的阶级观念,无视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质疑,以合理化其在课堂上威权的行为与言论,「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学生表示,文言文占了如此高的比例,也严重排挤了其他文学,降低了文学教育的多元性,老师们把所有国文课都拿来上文言文,再告诉学生因为课程进度的压力,白话文必须回家自己阅读,「反正白话文你们都看得懂,没什么好教的啦!」

国语文领纲课程目标中写着「体会文化传承与生命意义的开展」、「关切社会重大议题,培养参与公共事务热情能力」、「关心本土国际事务,体认多元文化价值」,学生们认为,台湾文学有许多不同作家的作品是可以充分达到这些目标。

「台湾是个族群文化与历史复杂的岛屿,我们希望文学教育能够拥有更多空间,让学生透过文学更加了解自身文化与更加理解多元文化,持续关心本土事务与社会议题并且实际参与。」学生们表示,并非否定许多文言文的作品及其价值,只是认为文言文比例的下修,将会是台湾文学教育的一项改革,将会有更多的空间选入使未来的学生们更加了解族群、阶级和性别议题的文学作品,也借此培育更多拥有足够素养参与公共事务一同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生。

学生们指出,希望文言文的占课比例能够下降,并且期待有更多台湾文学的作品成为教材,「文学,是有办法贴近、甚至乘载着人们记忆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