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这批学生接续党外香火──民主转型关键时刻之9(曾建元)
当年郭雨新(前排左二)与党外青年朋友聚会,坐在其左侧者为邱义仁(前排左三),在其左后方的是陈菊(后排左四),右后方的是田秋堇(后排左三)。(图:郭雨新家属提供)(中央社)
1970年保钓运动风起云涌,国民党为了强化青年工作,于是在1972年3月于中央委员会下设立青年工作会,并将知青党部扩充北区、中区、南区3个平行的区党部,接受党中央青工会的领导。
知青党部在大学内系以社团名义公开活动,以台大为例,台大党部代号为孔知忠党部,对外名义为逸仙学会,为北区知识青年党部第一党部,以下有教授党部、以及假借觉民学会名义领导各个学院、学生宿舍和侨生以励志性学生社团形式设立的各个学生区党部,在各个班级和学生社团内则设立学生党团小组。
事实上,觉民学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借由学生社团的掩护来执行上级党部交办的任务,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以组织动员的方式,竞选代联会与院代会的主席和各系学生代表。
1971年,国家安全局统合国民党党政部门成立春风会报,对大学校园进行监控,国民党参与的单位包括知青党部、救国团、中央委员会第六组、青工会与社会工作会,政府的部分包含司法行政部调查局、内政部警政署与教育部。
1973年国民党通过《中国国民党各级知识青年党部保防工作实施办法》,课以各校知青党部和党员在校内从事保防工作的义务,协助政府进行校园监控和检肃匪谍。1983年3月,国民党政府又新增校园安定工作会报,由教育部主责,以两周开会一次为原则,用以补强一年开一次会的春风会报。
校园安定的组织工作归知青党部,社团活动归救国团,调查工作由法务部调查局与警备总部负责。校园安定工作会报出席单位有国民党中央青工会、文化工作会、北知青党部、救国团,政府部门有调查局、警总、教育部军训处、训育委员会和人事处。由上可知,国民党党国对于校园的控制极其严密,党员在思想和组织上都受到层层管制,非党员则受到党国无所不在的监控和随时出现的制度压迫。
在这一严密的网罗下,台大校园的学生自治选举在1973年台大哲学系事件爆发之后就又变得死寂沉闷,台大知青党部透过觉民学会集中掌握学生领袖菁英群体,觉民学会和各学院的党社菁英,在党和团的鼓励和支持下,便成为对于学生自治最为热衷的群体,也是历届领袖和干部主要的来源。
然吾人也不容否认,台大学生自治组织的制度设计存在着的先天缺陷,也难辞其咎,代联会的间接选举方式,使代联会和学生群体有一定的距离感。
1964年到1978年之间除了1971年有3人参选的竞选局面,其余十数年都是一人参选,而由全校班代表组成的学生代表联合会人数逐年增加到将近300人而过于庞大,且班代表未必自觉自身对于全校学生自治事务的职责,以致班代大会多年,在1980年代普选运动兴起之前,也仅有1974年社会学系丁庭宇和1980年外国语文学系于思礼担任代联会主席任内曾经召开,其余每年皆因难以召集得法定出席人数而停摆。
代联会主席选举都是校方利用举办班代表及社团负责人研习营的机会同时举行,但又不愿让选情太过激烈,政见往党国乱射,所以都不愿让候选人在投票日前与选民过度接触,并且严格管控投票前政见发表的时间。在同额竞选的时候问题不大,当出现多个候选人的竞争时,就不免要被各个阵营批评而两面不是人。
因而当校园之外由政论杂志如《台湾政论》、《美丽岛》领导的政治反对运动重新挑战国民党党国的权威之际,尽管校园内相应受到启蒙而有零星的改革声音浮现,但还不见有具组织性的学生运动。
百家争鸣的党外杂志是台湾政论杂志最风光的年代,但解严后江河日下。(梁鸿彬摄)
然无论如何,1975年,正是一个分水岭。就在这一年的8月,第一份党外杂志《台湾政论》创刊,年底12月,第一届立法院增额立委选举,《台湾政论》的精神领袖中国青年党员郭雨新以党外领袖和国民党头号政敌的地位出马参选,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朝野对决。
郭雨新的秘书陈菊,原为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图书资讯科夜间部学生,在学期间经宜兰乡贤林清泉介绍与郭雨新工读,毕业后在政大公共行政及企业管理教育中心图书馆当临时雇员,仍继续担任郭雨新秘书。
陈菊个性热情进取,结识了主动前来拜会郭雨新的台大法律学系学生周弘宪后,进而经由周弘宪为郭雨新建立在台大学生间的人脉,另一方面,她也从因到政大公企中心图书馆借阅《台湾政论》而认识的政大公共行政研究所研究生林正杰,进一步认识林正杰东海政治学系的同学如贺端蕃、淡江文理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生范巽绿,以及政大公行所研究生林世煜、新闻学研界所研究生陈国祥等人。
在陈菊的穿针引线下,30多名以台大为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身着大学服出面到宜兰为郭雨新助选,这一批学生许多人在日后接续了党外的香火。(中时摄影组摄)
在陈菊的穿针引线下,30多名以台大为主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采用周弘宪的建议,身着大学服出面到宜兰为郭雨新助选,这一批学生许多人在日后接续了党外的香火,当中有台大政治学研究所研究生邱义仁、吴乃德、哲学系学生田秋堇、法律学系周弘宪、萧裕珍、经济学系谢明达、历史学系周婉窈、外国语文学系黄毓秀、东海经济学系毕业的政大研究生吴乃仁,以及林正杰、贺端蕃、范巽绿等。
其中邱义仁原本是台大哲学系学生,因1973年台大哲学研究所遭教育部下令停招,而改考政治学研究所。时任台大研究生协会主席为政研所赵永茂,他因研究地方派系,而与郭雨新有所私交,也曾短暂协助郭雨新秘书工作,他任内规画研协主席改为研究生普选成功,这可能也因为研究生人数并不多,加以年纪和见识更为成熟,所以校方并无顾忌。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法学博士、国立中央大学客家语文暨社会科学学系兼任副教授)
【未完待续,曾建元专栏每周五刊出】
来稿请寄:[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