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法牵动各产业 陈业鑫:依行业设专法
图、文/1111
一例一休上路,各界纷争不断。曾任台北市政府劳动局局长、现为业鑫法律事务所的律师陈业鑫,今(18)日出席由1111人力银行主办的2017餐饮业人力需求暨「1例1休」调查公听会时表示,由于一例一休攸关各行各业,牵一法而动全身,政府不得不谨慎小心。当劳工忧心工时减少收入锐减、企业担忧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之际,陈业鑫他幽默表示,此法最受惠的可能不是劳工、也非企业,而是熟稔劳工、一例一休法令的HR专家。
面对企业、劳工的负面反弹,陈业鑫以多年丰富的法务专家提出几大重点。首先,他建议政府首当多聆听各面意见给予弹性空间,比方加班上限46小时是否能满足各产业、特休假能否递延都是值得商确之处。他直言,政府修法立法不应有「台北观点」,要有全观性。比方时薪133元应该严格执行,才不会出现上有对策、下有政策的情况,南北不一的待遇。
依产业设专法
为让立法更具弹性,除要有配套措施外,陈业鑫更建言,修法参考不应过偏劳团立场,他认为有时学者延用国外法案、及按抄法案的结果,最后只会将法条卡死,没有缓冲余地。如果可以的话,依不同产业设立专法更最好不过。因为,一部劳基法就要适用所有产业着实荒谬,不合时宜。
一针见血直指政府改进空间外,陈业鑫也呼吁业者做好准备。他认为在新制之下,企业理当做好效益精确评估、熟悉法条才能兵来将档、水来土掩。例如,公司人资须具备且启动劳动法令遵循机能,经常盘点人力资源,掌握人力的精确性、善用变形工时等方式以发挥人力最高效益,并修正劳动契约送主管机关核备…等动作以确定双方权益。
劳资双方共乘一艘船 一例一休新法犹如强大暴风吹得企业一面倒,陈业鑫指出,劳资双方共乘一艘船, 没有谁要占谁便宜。这次的一例一休的修法反而应当让大众省思过去多工时带来的生活便利,是否合宜?
更多1例1休问题,请上1111「1例1休有问必答」专区http://bit.ly/2idOuBw更多服务业资讯请上1111服务业专区http://www.1111.com.tw/zone/service20170118更多求职动态请上1111职场新闻网http://www.1111.com.tw/news/jobns.asp