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位时代 保险交易网路化

开放投保的第三种管道。(图/理财周刊提供)

随着疫情的升温,保险业也采取防疫措施,要求业务员尽可能避免主动拜访客户。然而,受限于保险法规,业务员难以在未亲见客户、取得本人签名(即「亲晤亲签」原则)的情况下卖保险。金管会保险局于是采取暂行措施,同意业务员可暂时以视讯「亲晤」保户,但疫情结束后仍需补送纸本签名。

现行亲晤亲签程序 执行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

亲晤亲签规范的设立有其正当性,在于确认保险合约签署时一定是要保人本人所为,并且充分了解保险内容和自身权益后才决定签约。保险可区分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前者需落实亲签,后者则除了亲签外还必须亲晤。实务上亲签主要透过纸本寄送或传真完成,而亲晤则由业务员亲自拜访客户或本人至保险公司银行临柜办理,执行成本高,效率也低。

不仅如此,以现行亲晤亲签执行方式来看,保险公司在进行核保时,根本难以辨别签名是本人所为或者他人代签;而透过电话录音代替亲晤的作法(目前唯一核准替代方式,用于电销保险),也无法有效确认要保人是否真的了解合约内容,导致与保险相关的金融消费纠纷经常发生。

网路投保无法涵盖所有市场需求 保险业务员仍有价值

保险局自二○一四年起便针对内容简单、道德风险较低的保险项目开放网路投保,完全由要保人亲自上网操作,核保程序也全在网路上完成,所以在确认要保人身分和意思表示上较无争议。但经核准得办理网路投保的保险项目不多,且尚有金额、投保资格等多重限制,目前仍未成为保险市场主流通路

此外,网路投保是由要保人,在不经业务员仲介下自行上网购买保险,虽然价格较便宜,但客户少了专属业务员的服务,未必买到最适合自己的保险,日后遇到问题也无专人可询问和协助处理。再者,较复杂而需要业务员解说的保险商品越来越多,因此客户主要仍仰赖「亲晤投保通路」(包括透过业务员、保经代、银行理专)买保险,也就无法避免进行亲晤亲签的流程了。

运用数位科技取代亲晤亲签 并落实个资保护

为了降低前述所提身分验证风险、减少消费争议,并提升投保、核保效率,应该善用现有数位科技,结合视讯、录音、多元身分认证机制进行身分和本意确认。以现在发达的网路技术而言,这些工具都可以远端执行,早已不再需要用高成本、低效率的实体会面、纸本寄送方式进行亲晤亲签。

况且亲晤亲签程序的网路化,让稽核专员可以同时在线上监控整个交易流程是否符合法规要求及公司内控准则;交易资料电子化也有助于保留审计轨迹供事后稽查,若再搭配区块链技术,更能确保资料安全储存且无法被窜改。如此一来,投保、核保借由电脑或行动装置一次完成,不但大幅提升保险交易效率,又可以保障交易安全,远胜于现行亲晤亲签模式

当然,多元身分认证势必涉及到对个资的搜集和取用,所以在开放运用数位科技取代亲晤亲签时,主管机关也必须订定更完善的作业准则,针对个资的授权取得、传输、储存管理及使用进行严格规范,以落实对消费者个资的保护。

远距投保」 应成为未来保险通路选项之一

保险局这次同意暂时开放「视讯投保」虽是为了因应疫情,却也值得鼓励,但运用数位科技开创有别于网路投保的「远距投保」模式,应是未来保险商品通路的选项之一。保险交易网路化的目的不在于取代保险业务员,反之,是给予业务员符合数位时代的工具,让他们能配合现在市场需求提供更有效率品质的服务。

本文作者:钟佳滨

(本文摘自《理财周刊1086期》)

《理财周刊10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